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7年,公安部副部长接到一份秘密情报,立即拨通了周恩来的专线

1967年的一天,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在办公室里照常办公,却来了一位没有预约的侦察员。

这个侦察员名叫张文奇,是北京市公安局负责外贸系统敌特侦察的同志,按照级别来说,张文奇是不够级别直接向杨奇清汇报工作的。

杨奇清是一个老革命了,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见到这个年轻人慌慌张张的样子,有点不高兴。

但是他还是耐着性子,听取他的报告,然而当张文奇说了一半后,杨奇清就坐不住了,直接走到桌子,抓起桌子上的红色电话说道:“我是公安部杨奇清,有重要案件要向总理汇报!”

张文奇知道,这部红色电话可不一般!只有少数的高级干部才能使用!

整部电话没有拨号盘,也没有数字按键,因为这部电话根本用不到拨号,所有通讯也都是加密的。

在使用这部电话时只要说出你要找的人,接线员就会帮你转接到你需要的电话机那里。

张文奇知道杨奇清这通电话的重要性,因此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喘,在稍等片刻后,安静的房间里传来了周恩来的声音:“我是周恩来。”

杨奇清立即将张文奇刚刚汇报给他的内容,简单扼要地汇报给了周恩来,只听电话那边说:“这个案子大有可为,一定要搞到底,配合外交斗争,外贸斗争。”

杨奇清挂了电话后,在旁边的张文奇顿时来了动力,决定全身心地投入到破案当中。

那么,张文奇汇报的究竟是怎样的案件,竟然能够引起周恩来的重视呢?

这就要从广州白云山国际机场,扣押的两只老鼠说起了,那一天机场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进行工作,然而机场海关进出境出口检查处的海关人员却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

有一位叫乔治·瓦特的英国人,此人是兰州化工公司聘请的外国专家,此次经过广州白云机场是要转道北京,然后去香港休假。

广州白云机场老照片

这倒是没啥奇怪的,奇怪的是瓦特携带了两只老鼠,这个行为引起了一名叫林华的海关人员的注意。

虽然大家都知道老外比较奇怪,喜欢饲养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养老鼠的还真没听说过,林华认为里面肯定有古怪,因此就将此事报告到了广州海关及外贸部外事局那里。

海关部门却认为林华是小题大做,没见过世面,当时老鼠还属于“四害”,消灭都来不及,还管外国人带走两只干什么。

因为林华汇报的方式是电报,这个事也传到了北京市公安局负责外贸系统敌特侦察同志张文奇那里,拥有多年侦察经验的张文奇根据线索,立即判定这其中必然有问题,于是通知海关保卫部门将这两只老鼠扣留,并送到广州市卫生检疫局进行检测,一定要查明老鼠的来源。

广州海关这就犯了难了,因为这个叫瓦特的并不是一般的外国人,而是聘请的外国专家,还是特别对我方很友好的外国专家。

当时,我国从英国引进了一套价值2000万英镑的化工设备,但是安装工程进度十分缓慢,外贸部门经过调查发现,这套设备根本不是什么先进的设备,而是一些老掉牙的东西,他们就是忽悠中国没有懂技术的人才。

聘请的那批外国专家,也不好好工作,整天就是找各种借口“磨洋工”,在这些外国专家中,瓦特是比较友善的,不但勤勤恳恳地工作,还揭发了同伴中不好好工作的人。

前不久,外交部特批了他的夫人来华探亲,也批准了他去香港休假的申请。

化工厂老照片

如果海关部门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直接把人的东西扣押了,很容易引起不好的影响。

但是经验丰富的张文奇却让海关的人,到外面去捉两只差不多的老鼠来一个“如假包换”,暗地里去把瓦特的这两只老鼠拿去送检。

这一检测可不得了,送检的两只老鼠身上粘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质,经过化验鉴定后的放射物资数据与我国西北核工业生产基地的放射性数据类同,也有就说,这两只老鼠很可能是从我国原子工业基地那里抓到的。

