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苏区到遵义,中央红军的长征初期情况,这篇文章讲全了
前  言:本文节选自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长征大事典》(P8),原标题“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文章叙述了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期间突破四道封锁线到黎平会议召开端正行军方向,以及长征到遵义的基本情况。

图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第一节 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

《兴安战场》 200cm×250cm

见《中国文艺》微信公众号:广西召开湘江战役》主题美术作品学术研讨会

红六军团退出湘赣苏区以后,中共中央和中革委军在《八、九、十三个月战略计划》中,开始提出战略转移的问题,而且开始了退出苏区的直接准备。然而又要求红军“用一切力量继续捍卫中区来求得战役上的大的胜利”。
这种一方面准备突围,一方面又用一切力量继续捍卫中区的矛盾态度,对放弃中央苏区这一重大事件,不但“没有依照国际指示,在干部与红色指战员中进行解释的工作,而且甚至在政治局的会议上也没有提出讨论”,在兵员和物资方面所做的一些准备,也是很不充分的,表现了不应有的仓猝的出动。
在转移前,中共中央和中革委军把10多个新兵团、140多万发子弹、76000千多枚手榴弹和大批物资补充红军各主力军团;把随红军转移的中共中央和中革委军机关编为两个野战纵队;成立了苏区中央分局、中央区军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
任命项英为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区军司令员,陈毅为办事处主任,统一领导中央苏区和闽浙赣边区的斗争。
在此期间,中共中央还利用蒋介石同各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同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之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进行了秘密谈判。谈判以后,该部同红军的对立有所缓和,为红军突围减少了一些阻力。
1934年10月7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委军命令红24师和地方独立团接替红军主力的防务,红军主力分别向雩都(今于都)以北和瑞金、古城地区集中。
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委军率中央红军主力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第九军团和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共86000余人,开始向湘西转移。红24师和10多个独立团及其他地方武装共16000余人,留在苏区坚持斗争。
10月17日,中央红军根据中革委军制定的计划,分别从10个渡口南渡贡水,准备从敌南路军防区突围西去。
根据地的人民群众聚集在大路两旁,怀着难分难舍的心情为红军送行,盼着红军早日打回来。全军指战员也怀着依恋的心情,告别了苏区,告别了苏区的人民。
国民党南路军陈济棠部为配合北路军、东路军对中央苏区的进攻,在赖州以东,沿桃江(信丰河)向南,经大埠、王母渡、新田等地修筑了许多碉堡群,构成第一道封锁线,阻止中央红军进入广东。其第4师驻赣县、南康,第2师驻信丰,第1师主力在安西,独立第2旅在安远。
中共中央、中革委军依据上述敌情,决定中央红军由王母渡、韩坊、金鸡、新田地段通过粤军的封锁线,向湘南进军。
中革委军命令:
红一军团为左路,攻歼新田、金鸡之敌,向安西、铁石口方向发展;
红三军团为右路,攻歼韩坊之敌,向坪石、大塘方向发展;
红九军团随红一军团左侧跟进,掩护左翼安全;
红八军团随红三军团右侧跟进,掩护右翼安全;
委军第一、二野战纵队居中;
红五军团担任后卫,掩护主力红军和中央机关前进。
