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需要了解昌耀:诺奖级别的诗人存在

我无法不喜欢昌耀的诗,昌耀的诗是美化生活的滤镜,是滋养心灵的琼浆,是开拓视野的卫星成像,是抟弄语言的百变精灵。他被人誉为“他那一辈人中唯一可以被称作诗人的人”“最信赖的诗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传奇”,绝不是偶然的。

在我看来,昌耀是诺奖级别的诗人存在,特别是在美国流行歌手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我更坚定认为:昌耀的诗达到诺奖级别,至少比鲍勃·迪伦好一万倍!

我们来尝试着欣赏一下这位杰出诗人的诗作,短章或是长篇——

高车

昌耀

从地平线渐次隆起者

是青海的高车

从北斗星宫之侧悄然轧过者

是青海的高车

而从岁月间摇撼着远去者

仍是青海的高车呀

高车的青海于我是威武的巨人

青海的高车于我是巨人的轶诗

赏析:高车是高大的车辆,立乘之车,和安车(坐乘之车)相对;也指高车族,因为他们习惯使用高车。诗中指前者。诗歌第一组句子以地球为背景来描画高车,第二组句子以宇宙为背景来勾画高车,第三组句子则从时间的维度来勾勒高车,将高车这一寻常意象写得威武雄壮,不同凡响,为第四组句子直抒胸臆蓄足气力。第四组诗句采用换位和比喻修辞,抒发了对青海风物和久远历史的挚爱深情。诗歌虽短,却写得大气磅礴,感人至深。

爱与死

昌耀

是的,在善恶的角力中

爱的繁衍与生殖

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

更勇武百倍。

赏析:将“爱的繁衍与生殖”定义为“善”,将“死亡的戕残”定义为“恶”,在对比议论中,表达弘扬善良、歌颂爱欲的主题,立论鲜明,力透纸背,富含哲理。中国古代诗人歌颂爱情的诗歌连篇累牍,但颂赞爱欲的却十分稀少。这是昌耀的独特处,也是昌耀的深刻处。

斯人

昌耀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

在那边攀援而走。

地球这壁,

一人无语独坐。

赏析:将密西西比河的风雨写得极富生机,十分热闹,而地球这头,“一人无语独坐”,十分孤寂,在动与静的对比中,在“静极”与“叹嘘”的张力中,“斯人”的大落寞呼之欲出,凄然怆然,让人欲哭无泪,欲诉无语。这“静极”似乎回到宇宙洪荒,这“叹嘘”似乎比陈子昂的念歌更加沉痛。比照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难发现,昌耀在写法上的革新,在意象上的创新,在诗境上的开拓,都远超诗仙。

唐·吉诃德军团还在前进

昌耀

东方,堂·吉诃德军团的阅兵式。

  予人笑柄的族类,生生不息的种姓。

  架子鼓、筚篥和军号齐奏。

  瘦马、矮驴同骆驼排在一个队列齐头并进。

  从不怀疑自己的獵枪头还能挺多久。

  从不相信骑士的旗帜就此倒下。

  拒绝醍醐灌顶。

  但我听到那样的歌声剥啄剥啄,敲门敲门。

  是这样唱着:啊,我们收割,我们打碾,我们锄禾。

  ……啊,我们飞呀飞呀,我们衔来香木,我们自焚,

我们凤凰再生。……

赏析:将堂·吉诃德、凤凰涅槃和传统文化的意象融为一炉,意象驳杂,意蕴丰富:“堂·吉诃德军团”表明我们民族充斥着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予人笑柄的族类”表明这个族类很可笑,也表明这个族类不被理解,“生生不息”则歌颂了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架子鼓、筚篥和军号齐奏”“瘦马、矮驴同骆驼”,这些意象的罗列充分表现了这个民族的落后,战斗力的匮乏;“从不怀疑自己的獵枪头还能挺多久。从不相信骑士的旗帜就此倒下”颂赞中华民族的迷之自信以及对正义的执着坚守,——这也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根源所在!

“拒绝醍醐灌顶”表明中华民族对耳提面命和当头棒喝持一种抵斥的态度,因为她葆有自我反省和自我觉醒的能力;“我们收割,我们打碾,我们锄禾”生动地展示出中华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欺凌的重要诱因;“我们飞呀飞呀,我们衔来香木,我们自焚,我们凤凰再生”预示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光明前程,凝重深沉,情意真挚。

诗歌描叙中华文明不贴标签,不做极端化评价,而是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深入到文明的肌理,触摸到文明的精髓,显得驳杂而真实,生动而深刻。较之于流行歌曲《中国范儿》《中国人》《中国气派》的叫号,显得雍容沉稳;较之于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煽情,则显得自信理性。

其它如《良宵》《意义空白》《划呀,划呀,父亲们!》等诗歌都十分经典,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综上,昌耀的诗视野宏阔,构思新奇,意象富丽,情感真挚,思想深刻,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思想启迪和缤纷的审美愉悦,故而,笔者以为:昌耀是诺奖级别的诗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光昕:古瓷不会成熟
写昌耀
汉语新诗鉴赏(15)鹰之?北野?昌耀?叶维廉?林泠
《河床》教案
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赏析
精品课例 | 寻找那双朝向峨日朵之雪的眼睛——部级精品课《峨日朵雪峰之侧》品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