很快,化工部的同志把调查报告送到了北京市公安局,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张文奇知道事情的紧急,想要采取紧急措施,直接下令机场扣留瓦特,如果放任瓦特回英国的话,很可能将我国重要的核工业生产基地的机密带走,这样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不良后果。

但是如果贸然扣下瓦特,却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那自然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不但自己的工作可能保不住,甚至引起外交纠纷,尤其是在当时中英外交关系恶化的背景下,英方一度限制了我驻英代办处人员的活动……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张文奇向局里的一位老同志请教,这位老同志对这种事情十分有经验,当即提醒张文奇说:“文奇,实在没办法你就去公安部找杨奇清副部长直接请示,我认为这时候找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听了这位老同志的指点,张文奇如醍醐灌顶,现在这个时候不是按照一般的规章制度办事的时候,一定要有效率,因此他直接敲开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的办公室,将广州机场扣押两只老鼠,到瓦特有可能携带我国核工业的机密离境的情况,让杨奇清做指示。

右2为杨奇清

杨奇清作为公安部副部长,当即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承受来西方国家的敌视,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更是经常用核武器来威胁中国。

因此,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面对新时期的新战场,坚决做出了发展新中国核工业的战略决策,加紧核武器的研制,并将核试验基地定在西北地区,这里面地广人稀,人烟稀少,是外国势力很难染指的地方。

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激动地说:“当了裤子,也要搞核子。”

可以说,新中国对研制原子弹是下了最大决心的,自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从此中国也拥有了核武器,再也不惧怕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了。

我国在核领域取得的成就,震惊了一些西方国家,所以各种势力想尽各种方法渗透进来,中央一直将核工程当作国家最高核心机密。

现在正是西北原子能工业基地准备正式试爆氢弹的时刻,国外间谍居然敢这样猖狂踏足这个“禁区”。

听了张文奇的汇报后,杨奇清这才拿起红色电话向周恩来汇报,汇报完事后,杨奇清斩钉截铁地告诉张文奇:“不能放,放走就是犯罪!你有什么好办法?”

张文奇的意思是要等到海关查获证据,然后正式对其进行拘捕,现在就是要拖住瓦特,以防止他离境。

于是张文奇说:“可以找借口,他不是跟中方挺友好的吗,就说工作需要,让他暂时留下来。”

杨奇清听了之后也点点头说:“好!要婉转,不要打草惊蛇,要拖住他,给他开一条通道,让他把'东西’给夫人,我们在机场张网!”

听到这里,张文奇才明白,姜还是老的辣,杨奇清的这一招简直就是釜底抽薪,如果瓦特被留下来之后,他为了将东西快速带处境,一定会交给妻子,到那个时候就容易办多了。

得了命令后,张文奇立马赶往首都机场,当时瓦特妻子的航班是下午1点10分,可是张文奇乘坐的小轿车却在半路爆胎了,张文奇一看手表已经11点40分了。

张文奇在等着调车的时候,一个骑自行车的小伙看到了,过来转了几圈,想要帮忙又不会修车,张文奇趁机借了小伙的自行车向机场奔去。

等到张文奇到了机场后,机场保卫人员已经扣下了瓦特的妻子,张文奇从瓦特妻子的行李箱里找到了一部发报机和胶卷,以及外国情报机构所要的中国原子弹实验任务的详细情况。

张文奇拿着胶卷就到照相馆冲洗放大,再送到有关部门鉴定,证实这些外国间谍表面身份是虽然是设备安装专家,实际上他们搞的是放射化学,拍的是我核工业基地的地形图。

这些底片经过特殊品阶后,可以显示不仅有原子弹机密的资料,还有几张兰州军区完整的战备地形图,以及三张兰州军用机场地形图。

根据这些证据,完全可以判断瓦特是一个有备而来的国际间谍,到中国来就是为了获取原子机密的。

那两只带在身边的老鼠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他们是想要通过老鼠身上的微尘,来测试我国西北原子弹基地放射物的试验数据,然后推算中国原子能工业的发展机密。

在得到这些消息后,基本已经确定了瓦特的间谍身份,然而办案经验丰富的张文奇却并没有去抓捕瓦特,而是对其进行了布控,即不抓他,也不让他离境。

而瓦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监视,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电话已经被监控,因为张文奇相信,瓦特的后面肯定还有大鱼。

不久,在兰州的一个外国专家在某科研单位搜集我核弹头无线电遥测频率时被我方拘留。

而在此时,一个长途电话打到在北京的瓦特,瓦特并不知道自己的电话被监视,在接电话时,他说了一句:“不是他,是许林德!”

