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排名在前1%的学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其实都不是

排名在前1%的学生,

既不是靠天赋,也不是靠努力。

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习惯。

我知道,很多人对学习的理解是这样的:

家长A认为:天天上课睡觉打游戏,然后考前翻翻书,最后考试九十多,就是天赋高,认真听课挑灯夜战,结果最多六七十,就是天赋低。

家长B认为:面对同样的问题,一看秒懂就是天赋高,苦思冥想也一头雾水就是天赋低。

家长C认为:天赋完全是基因决定,生而有之,不可逾越,永久保留的。天赋低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弥补这种差距。天赋是勤奋的功率。

总而言之,很多人的学习观就是:“成绩=天赋×努力;天赋=成绩÷努力;努力=成绩÷天赋”,这套简单的公式,真是一种非常肤浅的学习观。

01、学习本身是自带加速度的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谓的“天赋”,应该叫“伪天赋”才对。

“学神”们用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成绩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类: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这两者的作用是如此广泛,如此隐蔽,以至于渗透到了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出来就是所谓的“天赋”。

02、学习效率高的人往往都有极好的阅读习惯

很多人会举XX同学天天上课吊儿郎当,回宿舍就打游戏,照样年级前十的例子,来反驳我“学习效率高的人一定拥有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接下来,我就说一下这群人身上的另一种——思维习惯。这种因素更重要,也同时更隐蔽。

思维习惯有多重要?我们在学习一个新事物,往往是依靠其与已知的事物进行比较与联系。

1、有思维才能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进行到下一步。

这种思维习惯的获取,相当大的途径就是阅读习惯的养成。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分法,书籍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提供经验、二是教授理论。

比如一部小说,就是一系列经过高度整理,高度有序化的经验;一本科普杂志,除了经验之外,还有一系列浅显通俗的理论。

2、什么样的思维决定着什么样的结果

一个热爱阅读小说新闻的孩子,在早期可能就通过阅读这种可以最快提升自己经验丰富度的途径,拥有了远超其他同龄人的早期经验积累,而人总有从已有经验归纳理论的倾向。

而一个热爱阅读科普杂志或者浅显理论的孩子,则更容易养成锻炼出自己接受外来理论与整理既有经验的习惯。同时,一个个由以往经验整理出理论的成功案例,很可能会在价值观上激励他们思考,并养成强烈的思考倾向。

仔细观察那些学习效率高的人,就会发现,其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爱阅读的习惯。无论是何种阅读,都有产生精神愉悦的可能。而这种愉悦将转化为其高效率的学习习惯。

细分起来,他们可能也因此爱上数学/物理/天文/历史等等具体的领域。

03、做题本质上的好处是熟悉逻辑通路

即便是大家所公认的天才,其成就也源于常年思维习惯的锻炼。

比如高斯,他说自己学会说话之前就会计算了,这说明,在高斯的幼年经常接触到各种数字,无意间让他很小的年龄就掌握了初等算术。

高斯的计算强度有多大呢?我们以1818年,高斯担任丹麦的测地工作为例,整个工作持续了8年,高斯白天测绘,晚上计算,测绘所画的图就有100多万张,野外实测数据汇总后,全部计算工作由高斯负责,总计算量需要这个人一天不休地计算10年!

这种后天的思维训练训练的魔力是巨大的。比如说,同样解决一道难题或理解一个难的概念,需要经过至少七层嵌套的逻辑。

经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前三层逻辑早已烂熟于心,第四五层逻辑又在他以前做过的题目、看过的书中熟悉过,剩下的工作只不过是推出剩下的两层逻辑而已:

而没经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可能只能熟悉前两层的逻辑,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就要占用极大的工作记忆空间,经历无数次试错,承受大量不熟悉逻辑的痛苦,才能hold住那高达五层的逻辑树。于是解不出来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04习惯的上升空间太大了

以上所列出的每一个具体习惯,都只是习惯、天赋、努力、环境、经历、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因素集合之一,一个人可能只需要十中得五,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十中得七八的“天才”,也会有二三短板。但总的来说,最根本性地决定学习效率的,仍是后天习惯

而那些排在前1%的学生,或是在天赋上突出,或是在习惯上突出,或是方法努力等突出,又或者平均而都不错。而在这个分布中最右端的那些人,往往在所有变量上都至少做到了“优秀”这个层次。

很多人会反驳说,到了最顶尖的水平,只能拼天赋。换句话说,就是流传得很广的所谓“努力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在无数个变量产生的高斯分布中,越往极端靠近,短板效应就越严重。在最顶尖的位置,习惯、天赋、努力、方法等已经是缺一不可。此时,所有的高权重因素基本都会成为必要条件,天赋在其间并无什么不同之处。

05、智商带来的能力差距比习惯小多了

从来都不否定天赋的重要性,智商带来的能力差距确实是存在的。

但你的归纳能力再高,也抵不上爱阅读的孩子积累下可观的经验与理论存量;你的反应速度再快,也抵不上意志强的孩子听课从不走神的耐力;你的工作记忆再强,也抵不上家教好的孩子轻易专注两个小时的好习惯。

小编总结

如果你只有天赋而不去努力的话那一切都等于零.正如孔子的一句论语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排前1%的学生靠天赋还是努力?其实都不是……国内大部分师生都错了!
每日关注 | 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也许都不是...
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的逻辑》告诉你!
各省文理科第一名学习方法曝光!新学期严重缩水,这样学习更高效!
知乎万赞好文:​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
人的思维依靠经验和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