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庸评价陈忠实的《白鹿原》:这个作品放在过去,是会被砍头的

文·段宏刚

1988年5月底,39岁的路遥终于创作完成了100余万字的长篇《平凡的世界》,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从此,路遥名声大噪。

此时,陕西另一位作家陈忠实先生深受刺激,看到比自己小7岁的路遥在40出头就摘取这么重要的奖项,他这个老大哥的心情怎么能平静下来?

看到路遥出版了《平凡的世界》,陈忠实暗暗发誓:路遥能写出长篇,我陈忠实肯定也能。

于是,在1988年夏,陈忠实把妻儿和长辈在城里安顿好,自己索性来到农村的祖屋,打算深居简出,用几年时间打磨出一部大作。

临走前,陈忠实对内对外说了两句狠话,他对妻子说:这本书写出来如果还不行,咱们就去农村养鸡,我以后不写了。

陈忠实对亲朋好友说:我要写一本死后躺在棺材里可以当枕头用的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3月底,陈忠实50万字的长篇《白鹿原》杀青。1998年,《白鹿原》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白鹿原》问世后,不论是读者还是评论家,都对其推崇备至。不少评论家称赞道:这部书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史诗,恢弘壮阔,气势磅礴,呈现了中国百年来的民族秘史。

更有评论家直言:《白鹿原》结构精巧,内蕴丰厚,所有语言在这部小说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从内涵和格局来看,到目前为止,当代小说里还没有一部能超越它。

据统计,《白鹿原》从1993年首次出版到现在,包括文字、影视、话剧等作品的总发行量超过了500万,被翻译成俄语、日语、韩语、马来语等10多种语言,在世界文坛产生了较大影响。

金庸先生当年读完《白鹿原》后,十分震撼,随即打算抽空去拜访一下陈忠实先生,好让两人面对面谈谈各自的文学理念和创作心得。

直到2003年10月,79岁高龄的金庸终于等到了机会。

此时,“金庸热”在全国方兴未艾,“金庸剧”的拍摄也如火如荼,陕西省政府举办了一场大型文化活动,特意邀请金庸前来参加。

陕西省围绕金庸制定了三个主题活动,陪同金庸游览三个著名景点(法门寺、华山、碑林)并参加相关活动,分别是“法门说禅、华山论剑、碑林谈艺”,其中的重头戏自然是“华山论剑”,跟金庸的武侠精神很贴合。

为了表达对金庸先生的敬意,借机加强陕西文学界与香港文学界的交流,陕西省特意安排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的陈忠实先生陪同。

金庸和陈忠实刚一见面,四只手就紧紧握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给所有陪同的人相见恨晚的感受。

宴会上,金庸夫妇被安排在主位上,正要开席时,金庸突然提出主位应该让陈忠实来坐。随后,陈忠实被调整到主位。两位文人经过短暂的寒暄和碰杯,又一次双手紧握,随后,金庸平静地对陈忠实说:你的《白鹿原》我读过两遍,你的勇气很大。如果放在过去那个年代,是会被砍头的!

陈忠实听后,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着感谢金庸先生对自己作品的认可。

金庸为什么要这样评价《白鹿原》,《白鹿原》到底写了些什么?

可以说,陈忠实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深知“以一当万”的境界,他宁可把自己的所有才识、心血、情感和精神溶于一本《白鹿原》,最大限度地挖掘小说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也不愿用多本浅薄的小说来糊弄读者。

他用半辈子的心血赌对了,一本《白鹿原》足够让他名垂青史!

《白鹿原》以白鹿村白家和鹿家两个家族的恩怨为线索,描述了清末到新中国成立这半个世纪的历史景观,他们的爱恨情仇如同这半个世纪的缩影。

陈忠实在《白鹿原》里,始终把“儒家精神”作为小说的纽带,善于从历史背景和人性角度去建构小说,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个村子的家族争斗,来揭示整个民族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心理,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自然让《白鹿原》被贴上了“民族史诗”的美誉。

小说里的几个主要人物,如白嘉轩、鹿子霖、黑娃、朱先生,都有鲜明的个性,以及真实而复杂的人性,他们的身上同时也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民族共性。

在叙述中,陈忠实善用冷幽默式的修辞手法,常常把儒家思想掩藏在文字里,把古典精神与现代意识相融合,带给读者举一反三的思考。从文学价值来看,到目前为止,几乎找不到一本小说可以媲美它的小说。

从主题来看,《白鹿原》所表达的是精神上的“寻根”,朱先生、白嘉轩、鹿三等人是宗法家族制度和儒家伦理道德的代表,在“五四新文化”的冲击下,他们只能沦为最后的守望者,他们的个人命运无法摆脱时代的摆布。

除了这些宏观的元素,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白鹿原》也是一部关于男人野心的历史,一部关于女人命运的悲壮史。

白嘉轩身上优点很多,也有保守狭隘的一面,注重耕读传家,光明磊落,拥有一颗仁义之心,却好面子认死理,给读者的直观印象是半个修身养性的文人,最终的结局比较圆满。

鹿子霖精明强干,是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身上有许多劣根性,他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并且好色成性,最后生不如死,没有尊严地死去。

黑娃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亦正亦邪,是时代造就的叛逆者,后来“改邪归正”却没有落下好下场。

田小娥具有传统女性的善良、淳朴,也有新女性的抗争意识,但在时代悲剧下,她只能向“男权世界”妥协,成为依附于男人的工具,从而变成一个堕落而悲惨的女人。

白灵是白鹿原上唯一走出去的女子,她聪慧、叛逆、刚烈,敢作敢为,其思想跟传统观念格格不入,后来投身革命,献身于革命。

许多人对《白鹿原》的了解来自电视剧和电影,实际上,文学语言塑造的世界,不论在深度、高度和广度上,都要远远胜于镜头语言。要了解《白鹿原》的精髓,还得从小说中来。

过去出版的《白鹿原》,有3000字左右描写尺度较大的内容被删除,然而,近些年随着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的重新认识,以及社会文明的提升,人们发现被删除的所谓的露骨内容,实际上对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渲染,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些内容如今又回来了。

只有完整的《白鹿原》才对得起“民族秘史”这个称号,也对得起读者的厚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白鹿原》到白鹿原
陈忠实:白鹿原上走出来的“马尔克斯”
《白鹿原》没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因为陈忠实写的不够好吗?
【阅读悦读·散文】段遥亭《白鹿原上白鹿魂 ——悼念陈忠实先生》
沉痛悼念陈忠实
《白鹿原》:获茅盾奖,卖书赚455万,却曾被当黄书,遭删减2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