尽管张文奇还没有弄清楚这中间的人物关系,他也不清楚许林德是谁,但是他已经意识到,这个许林德很可能就是一条大鱼。

于是,张文奇决定搞清楚许林德的真实身份,于是就以技术专家的名义随中国进出口公司考察组赴兰州化工基地。

当时兰州化工基地决定从英国的一家公司引进一套化工生产设备,按照采购合同,这家公司向中国供应最现代化的生产设备,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这家公司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先进技术。

他们派遣来的所谓技术人员,表面上是工程师等职务,实际上并不懂这方面的技术,他们来到兰州后,有事没事找借口在兰州的军事禁区周围溜达。

张文奇经过明察暗访发现这个项目的引进存在问题,然而考察组的到来,早就引起了外国专家们的注意。

在外国专家组里,组长就叫特鲁茨·封·许林德,张文奇于是开始刻意去接触许林德。

而许林德对张文奇这个生面孔却保持着警惕,许林德曾试探的问中国考察组,张文奇是什么身份,究竟是政工人员还是技术专家。

一个外国人竟然知道中国的政工体系,由此可见其不简单,但是专家组的同志并没有挑破这层关系,而是模糊地说,多接触接触自然就清楚了。

为了能够甄别外国专家组中的外国间谍分子,张文奇建议考察组举行一次会议,让外国专家具体汇报引进设备中的技术问题,这样,那些不懂技术的间谍自然就被筛选出来了。

在这次会议上,考察组还特意安排许林德作为这次会议的主讲人,目的是看他到底是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见考察组来势汹汹,许林德已经意识到处境的危险,只好硬着头皮往下演,一些技术性的专业术语,他都不清楚,却在那里装作很权威的样子照本宣科。

正在许林德说得口干舌燥,不知所以的时候,许林德过去给倒了杯水,然后跟他套近乎,很快他就了解到,这个许林德名义上是英国的专家,实际上是美国人,经常在禁区偷偷拍摄照片。

自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敌视中国,尤其是在中国原子弹研发成功后,便开始绞尽脑汁地想要获得中国核工业的真实情况。

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便让其情报机构到中国来侦察情报,甚至在1967年9月派出一架间谍飞机进入兰州上空偷拍核设施的照片。

美国政策计划主任罗斯涛甚至公然在美国国务院办公室里讨论武力破坏中国和计划的可行性。

在美国如此敌对之下,张文奇发现许林德是美国人的身份是十分关键的事情,因此,决定对其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张文奇回到北京后,立即向杨副部长汇报说:“抓他绝对没问题,可是他现在也要求出国。”

原来许林德知道情况不妙,已经提出出国的神情,却当即被回绝,理由是外国专家组还少不了他这个组长。

美国中央情报局也不允许许林德就这样回国,因此让他在兰州抓紧时间搜集情报。

另一方面,张文奇早已展开了对许林德和瓦特的进一步布控,他们的电话全部被监听,就要看看他们什么时候露出狐狸尾巴,以及他们的真正意图。

果然,不久后上海公安部门就在监听瓦特妻子在上海偷偷给许林德的电报,电报中称:“瓦特病了,有个医生陪他。”

其实就是告诉许林德,瓦特已经暴露了,让他想办法。

许林德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快他以包裹的形式从兰州发到北京新侨饭店,里面藏有一封密信,许林德给瓦特下达命令:“你失败了,请你写一份向国际法庭控告中国政府的控告信,设法寄出后再自杀,以制造国际舆论。”