10月21日晚,红军主力按中革委军部署开始突围,红一军团攻占金鸡、新田。红三军团攻占韩坊,进至鸡公寨,委军总部进至合头地区。
这时,敌南路军稍经抵抗,即全线撤退,从重石、版石、新田、固陂、韩坊向安远、安西、信丰、南康集中。
10月22日,左路红一军团与由重石、版石向安西撤退的南路军两个团遭遇,激战数小时,将其击溃,敌丢弃枪械辎重向南撒退,红军向安西跟踪追击;右路红三军团进占坪石;红八军团由王母渡过桃江,向坳头、大垅方向前进。
23日,左路红九军团监视安西之敌,红一军团绕过安西向桃江发展;右路红三军团向大塘铺前进。
24日,红一、红三军团前卫占领桃江东岸,控制了渡口、红一军团主力占领铁石口等地,红三军团主力占领大塘等地。
当晚,各路先头部队开始渡桃江,抢占河西要点,掩护主力渡河。
25日,委军纵队和红军其他军团从信丰城南北先后渡过桃江,突破了敌人第一道封锁线。
接着,红三军团第5师占领江口等地,前锋进至梅岭关、中站;红一军团第2师向广东省边境城镇乌径方向前进。
这时,国民党反动派还不十分清楚中央红军战路转移的意图。
有的判断“朱毛出去是少数,大部留在中央苏区”;
有的认为“朱毛出去是主力,留在苏区是少数”;
还有的分析红军可能声东击西,“故意弄一部分向西,而大部留下向东边”发展。
蒋介石举棋不定,一面命令“围剿”中央苏区的北路军主力集结待命,一面电令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和军西路总司令何键火速出兵,在汝城、仁化和乐昌、宜章、郴县组成两道封馈线,阻止红军西进。
陈济棠为阻止红军进入广东,已将南路军主力撒至大庾(今大余)、南雄、安远和新田等地,采取守势;
何键部正处在分散“清剿”状态,湘中、湘南仅有其一个多师的兵力防守;
北路军远在赣江以东的兴国、古龙冈、石城一带。
10月25日,中共中央、中革委军决定红军继续向湖南的汝城和广东的边境城口方向前进。
第一步西进到大庾、南雄地区,主力从大庾、南雄间通过。
第二步到沙田、汝城、城口地区,并相机占领汝城。
中央红军遵照中共中央和中革委军指示,继续以两个军团在左、两个军团在右、中央纵队居中、一个军团在后的甬道式的部署西进。
这时,全军8万多人,携带大批辎重,在羊肠小道上前进,行动十分迟缓,有时一天才走二三十里,甚至十几里,使所有红军主力都变成了掩护队。
这种大搬家式的转移,严重地削弱了部队机动作战能力。
何键为阻止红军西进,令湘军主力向湘赣边境集结,第62师向汝城开动;
敌北路军周浑元纵队向遂川集结,企图侧击中央红军。
中革委军为了取得先机之利,决定西进湘南。
11月2日,红一军团第2师占领广东省仁化县城口。
3日,红三军团包围汝城。
11月5日,中共中央、中革委军决定红军分3路,由汝城、城口之间陆续通过封锁线。
右纵队红三、红八军团,由汝城到大坪间通过,向百丈岭、文明司前进;
中央纵队红一军团第一师、委军第一和第二纵队、红五军团主力由新桥经界头、九峰山向九峰圩前进;
左纵队红一军团主力和红九军团,红五军团第34师由城口、思村向岭于头前进。
8日,中央红军全部通过了敌人第二道封锁线。
中央红军通过敌人第二道封领线后,国民党北路军周浑元纵队和薛岳所部距红军尚远,南路军陈济棠部只图拥兵自保,何键所部兵力分散。
红军未遇严重抵抗,即迫近敌人在郴县、良田、宜章的封锁线。
在这条封锁线上,郴县有湘军第15师驻守,宜章、坪石有粤军两个团防守。
11月7日,中革委军决定中央红军从宜章南北通过敌人第三道封锁线,继续西进。
其部署是:
红三军团为右纵队,于良田、宜章间通过封锁线,委军第一和第二纵队、红五军团、红八军团在红三军团后跟进;
红一军团为左纵队,于宜章、坪石间通过封锁线,红九军团随后跟进。
11月8日,中央红军各部队按上述部署行动,未经大的战斗,于15日全部从郴(县)宜(章)间通过了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
红三军团进到桂阳东南两路口地区;红八军团进到柱阳西南的方元、大塘地区红五军团进到宜章西北地委军第一、第二纵队进到沙田等地红一军团进到宜章西南地区红九军团进到沙田以南地区。
红军通过敌人第三道封锁线时,蒋介石才判明红军转移的战略企图,于11月12日任命何键为“迫剿军”总司令,指挥原军西路和北路军薛岳、周浑元两部共16个师77个团专事“追剿”:
命令原南路军总司令陈济部4个师北进粤湘桂边进行截击;
命令桂军正副总司令李宗仁、白崇禧以5个师控制灌阳、兴安、全州至黄沙河一线;
命令贵州省“剿匪”总指挥王家烈派有力部队到湘黔边堵截。
13日,“迫剿军”总司令何健发布“追剩”计划,将其所部分为5路“追剿军”:
