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高技术人才的重要性及培养路线
    当代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参与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技师翟长青……他们不仅是我国产业大军的一员,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他们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让产业大军向人才高地迈进,让产业大军不断涌现高技能人才。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国紧紧围绕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重点环节,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优化舆论环境,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发挥作用,高技能人才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加快自主创新,主体在企业。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还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生产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没有这支高技能人才队伍,再先进的科技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谈不上以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品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 

  实践证明,高技能人才在自主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金牌工人”许振超创造的“六连环”工作法和集装箱桥吊高效操作法,极大地提高了青岛港集装箱公司的工作效率,为企业赢得了丰厚的利润。“创新尖兵”罗东元在铁路电气设备维修工作中,完成了100多项技术革新项目,获得数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造效益、节省投资超过3000万元。 

  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是高速动车组和国内外城市轨道车辆研制的主导企业,拥有大批高精尖数控设备。这家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创造条件让技术工人立足本职岗位创新发展。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车间机械手班在班长谢元立带领下,全员学习机械手操作和编程技能,不但出色完成了生产任务,还自主开发编制了多种小件焊接的操作程序,使动车组构架小件的机械手焊接比例达到95%以上。更可喜的是,一批技术工人在这种编程实践中经受了锻炼与考验,迅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高手。 

  在全国,各产业行业的众多企业通过组织立项攻关、难题招标等形式,向技术工人交任务、压担子,利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发现和使用人才。 

  在应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高技能人才同样发挥了作用。山东省诸城市拥有600多个工种的高技能人才1.1万多人,占职工总数的11.2%,分布在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商业服务、建筑建材等行业的中小企业。国际金融危机到来时,广大高技能人才利用自身优势,改进传统工艺,推进技术创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小革新、小改进、小发明,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仅在2008年下半年,全市就创造新技术、新工艺125项,为企业节约成本3500万元,创造价值6000多万元,有效减轻了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实际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来保证,既需要具有开拓能力的企业家、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高级专家,同时也需要具备精湛技艺和高超技能的高技能人才以及各类实用人才。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为广大劳动者开辟技能成才的广阔通道,不断提高技能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也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方阵中的重要一员

    自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的近7年时间里,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 

  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重视政府引导,提速高技能人才培养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在中国苏州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博览会上指出,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在当前经济复苏过程中,通过长三角、珠三角招工难的现象,体现得更加突出;在下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更会形成重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类似挑战,早在2006年,中办、国办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和重大政策措施。经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同意,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财政、科技、国资、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参加,还共同成立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司(局)际协调小组,负责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政策协调和组织推动。司(局)际协调小组已于2009年12月29日召开了首次会议。 

  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近年来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9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突破1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2630万人(高级工2122万人,技师423万人,高级技师85 万人),比2006年增加770万人,增长了约40%。 

  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大部分企业逐步开始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制定职工培训规划,加强对职工的上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与此同时,鼓励和引导技工院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创新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的“零距离”衔接。 

  目前,依托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和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全国已有287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各类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达到 96%以上。 

  “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型。”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人才学研究所所长胡跃福研究员认为。 

  科学考核评价,畅通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2008年10月,江西省正式启动实施“江西省技能人才培养计划”,计划从2009年开始,每年投入2300万元左右用于资助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按照这一计划,将对青年高技能人才、紧缺工种技能人才培养给予每人2000元的政府补贴,对评选出的“首席技师”给予每人8000元的政府奖励。 

  “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制度,是畅通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的关键。”胡跃福对记者表示。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技能人才的考核评价制度正逐渐得到完善: 

  ——多数省市已经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对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掌握高超技能、业绩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允许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或高级技师考评。 

  ——技师考评更加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一批管理规范、技能人才密集且培养成效显著、鉴定工作基础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开展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工作,开始探索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 

  ——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得到大力推进。预备技师考核实施办法逐步完善,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工作已经稳步推进。 

  ——农民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逐步推广,在加工制造、建筑环卫、饮食服务等农民工就业较为集中的行业领域,已选择了50多个职业(工种) 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试点工作。 

  完善使用和激励机制,促使高技能人才人尽其才 

  人才以用为本。而完善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则是用好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纷纷打破体制障碍和政策壁垒,完善高技能人才的使用和激励机制,疏通高技能人才的流动渠道,确保了高技能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而高技能人才政府津贴制度、“首席技师”、“首席员工”等制度的逐步推广使用,使高技能人才的创造活力进一步迸发。 

  ——2008年,国家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范围,首批400名高技能人才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贴。 

  ——北京等十多个省市在企业关键岗位(工种)中积极推行“首席技师”、“首席员工”制度,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带徒传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挂钩的机制。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加技能津贴的收入分配制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还给予重奖,并运用股权分配办法,进行长效激励。 

  ——上海、重庆等省市在调整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时,对高级技师每人每月增加80-230元不等的养老金。此外,山西、河南、广东等地在高技能人才落户、住房、医疗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与此同时,为了促使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相关部门还进一步完善了高技能人才竞赛选拔和表彰奖励制度,几年来,全国共表彰了40名 “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600名全国技术能手,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发现和选拔了一大批掌握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激发了广大技能劳动者勤练技术、争当能手的热情,进一步增强了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 

    注重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到2009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突破1 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2630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770万人。 

  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夯实人才培养体系是关键。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行业部门和大型企业集团组织实施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加强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目前,我国依托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和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认定了287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同时,指导东部地区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政府投入、社会筹集等多种渠道,建设了一批技术先进、公益性、开放式的公共实训基地,面向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实训和技能鉴定等公共服务。北京、天津、江苏、江西等地建立了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政府补贴制度,对参加当地急需紧缺职业(工种)高技能培训的人员给予补贴。 

  二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职工岗位成才。我国鼓励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制定职工培训规划,并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加强对职工的上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引导职工立足本职,岗位成才。 

  三是发挥技工院校基础作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各相关部门鼓励和引导技工院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创新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的“零距离”衔接。同时,选择部分技工院校开展理论教学与实习训练融通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和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试验工作,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全国技工院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6%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蒋大国副省长在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无锡市“十二五”时期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变”
人力资源部年度工作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