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空腹血糖(F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一个都不能少


血糖检测是传统的筛查、诊断糖尿病的方法,包括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糖耐量试验(OGTT)是国际公认的确诊糖尿病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OGTT检测比较麻烦、耗时,患者的依从性差;随机血糖的测定常用于快速发现高血糖的患者,尤其是在患者出现“三多一少”糖尿病典型症状时随机血糖的测定才有意义;空腹血糖是比较常用的检测指标,临床上常将空腹血糖(FPG)≥7.0mmol/L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标准。★


一、空腹血糖的不足

空腹血糖虽然在临床上是最常用的糖尿病筛查方法,但是仅查空腹血糖将导致大量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 Harris等人在40~74岁的美国人群中的研究发现,根据OGTT结果诊断糖尿病的发病率为6.4%,而按照空腹血糖(FPG)结果诊断,发病率仅为4.4%。

  • 在欧洲,Steno糖尿病中心对47396名既往未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OGTT检测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中,如用空腹血糖(FPG)检测结果诊断,将有50%以上的患者被漏诊。

  • 在2005年由胡大一教授领衔的中国心脏调查研究中,对351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糖检测,结果发现约16%的患者空腹血糖升高,但是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却高达63%。如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则会漏诊约80%的糖尿病患者。

  • 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开展了全国性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如果单纯使用空腹血糖对人群进行筛查,将使近半数糖尿病患者(46.6%)及70.7%的糖尿病前期漏诊。




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可有效弥补空腹血糖(FPG)检测的不足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控制的宏观指标,反映的是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对于空腹血糖处于正常水平而餐后血糖已经升高的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也将随之升高。

南方医院薛耀明教授课题组评估了HbA1c和FPG检测方法在1337例27-91岁的个体进行糖尿病筛查的有效性。共有234例受试者被诊断为新发糖尿病,其中只有123例新发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7.0mmol/L。另外空腹血糖<7.0mmol/L的111例新发糖尿病患者则是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而被检出。

陈莉教授等在2007~2008年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中,也评估了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筛查糖尿病的效果。在700例大于45岁的受试者中,采用FPG≥7.0mmol/L仅检测出46位糖尿病患者。如果采用FPG≥7.0mmol/L或者HbA1c≥6.5%为诊断标准,则可以检测出64位糖尿病患者。




三、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显著提高糖尿病筛查和诊断效率


空腹血糖为血糖控制的微观指标,与宏观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相结合,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筛查糖尿病,既能灵敏地查出糖尿病患者,不造成漏诊,又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被患者接受等特点。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筛查糖尿病的参考方案如下:


FPG5.5

5.6FPG6.9

FPG7.0

HbA1c5.5%

排除糖尿病

糖尿病风险评分≥25分则进行OGTT检查

确诊糖尿病

5.6HbA1c6.4%

糖尿病风险评分≥25分则进行OGTT检查

OGTT检查

HbA1c6.5%

确诊糖尿病


来源: 博慧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代谢紊乱的这7个临床指标,你都清楚吗?
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但其1小时血糖可能被忽视了
只需两步确诊妊娠期糖尿病?没错。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应用解析
罗氏最新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昨日在华上市,伯乐,爱科来,迈瑞,雷诺华迎来强劲对手!
ADA 2010版《糖尿病标准化诊治指南》的更新和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