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做好调查报告数据统计分析

调查报告数据统计分析

课题报告是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大量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来反映、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的现状、成因、本质和规律,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篇好的课题调研报告通常要选题精准、观点明晰、论据充足、层次清晰、逻辑缜密、文字言简意赅。下面我结合自身感受,就如何写课题调研报告,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精心选题 

选题就是你要研究的、并最终向读者展示的东西,是课题研究系统过程的基石,是课题研究方向的指引。 

1.选题原则。

选题应遵从四个必须:一是必须有价值; 二是必须具体明确。选题太大,无从下手;选题太小,研究意义不大;三是必须要新颖,有独创性,不能照搬照抄,重复研究;四是必须有可操作性。     

2.选题内容。

课题研究报告的选题应主要围绕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或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等。可以参考围绕以下内容来选题:如方针政策、中心工作、重点焦点难点工作、发展战略、经济效益、民生民意、横向纵向对比、较大变化、薄弱环节等等。

 二、有针对性地收集数据资料 

数据资料不仅是统计分析的基础,也是调研报告的基础;不仅是提炼观点的依据,也是阐明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 数据资料可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一手资料是指经过直接的调查和科学实验所得,又称直接数据;二手资料是指特定的调查者按照原来目的收集、整理的各种现成的资料,又称次级资料,如年鉴、报告、文件、期刊、文集、数据库、报表等。它与实地调查法、观察法等收集原始资料的方法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 课题调研的数据资料应首先搜集二手资料(二手资料搜集相对容易,且成本较低),同时要确保所搜集二手资料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其次搜集一手资料。对于我们课题调研来说,一手资料主要就是面访记录、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又称直接数据;二手资料是指特定的调查者按照原来目的收集、整理的各种现成的资料,又称次级资料,如年鉴、报告、文件、期刊、文集、数据库、报表等。它与实地调查法、观察法等收集原始资料的方法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

 课题调研的数据资料应首先搜集二手资料(二手资料搜集相对容易,且成本较低),同时要确保所搜集二手资料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其次搜集一手资料。对于我们课题调研来说,一手资料主要就是面访记录、问卷调查所得数据。 

三、分析数据,提炼观点 

数据分析是对整理好的数据资料采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分组分析,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图表分析、回归分析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数据变化规律,揭示事物内在发展变化和趋势。好的数据分析一定要基于可靠的数据源,有科学严谨的数据分析推导过程,不要有猜测性的结论,太主观的东西会没有说服力。 

观点是对报告反映的事物所持的看法和主张,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和统帅,是从客观实际和积累的大量数据中经过正确的分析综合提炼出来的。观点句(分析结论)必须高度概括全文或全段的主要内容或基本精神,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用词要准确,句式要得体,要少而精。 

四、撰写报告 

1.标题。标题要文题相切,要简洁明了、高度概括,要生动新颖,能抓住人的眼球。标题是作者向读者传递信息的第一个通道,在文章的总体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用词精准的标题能充分表达出报告的中心思想,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 

2.引言。引言是课题调研报告的开场白,主要说明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怎样开头为好,应根据课题报告的内容、各人的写作风格等因素全面考虑后确定。

 3.正文。正文是课题报告的主体,占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是课题报告的关键部分,体现着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正文要以提炼的观点为主线,贯穿全文,要文字言简意赅、结构合理、逻辑缜密,做到观点统帅数据,数据说明观点。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研究成果,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还应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而采用图、表集中展示数据特征。  

4.结尾。结尾是课题报告的结束语。好的结尾,可以帮助读者明确主题,加深认识,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思考。根据写作的目的和正文部分的分析,可以灵活地选择结尾方式。常见的有:一是总结全文。其作用是强调作者的观点或看法。二是呼应开头。通过首尾互相呼应,来深化调研报告的主题和意义。三是得出结论。目的是通过对主体分析的总结,得出全文的结论,也就是表明作者的基本观点。四是预测未来。这类统计分析报告的结尾,常常是在总结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表明作者对其未来的看法。

五是提出建议。

提出建议是统计分析报告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式。建议要中肯,具有可行性;既不与主体部分的内容重复,又要密切相关,具有联系性;既要全面考虑,又要突出重点,具有针对性(围绕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写建议、提对策)。 五、反复修改出佳作 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顺。古往今来,凡有成就的作家,没有不重视文章修改的。苟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写《光与生命》,反复修改9遍,一直到他认为每个字句都完全表达了自己的本意,才正式发表。因此,课题报告写好后,要认真、反复修改。包括斟酌主题、增删材料、调整结构、推敲语言、校对数据等方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审判调研与决策分析平台,挖掘司法审判大数据,实现决策分析立体化
王阿禄:写好调查分析报告需要把握的重点
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经济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求一篇关于学习雷锋的征文?
“撞脸”了跟同事的调研报告,领导让我了解什么叫“一手资料”
怎样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