第一路以刘建绪为司令,辖第16、第62、第63、第19师第55旅、补充第1、第2、第3、第4军、保安第9,第21、第23团,主力集结于黄沙河附近,与桂军协同,堵击红军西进,并沿湘江明堡线布防;
第二路以薛岳为司令,辖第59,第90、第92、第93师和惠济支队,主力集结于零陵附近地区,与第一、第三路联系,堵截红军北进和西进;
第三路以周浑元为司令,辖第5、第13、第96、第99师,继续向道县前进,尔后与第一、第二路及桂军联络,截击红军;
第四路以李云杰为司令,辖第23师、第15师,与第三路联络,经嘉禾向宁远及其以南地区,尾红军追击;
第五路以韫珩为司令,辖第53师,航空第2队,与第4路及粤军联络,经临武、蓝山、水口(今江华)、永明(今江永),尾红军追击,并以航空兵实施侦察和袭炸。
要求各部队协力合作,围歼红军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
这时,各路敌军虽有25个师,但他们之间矛盾重重,各有各的打算。其中只有湘军行动比较积极,而蒋系的薛岳和周浑元两部行动迟缓,两广部队则在其边境进行防堵。
从宜章至湘江广大地区,我们党的基础和群众条件比较好,敌人力量不强,又属无堡垒地域,便于红军机动作战。
据此,毛泽东曾建议,乘各路敌军正在调动,薛、周两部尚未靠拢之际,集中兵力,寻歼敌军一路或一部,以扭转战局。
但是博古等人拒绝了毛泽东的建议,一味退却逃跑,消极避战,以致丧失了在湘南歼故的战机,使红军继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18日,中央红军分两路维续西进,22日占领道县,24日占领水口。随后,全军在道县至水口间全部渡过沱水。
当中央红军渡过沱水后,蒋介石认为红军已经“流徙千里,四面受制,下山猛虎(指红军放弃根据地),不难就擒'。
为把红军歼灭于湘江以东地区,他急令何键的“追剿军”与粤桂军相互配合,凭借湘江天险,设置第四道封锁线,从四面对中央红军进行画追堵截。
其部署:
以第一路“追剿军”刘建绪部4个师和第2路“追剿军”薛岳部4个师又一个支队,日夜兼程分别由黄沙河、东安及零陵地区急赴全州地区沿湘江布防;
以第三路“追剿军”周浑元部四个师占领道县,继续尾追;
以第四路“迫剿军”李云杰部两个师与第三路相配合,由桂阳向宁远方向尾追;
以第五路“追剿军”李韫珩部一个师协同粤军、桂军,由挪县向水口、永明开进。
命令桂军5个师仍在灌阳、兴安以北至全州地域集结,进行堵截。
形势对红军极为不利。迅速西渡湘江,突破敌人的重围,这是攸关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
中央红军为了调动敌人,寻机渡江,以一部兵力西进永明。
国民党第4集团军(桂军)副总司令白崇禧害怕红军夺取桂林,令其主力由全州、兴安一线南下龙虎关、恭城一带堵截。
这样,兴安、全州一线敌军兵力比较空虚。
中共中央、中革委军抓住这一有利战机,决定迅速抢渡湘江。
11月25日,中革委军和治部总政分别发出“突破敌人之第四道封锁线,并渡过湘江”的作战命令和政治训令,规定红军分4个纵队前进:
第一纵队红一军团主力,沿蒋家岭、文市向全州以南前进;
第二纵队红一、红五军团各一部和委军第一纵队经雷口关向文市以南前进;
第三纵队红三军团和委军第二纵队、红五军团一部经小坪、郑家园向灌阳前进;
第四纵队红八、红九军团经永明向灌阳、兴安前进,准备从兴安、全州间抢渡湘江,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
此时,何键的“追剿军”第一路两个师正由东安向全州、咸水一线急进;第二路一部进至零陵、黄沙河一线;第三路由宁远尾追;第四、第五路由宁远向东安集结。
中央红军按照中革委军指示,以红一军团为右翼、红三军团为左翼,昼夜兼程向湘江急进。
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第二师顺利地渡过湘江,控制了界首到脚山铺的渡河点,并在附近架设浮桥。
28日,红三军团第四师渡过湘江进至界首,但后续部队因道路狭窄、辎重过多,未能及时赶到湘江渡河点。
是日,敌第一路“追剿军”一部由全州向脚山铺的红2师发起进攻,一部向黄沙河开进。
次日,几路“追剿军”,分别向道县、文市等地红军后卫部队进攻。
桂军主力分两路北进:一路由灌阳地区北上突击湘江东岸红军,一路由兴安北出向湘江西岸的红军进攻。企图夺回渡河点,围歼红军于湘江两岸。
第二兵团总指挥,辖第二、第三路,分别由黄沙河、全州一带向新宁、城步、绥宁、靖县、会同、芷江地区开进,构筑工事,布置战场,企图围歼红军于北进湘西的途中。
