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氏《飞鸿堂印谱》绚丽乾隆朝

清乾隆年间,印谱集辑迎来新的发展期,其时独特的构思设计辅之于精湛的制作工艺及上等硃砂印泥、连史纸等材料因素的综合,集辑出篆刻史上最优秀的印谱善本之一,其代表人物和印谱当数汪启淑所集《飞鸿堂印谱》、《汉铜印丛》、《讱葊集古印存》、《锦囊印林》等。

汪启淑(1728至1799)字慎仪,号秀峰,又号讱庵,自称印癖先生,安徽歙县人。侨寓杭州,官兵部郎中,家有开万楼,藏书数千种,尤酷嗜印章,搜罗自周、秦迄元、明印至数万钮。著《集古印存》、《飞鸿堂印谱》、《汉铜印丛》、《汉铜印原》、《退斋印类》、《锦囊印林》、《续印人传》等。

汪氏编《飞鸿堂印谱》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全帙5集40卷分装10册,每集各8卷2册。版式内容全面仿效明张灏《学山堂印谱》,卷帙与印数则超越了《学山堂印谱》。此谱由钱塘金冬心、丁敬身校定,汪启淑自题,金农漆书“偶爱闲静”4大字于扉页,吕冲绘汪氏21岁小像。每卷均有序跋,序跋题词达52篇,总量次于《学山堂印谱》,但序跋名家若沈德潜、厉鹗、梁诗正、丁敬身等,阵容之强,一时无双。是谱集印内容均为经史诸子百家、诗文词曲、格言成语及名号轩斋等,对此,王腾蛟序赞曰:“展其集谱全编,具见良工心苦。而箴铭词赋,妙语格言,非取断章,直同全璧,阅之可以省身寡过,稽古多闻,翱翔乎艺术之圃,从容于仁义之场,有细微,无精粗也。”是谱集印3498方,为集名家印谱存印之最,每印之下标注印章释文和作者,这样的体例已在《学山堂印谱》基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为阅读鉴赏带来极大的方便。但从制作的角度看,工程浩大而艰辛,汪氏则在“凡例”中云:“非敢夸多斗糜,炫耀前贤,欲使求木者不穷于邓林,采珠者如游于南海。”且篆刻名家若丁敬、陈鍊、吴钧、董洵、桂馥、汪成、周芬等逾百家之多,所刻多为精心之制,有些宏构巨印,在篆刻史上都可列里程碑式的作品,正如沈德潜序所评:“篆刻小道也,而心力注之如是,则以此心而泳游乎六艺,咀味乎道腴,应有其乐可寻而难以语人者……”汪氏的精制还体现在制谱材质上,笔者仅从印泥的角度来看,原本钤印的印泥色红而沉郁,硃砂质地的上乘尤显得厚重,视之钤印似微有堆积,然丝毫未淤及篆刻线条,如此印泥,后世难以再现了。另外,连史纸亦佳,200多年后依然纸白版新,除悉心保存之外,其纸质上乘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飞鸿堂印谱》问世,印人奉之圭臬,但白璧微瑕之处是该谱印章未拓边款,而使篆刻艺术表达的综合魅力稍逊一筹,尤其在文献意义上失去了相当重要的时代资讯。另外,囿于对篆刻艺术的认识或为当时印人的探索个案,印谱中存在部分过于怪奇之作,这是我们赏读必须注意问题之一。

清康熙年间尚有《赖古堂印谱》,后世称《学山堂印谱》、《赖古堂印谱》、《飞鸿堂印谱》为三堂印谱。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篆刻印谱|《飞鸿堂印谱》四集卷五
飞鸿堂印谱|卷三
《飞鸿堂印谱》,用时三十年,印作3500余方
印谱概说:印谱起源发展、印谱的分类、印谱研究
方寸之域 气象万千——清代《飞鸿堂印谱》精选
如何能将印章钤拓出印的神韵,篆刻小站钤印心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