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体酮

5.1 药品名称

黄体酮

5.2 英文名称

Progesterone

5.3 黄体酮的别名

安琪坦孕酮孕烯二酮助孕素助孕酮安胎针保孕素;Progesternum;Progestin;Utrogestan

5.4 分类

内分泌系统药物 > 性腺疾病用药

5.5 剂型

1.针剂:每支10mg(1ml),20mg(1ml);

2.油注射剂:10mg(1ml),20mg(1ml),50mg(1ml),100mg(1ml);

3.栓剂:200mg,400mg;

4.复方黄体酮注射剂:含黄体酮剂量苯甲酸雌二雌二雌二醇剂量等。

5.6 黄体酮的药理作用

1.在月经周期的后半周期促使子宫内膜腺体生长子宫充血,内膜增厚,为受精植入做好准备,并减少妊娠期子宫的兴奋性抑制活动,松弛平滑肌,使胚胎安全生长。

2.在与雌激素共同作用下,促进乳腺小叶及腺体的发育,使乳房充分发育,为泌乳做准备。

3.使子宫颈口闭合,黏液减少变稠,并使精子不易穿透;大剂量时通过对下丘脑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产生抑制排卵作用。

4.排卵后在激素作用的基础上,使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充血,腺体增生并分支,由增生期转为分泌期,有利于孕卵的着床胚胎发育

5.抑制子宫收缩,并降低子宫对催产素敏感性,使胎儿安全生长。

6.竞争性地对抗醛固酮,从而促进Na+Cl-排泄利尿

7.黄体酮对正常妇女有轻度升高体温作用,因而在月经周期的黄体相基础体温较卵泡相为高。

5.7 黄体酮的药代动力学

黄体酮口服后迅速从胃肠道吸收,并在肝内迅速代谢而失活,所以不能口服。一般采用注射给药,肌内注射黄体酮后迅速吸收,血中半衰期仅数min,并在肝内代谢,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约12%代谢为孕烷二醇,代谢物由尿中排出,部分原形由乳汁排出。舌下含用或阴道直肠给药也有效,其中经阴道黏膜吸收迅速,经2~6h血药浓度达峰值。

5.8 黄体酮的适应证

1.黄体酮试验。

2.保胎。

3.无排卵型或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4.闭经

5.痛经

6.月经过多

7.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综合征的治疗。

8.作为宫内节育器内的缓释激素药物。

5.9 黄体酮的禁忌证

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2.肝、肾功能损害。

3.糖尿病

4.哮喘病。

5.癫痫

6.偏头痛

7.未明确诊断的阴道出血

8.有血栓病史(晚期癌瘤治疗除外)。

9.胆囊疾病。

5.10 注意事项

1.(1)妊娠4个月内慎用,不宜用作早孕试验。(2)有抑郁史者慎用。(3)水肿患者慎用。

2.长期用药需注意检查肝功能,特别注意乳房检查。

3.目前常用天然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人工合成的孕酮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必须慎用。

4.经前期综合征是否存在孕酮缺乏尚无定论,故使用黄体酮治疗尚有争议,但目前临床仍有使用。

5.一旦出现黄疸须停药。

5.11 黄体酮的不良反应

1.(1)胃肠道反应,胃纳差;(2)痤疮;(3)液体潴留和水肿;(4)体重增加;(5)过敏性皮炎;(6)精神压抑;(7)乳房疼痛;(8)女性性欲改变;(9)月经紊乱、不规则出血或闭经;(10)长期应用可引起子宫内膜萎缩、月经量减少,并容易发生阴道真菌感染

2.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胸、臀、腿特别是腓肠肌处疼痛;手臂和足无力、麻木或疼痛;突然的或原因不明的呼吸短促,突然语言发音不清,突然视力改变、复视、不同程度失明等。

3.长期应用可引起肝功能异常、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上升;子宫内膜萎缩,月经量减少,易发生阴道真菌感染。

4.早期妊娠时应用可能发生某些雄激素活性高的孕激素可引起女性后代男性化;后代发生生殖畸形,多见为尿道下裂

5.12 黄体酮的用法用量

1.(1)先兆流产:一般每天20mg,待疼痛及出血停止后,减为每天10mg。(2)有习惯性流产史者:自妊娠开始,每次5~10mg,每周2~3次,一直用到妊娠第4个月。(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于月经后半周期用药,每天10mg,连用5~10天,如在用药期间月经来潮,应立即停药。(4)闭经:闭经患者应先做黄体酮试验:每天给药10mg,共5天,观察停药后有无月经来潮。若有效,则可在预计月经来潮前8~10天,每天10mg给药,共6~8天。(5)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用黄体酮注射剂于预计月经前12天开始注射10~20mg,连续10天。用黄体酮油注射剂,初产妇每天50mg,经产妇每天100mg,从月经前12天开始直至月经来潮。

2.阴道给药:同口服给药项。

3.直肠给药: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用黄体酮栓剂经直肠给药,剂量为200~800mg,从月经前12天开始直至月经来潮。

4.黄体酮试验:肌内注射20mg,每天1次,连续3~5天,可用于(1)了解闭经原因:停药后3~7天出现撤药性流血者为阳性,表明子宫内膜已受一定水平雌激素的影响,对孕酮起反应而剥脱;停药7天后无撤药性流血者为阴性,表明体内雌激素水平低,故对孕酮无反应;(2)用于早孕辅助检查:对疑为早孕之妇女,停药3~7天出现撤药性流血者可以排除妊娠;停药7天后无撤药性流血者,则早孕的可能性很大。

5.保胎:对黄体功能不全或尿孕二醇水平低的先兆流产患者,可肌内注射10mg,每天1次,维持治疗至妊娠3个月胎盘形成后。停药时应逐渐减量。由于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习惯性流产,可提前应用黄体酮预防。

6.无排卵型或体功能不足引起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0mg肌内注射,每天1次,于周期的第20天开始,连续应用5~7天。

7.闭经:肌内注射10mg,每天1次,连续5天。于撤药性出血的第5天起口服己烯雌酚1mg,每天1次,连服20天,于服药第16天起,每天再注射黄体酮10mg,两药同时用完。可连续使用2~3周期。

8.痛经:在月经来潮前6~8天每天肌内注射10mg,共4~6天,可连续使用2~3个月。

9.月经过多:肌内注射10~20mg,每天1次,5~7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3~4个疗程,每疗程间隔中15~20天。

5.13 黄体酮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苯巴比苯巴比妥可诱导肝脏微粒体酶加速孕酮类化合物灭活,从而降低其作用。

5.14 专家点评

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和胎盘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与雌激素一起参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精细地介入排卵性月经周期。促进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型、安胎、抑制排卵、促使乳房发育。口服后在肝内很快失活,因此无效,多采用肌内注射给药。黄体酮可促进输尿管结石的排出,其机制可能与黄体酮利尿和促进输尿管蠕动作用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春期闭经海纳百川
润康阿法林的作用
性激素类药物在妇科内分泌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推荐
不同孕激素在不良妊娠中的应用与区别
ART黄体支持规范化——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共识
试管婴儿促排后的黄体支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