同时蒋介石还令黔军王家烈部在锦屏、黎平一线堵击红军西进,令湘桂两军各一部在红军后面尾追。
红军广大指战员为坚守渡河点,扼制敌军进攻,掩护中共中央、中革委军机关渡过湘江,在湘江两岸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30日,委军第一、第二纵队渡过湘江。
此时,全州之敌4个师向红军脚山铺阵地进攻,红一军团利用有利地形,给敌人很大杀伤。
激战一天后,因敌众我寡,为避免损失,红一军团主动撤出阵地,组成第二道防线,继续阻击敌人南进。
由兴安北进的桂军占领光华铺后,受到红三军团第四师的英勇阻击。由灌阳北进之桂军主力两个师,在新圩、古岭头地区遭红三军团第6师和红五军团第34师的顽强抗击,战斗异常激烈,形势极其严重。
12月1日1时半,中革委军命令红一军团在原地阻击全州之敌,无论如何要保证西进道路在我手中。
3时半,中共中央、中革委军、治部总政向红一、红三军团指出,12月1日的战斗,是关键性的一仗,“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一定要“消灭敌人进攻的部队,开辟西进的道路”,保证我野战军全部突过(湘江)封锁线'。
红军广大指战员坚决响应中共中央、中革委军的号召,发扬革命顽强的战斗精神,不惜牺牲,浴血奋战,终于抵挡住优势敌人的进攻,掩护中共中央、中革后卫部队渡过了湘江。

湘江战役是突围以来打得最艰苦的一仗。
红军广大指战员同敌人苦战了四天,突破了重困难,突破了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两岸的企图。
但红军也遭受重大损失,红五军团的第34师和红三军团的第18团被阻于湘江以东,他们虽经英勇战斗,予敌以重大杀伤,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
接过湘江后,红军已从长征开始时的86000余人锐减为30000余人,这是博古、李德实行逃跑主义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12月3日,中央红军进入西延山区,这里西接贵州高原,地势险峻,道路崎岖,山地绵延数百里。
红军进入西延山区之后,敌人判断中央红军将经绥宁、洪江、黔阳北出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于是急忙向黔阳、洪江地区转移兵力。
蒋介石命令何鍵将5路“追剿军”改组成两个兵团:
以刘建绪为第一兵团总指挥,辖第1、第4、第5路,附第19师(欠两个旅)及各补充团。
以薛岳为第二兵团总指挥,辖第2、第3路,分别由黄沙河、全州一带向新宁、城步、绥宁、靖县、会同、芷江地区开进,构筑工事,布置战场,企图围歼红军于北进湘西的途中。
同时蒋介石还令黔军王家烈部在锦屏、黎平一线堵击红军西进;
令湘桂两军各一部在红军后面尾追。
中革委军不考虑敌情的变化,仍决定以一部兵力阻击追敌,牵制企图向红军翼侧截击的湘桂两军,主力分左右两路向通道、播扬(今播阳)和长安集(今通道县城附近)前进,北出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12月5日,中央红军冒着敌机威胁和民团的袭扰,越过西延山脉主峰老山界,进入龙胜山区,这是长征以来最难走的一段路。
在西延、龙胜山区,居住着苗族群众。
广西军队胁迫老百姓对红军实行坚壁清野,并派特务在红军经过时偷纵火,企图嫁祸于红军。
12月10日,部队在龙坪宿营,潜伏的特务四处纵火,全镇几百户木房大部被焚。
红军在救火中捉获了纵火特务,并对受灾群众进行了救济,当少数民族群众明白真相后,不少人争当红军,反动派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12月10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进至通道县村安堡地区,一部袭占通道城。
这时,“追剿已进至城步、绥宁、靖县,洪江、黔阳、芷江地区,不断构筑工事,张网以待,中央红军在部队极度疲前减员的情况下,如果继续执行北出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就势必与五六倍于己的敌军决战,那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在此严峻的时刻,毛泽东等力主放弃北出湘西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