在指示瓦特自杀的同时,许林德也在跟上级请示,要求回到英国。

在许林德还没有动身的时候,张文奇就接到兰州外事部门的报告,说许林德要求回英国,具体路线是从兰州到北京,然转到广州出境。

张文奇立刻意识到,许林德要跑路,于是立刻采取了三个措施。

第一个措施是,让有关部门给他买机票,但是只能买从兰州到北京的136次夜航班机;

第二个措施是,通过海关例行检查,将出境检查由广州改到北京;

第三个措施是,不在北京机场悬挂136次班机到达时间图板,对外界询问136次班机具体到达时间,一律以气象关系不予回答。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许林德一定要经过北京机场,并在北京机场对其进行抓捕,而后面的做法,就是防止外国大使馆人员与许林德在机场接触,防止许林德被对方以外交豁免手段把情报转移。

1967年12月初的一个晚上,许林德的飞机到了北京,当他走下飞机的时候,发现了张文奇,在他还来不及反应,在机场检查室里,工作人员已经搜出了许林德携带的情报。

这些情报不分行,不分段,还没有标点符号,却长达72页,并且全部用英文大写排列,后来才知道,这是美国特工书写情报的特有方式。

通过对瓦特、许林德的突击审问,他们交待了很多内容,其中涉及到我国外贸、外交战线的工作,这可不是小事,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国际纠纷,于是张文奇决定报告给中央,由中央作出决策。

此后与张文奇对接的是外贸部长李强,正当张文奇带着文件去找李强汇报工作时,李强直接说道:“你别汇报了,告诉你,这个案子周总理批了,该公司在中国的人员限期离境,立即废除英国公司与中国技术进口公司签订的合同,并要求他们赔偿经济损失。”

李强说完后,张文奇又说道:“如今瓦特和许林德的间谍罪行已经坐实了,如果让他们出境并带走东西,那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外交途径,通过请示中央领导同意,您是否能找一下总理?”

李强于是拿起红色电话,说了一句:“请接周总理办公室。”

不一会儿,李强与周恩来对话了几句,然后李强把听筒伸到张文奇的面前说:“你直接跟总理说吧!”

张文奇之前一点心里准备都没有,没有想到李强部长会直接让他向周总理汇报工作情况,然后他一股脑子把两个间谍的情况讲完了。

电话里传出周总理抑扬顿挫地声音:“你们辛苦了,要把案子搞到底,配合外交战线、外贸战线的斗争,祝你们争取更大的胜利。”

这是再一次肯定了他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听到周恩来的支持后,张文奇又不失时机地说了一句:“案子的处理意见已经送上去了,请您快点批。”

周恩来沉吟了一下,然后笑了笑说道:“请给我一点考虑问题的时间,好不好?”张文奇听到后连声回答:“哎、哎。”

不久后,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便把案件的批件送到了张文奇这里,上面清晰地写着:同意张文奇同志对国际间谍一案的处理意见。”

随即,张文奇正式拘捕了许林德和瓦特两名国际特工,成功将外国间谍刺探我国核工业有关机密资料的案件侦破。

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亦或者以后,我们的周围都有可能存在不经意的间谍活动,毕竟我们国家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眼红我们的人很多,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不给外部势力钻空子的机会。

谨以此文,致敬那些一直在一线战场保卫国家的公安干警,你们辛苦了,是你们让我们能够生活得更舒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7年,杨奇清打电话到中南海:我是公安部,有要紧事汇报总理
谍战|1967年,两只老鼠惊动周恩来总理
两只老鼠替美国人当间谍,窃取我国最高机密的绝密情报
1967年,广州白云机场,有个英国人准备带两只脏老鼠出关。“这里面难道有什么猫腻?”海关人员立即将老...
1967年,建国以来第一大间谍案被破获,功臣竟然是两只老鼠?
1967年,一外国男子携带老鼠出境,安检员扣押检查竟发现惊天大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