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式太极拳的发展
太极拳精英网 2016-04-02 11176人 0人 3人
【导读】 武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经论字亦畲,生于1832年卒于1892年,终年60岁。永年广府城里西街人,清末举人。于1852年始,从其舅武禹襄学习太极拳。勤于默识揣摩,反复验证,每得一势诀要。立即写成纸条,贴

太极拳精英网 · 太极文化

    武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经论字亦畲,生于1832年卒于1892年,终年60岁。永年广府城里西街人,清末举人。于1852年始,从其舅武禹襄学习太极拳。勤于默识揣摩,反复验证,每得一势诀要。立即写成纸条,贴在书房四周、反复揣摩,稍觉不妥,即另写他条,每势必得臻圆,方才罢休,李亦畲精于技击、拳理,苦研拳功,勤于笔耕,继承和完善了其舅武禹襄的拳架和拳论。著有“太极拳小序”、“五字诀”、“撒放密决”、“擎引松放七言四句”、“走架打手行工要言”、“打手歌”入韵,并绘“左右虚实图”二幅,“论虚实开合”等。他还将王宗岳、武禹襄及本人的论著编辑成《廉让堂大极拳谱〉手抄三本,一本交胞弟李启轩,一本自存。这就是闻名于世的“老三本”,被太极拳界奉为经典拳谱。
  
  由于“廉让堂太极拳谱”的问世,对拳理之钻研阐发,对太极拳的广为传播,起到了不可估价的作用。1929年李亦畲孙李福荫在省立永年十三中学刻印“廉让堂太极拳谱”。1938年再版拳谱。1935年春由孙李槐荫在山西编印“李氏太极拳谱”问世,并做了序言,使永年太极拳成为一种有理论指导的,有实践证明的拳术。
  
  李亦畲将拳技后传二子:宝廉、宝让,与广府城里郝为真及河北省清河县葛福来。
  
  李承纶字启轩,李亦畲之胞弟,亦精于太极拳。著有《敷字决解分一篇,“各势白话歌”六十句。授徒有南宫马静波清河葛顺成。
  
  郝为真,名和。永年城里人。生于清朝末年(1849年)卒于民国初年(1920年),为人谦和敦厚,幼年好武,曾学洪拳、春秋拳。后见太极拳轻灵巧妙,遂拜李亦畲先生为师学习太极拳。他严守师训,练拳一丝不苟,苦练不辍,认真刻苦,晨昏无问深得老师喜爱。曾任永年省立十三中学、县立高小两校武术教授。他平常与人交手试技无不着手奏效,发人于寻丈之外,制人而不伤人,来访者无不心悦诚服,固访者必拜师而后去。当时爱武者都以拜郝为师学拳为荣,授徒逅布华夏。其拳技演为一派(曾一度称为郝派)。其所传架子,系将武李氏所传架子加开合,按一至四呼发口令,以便领导学生集体学习。生平无著作,现有讲解“不丢不顶”和叙述其“练功之阶段”的感觉两篇纪录。他传子郝月如,徒弟有孙禄堂、李保玉、李圣端、李福荫、韩钦贤、张振宗等武林高手。由于创编了一呼四发的开合太极拳,使武氏太极拳得到进一步发展。
  
  郝月如名文桂、郝为真大师次子(1877—1935),得家传,善短打。1928年前在永年第一完全小学任武术教师。并兼任永年国术馆馆长,执馆任教。后应李保玉孙禄堂之约,赴南京、广东等地授艺,教拳终生,殁于南京馆舍:著有《太极拳十三要点论解》、《武式太极拳走架打手》,完善了武氏太极拳开合程序,为武氏太极拳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他一生授徒颇多,传其子少如。
  
  郝少如字梦修(1907—1983),他生于太极世家,对太极拳的精要,能心领神会。1928年,随父到南京、上海授拳。沪宁杭名师林立,少如二十三岁独闯上海滩,他一生勤奋,桃李满园,少如的太极拳识渊博,以理论与实践的高度驾驭着精湛的拳艺:他不仅能正确地解释王、武、李三家拳论中每一字的含义,而且能将其精华演练得淋离尽致。是表里俱精,素负盛名的一代名师。
  
  李逊之,字宝让,李亦畲次子(1882—1944),1932年乃收徒传艺,讲述拳义、言简意赅,无一浮言。著有《初学太极拳练法简述》、《不丢不顶浅释》。尤其教导推广,重接劲打劲,不重用着击身,给学者指出一条捷径。收徒有永年城内赵蕴园、刘梦笔、魏佩林、姚继祖。
  
  姚继祖(1917—1996)永年城内人,邯郸地区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太极拳十三名家之一,自幼酷爱武术,早年曾在永年国术馆随郝月如学太极拳,郝师南下后,便拜太极名家李逊之为师,学习武式太极拳,为人谦和谨慎,文武并茂,拳技精湛,拳理妙通,平时授徒,接见来访者总是平易近人,循循善诱,深入浅出诲人不倦,多次发表论文,提出改进太极拳的教法和做法。著有《太极拳拾遗》、《论内外三合》等,他授徒颇多。
  
  魏佩林(1913—1961),永年广府人,李逊之弟子,佩林性情豪爽。为人正直,尊师爱友,深得人们敬重。佩林练拳非常刻苦,架子天天走,杆子不离手,每晚从师父家练拳回来后仍不休息,在自家院里直练到后半夜,一招一式反复琢磨,务求精湛,数十年如一日,把自己毕生精力全部用在练拳上。因此,深得武式太极精髓。与人推手能随心所欲,对手象皮球一样可以任其拍来拍去,身不由已。
  
  李锦藩得其家传,精通拳技,谦恭好客,在地县太极拳表演赛中,多次获奖。
  
  李光藩得其家传,精通武式太极拳理论和技法。多次以武式太极拳专家身份,参加全国各重大活动。并远赴日本等国授拳。在家乡永年授徒颇多,著名的有赵宪平等。
  
  翟文章(1919—1989),其父翟连臣同永年太极拳宗师郝为真学拳、与郝月如同室研练,深得郝为真太极秘传。翟文章自幼随父习练郝式太极拳,后被为真高徒韩钦贤收为入室弟子。尽得真传。后又拜永年广府杨式太极拳名家杨兆林为师。因勤学苦练,遂被杨家收为人门弟子。
  
  他集中精力研究太极奥秘,留有遗著《太极拳解析》、《太极拳对敌要言》、《太极拳静功秘决》等数篇,生前曾任邯郸地区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永年太极联谊会副会长,邯郸地区武协拳师,永年太极拳学校校长兼太极拳学校对外交流会会长。
  
  翟文章主要传人有:杨振河、赵宪平等。

  武式太极拳是武禹襄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及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根据练功方面的感悟而创编的拳式小巧紧凑,集强身、防身、修身为一体,更适合文人修炼的太极拳,后人称之为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朴实无华,人称干枝老梅。与人交手,不重招数外形,注重接劲打劲。练习中要求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以达到制人而不伤人的神奇境界。
  武式太极拳融儒家文化、道家养生、中医保健、武术强身于一体,具有增寿益智、祛病健体、美容塑身的功效。常练武式太极拳,能有效“缓解精神压力,祛除生理疾病”,对治疗疲劳综合症和慢性病有显著效果。 武式太极拳拳架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体态端庄、气势腾挪、开合有致、紧凑精巧,是文人化的太极拳术,尤其适合高级知识分子阶层养身、强身、修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武千古是-与武式太极拳名家吴文翰的对话
武式太极拳系列之传承
太极拳在永年的传播
武派太极拳传承现状
值得太极拳界永远铭记的武、李家族
太极拳略(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