但是中共中央、中革委军却不顾敌情变化,仍然坚持原定的北出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只在行军路线上略作变动。
12月13日,中革委军发出了“迅速脱离桂敌,西入贵州,寻求机动,以便转入北上”的命令。
次日,又命令在湖南常德一带活动的红二、红六军团:
“以发展湘西北苏区并配合西方军行动之目的,主力仍应继续向沅江上游行动,以便相当调动或牵制黔阳、芷江、洪江的敌人。”
中央红军离开通道以后,分左右两路进入贵州境内。
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之说。
人民群众在军阀、地主的重压迫下,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穷苦的老百姓被称为“干人”。
12月15日(一说14日),中央红军突破黔军防线,占领黎平、老锦屏地区。
16日,中革委军命令红一、红九军团进至柳霁地域,准备渡过清水江,北上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第二节 黎平会议端正进军方向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石开会议,研究红军的战略方向问题。

到会的多数同志赞成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左'倾领导者“在当时不利于我的情况下,却还是机械的要向二、六军团地区推进,而不知按照已经变化的情况来改变自己的行动与方针”。
会议作出在川黔边建立新的根据地的决定。
决定指出:
“鉴于目前所形成之情况,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新的根据地应该是川黔边区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转移至遵义西北地区。'
决议号召红军广大指战员,“为着保证这个战略决定之执行,必须反对对于自己力量估计不足之悲观失望的失败情绪及增长著的游击主义的危险,'
黎平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端正了中央红军的前进方向,使红军避免了可能覆灭的危险。
在此之前,委军第一、第二纵队合编为一个纵队,由刘伯承任司令员、陈云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副司令员。
为了充实作战部队,中革委军还决定撤销红八军团建制,除营以上干部外,其余编入红五军团。从而,精简了机关,提高了红军机动作战能力。
19日,中革委军依据中共中央黎平会议决定的新的战略方针,对红军各部队行动作出如下部署:
野战军分两路西进。红一、红九军团为右纵队,当占领剑河后,沿清水江南岸向施秉前进。红三军团,委军纵队及红五军团为左纵队,经台拱以西地区向黄平前进;
中革委军还电令红二、红六军团在常德地区积极活动,以调动湘军,当湘军北援时,应乘机向永顺,黔东急进,以便牵制在铜仁的薛岳部队及在印江、思南的黔军;
同时还电令红四方面军组织新的攻势,以便牵制川军,策应中央红军西进。
12月20日,中央红军根据委军的指示,昼夜兼程西进。
右纵队红一军团经剑河于25日攻占施秉、镇远。
红九军团由老锦屏出发,随红一军团后跟进,由剑河北渡清水江,配合红一军团夺取镇远;
左纵队红三军团由黎平西北地区出发,经南加、南哨地区,于24日进抵台拱以南。
委军纵队由黎平出发,24日到达南哨附近,红五军团随委军纵队之后,24日到达剑河。
红军西入贵州,使敌军在湘西同红军决战的计划落空,各路敌军被迫改变部署:
桂军主力停止在黔桂边界,一个师由古宜(今三江)进抵榕江;
“追剿军”刘建绪部第16、第62师准备开往常德进攻红二、红六军团,第63师在通道以西“清期”,第15师由会同、广坪“追剿”红军;
“追剿军'薛岳部第23师、第53师开往会同,其主力集中于芷江、洪江,并向铜仁、晃县(今新晃)、玉屏,天柱一带防堵,一部向镇远、施秉方向前进;
黔军集中6个团于施乘、黄平组织第二道防线。
中革委军为了争取先机,决心消灭黔军一部,迅速抢渡乌江,12月28日,右纵队红一军团占领余庆、老黄平。左纵队红三军团占领黄平,委军纵队进到施秉,红五军团到达台拱。
“追剿军”薛岳部于12月27日到达镇远,被红一、红九军团阻于施秉以东。黔军主力退守重安江以西地区,阻止红军向贵阳前进。
中共中央为了实现新的战略方针,在中央红军占领余庆后,即令红一军团速向乌江前进。
12月29日,红一军团分两路进逼乌江。
一路为第2师由黄平、梭洞出发,向瓮安猴场、江界河方向前进,30日进占猴场、陈家寨,31日进至木老坪及其东北地区。
一路为第1师,由余庆出发,向龙溪、袁家渡、回龙场方向前进,30日到达龙溪。
第1、第2师到达乌江右岸后,立即开始侦察渡江地点,筹集渡江器材,积极准备渡江。
此时,红九军团在施秉以北的紫荆关阻击迫敌,红三军团进到瓮安附近,委军纵队到达猴场,红五军团进至老黄平。
这时,尾迫之敌吴奇伟部4个师已进占施秉,周浑元部进占施洞口,正向新、老黄平逼进。
黔军侯之担部驻守遵义,并以一个旅的兵力扼守乌江沿岸各渡口,阻止红军西渡乌江。
中革委军为迅速渡过乌江,夺取遵义,于12月31日,命令红一、红三军团分别在江界河、袁家渡和清水口3个渡河点架桥,并委派委军副参谋长张云逸率两个工兵连协助红2师在江界河架桥,组织指挥部队过江。
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瓮安县猴场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
决定指出,渡过乌江以后,“主要的是和蒋介石主力部队(如薛岳的第二兵团或其他部队)作战,首先消灭他的一部,来彻底粉碎〔第〕五次'围剿’,建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首先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发展是目前最中心的任务。'
决定还指出:“利用我们所争取得的时间,使部队得到短期的休息,并进行整顿补充的工作,特别加强在连队中的政治工作,在充实战斗连的原则之下,应缩编我们的部队,委军纵队必须继续缩小,以适合新的作战环境。”
决定还强调,要“保持同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的密切的通信联络”,“使他们以积极的行动,来配合我们的反攻。”
为了加强党中央对军事指挥的领导,防止军事指挥员的某些错误,决定还规定,“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委军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
与猴场会议同时,红一军团以第1师第1团为右路、第2师第4团为左路渡江先遣团,分别由回龙场、江界河实施抢渡,红1师第1团于1月2日凌晨,在回龙场偷渡成功。
3日,红4团在江界河先后抢渡成功,突破敌人防御。
随后,红三军团第10团也在茶山关渡过乌江。

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中冒战火强渡乌江。/魏传义《强渡乌江》 1957年 事博物馆军中国人民革命藏。见网络文章《建军节特辑 | 油画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至6日,中央红军第1、第3、第5、第9军团和委军纵队分别由江界河、回龙场、茶山关渡过鸟江。
接着,又乘胜占领珠场(今珠藏)、湄潭、龙坪场、老蒲场、团溪、尚嵇等地,国民党军鸟江江防司令林秀生率领残兵,星夜向遵义地区狼狈逃窜。据守黔北地区的黔军教导师师长候之担率领亲信逃往重庆。
红2师强渡乌江以后,在总参谋长刘伯承的指挥下,向遵义急进。六日,红2师第6团攻占离遵义30里的外围阵地,全歼守敌一个营。
为了减少伤亡,刘伯承总参谋长决定先头分队化装成敌人溃兵,智取遵义。
当晚,先头营第3连和团部侦察排的同志,化装成敌人溃兵,带着10多个经过教育愿为红军带路的俘虏,顺着滂沱大丽,经过两个小时的急行军,进抵遵义城下。
当敌人确认城下站的是“自己人”后,城门开了,红军侦察排和先头部队一拥而进。
守敌王家烈部3个团乱成一片,慌忙弃城逃跑,1月7日凌晨,红2师进占遵义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湘江战役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5个军团2个纵队,86000人的红军,长征后仅剩六千,人都到哪了?
湖南湘江
喋血湘江
长 征
红军在湘江损失5万,彭老总悲愤大喊:我怎么向战友交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