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鱼鹰社】二战克罗地亚兵团

转自微信公众号 海宁的小世界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508号:二战克罗地亚军团-轴心国指挥下的克罗地亚部队(1941-1945)-World War II Croatian Legionaries Croatian Troops Under Axis Command 1941-45。原作者VladimirBrnardic,绘图Viseslav Aralica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克罗地亚军团(第369加强步兵团)

这支军团在前往德勒斯海姆(Dollersheim)接受训练时,他们未来要穿的克罗地亚独立国本土防卫军的灰绿色M1941式制服已经开始生产了。制服的上衣与德国的M1935式相似,只不过口袋是内置式的而非带褶纹的“风箱式”。制服引人注目的一项元素是带帽舌的野战帽,它与德国的山地帽(Bergmutze)和后来出现的德国的M1943式野战帽款式类似。抵达德国后,所有人都获得了德国制式武器和装备。他们的头盔左侧绘有德国国家鹰徽,往往与之配对的是右侧个人或部队自己画的克罗地亚人的红白格盾形章。

军团士兵们动身前往东线时仍然穿着最初的本土防卫军的制服,制服帽子上佩戴克罗地亚帽徽——一种铜质的椭圆形徽章,上面展示着被花环环绕的“NHD”(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克罗地亚文缩写,居中的字母“H”尺寸大一些)字样——但国家徽章和军衔徽章都是德国人的。与德国国防军的其他外国志愿军团一样,士兵的国籍突出显示在左袖子上臂位置的布制徽章上:对于克罗地亚士兵来说就是25个红白相间方块组成的“国际象棋棋盘式”盾形章,它的上方是黑色背板上的红色“HRVATSKA”(克罗地亚)字样。

在前线服役期间,已经破旧的服装会被标准的德国陆军制服所取代,因此在1942年,第369步兵团的大多数士兵实际上穿的都是德国军服。本土防卫军的野战帽是使用时间最长的服装元素,但到了1942年末,它们也已经几乎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德国的M1934或M1942式船形帽。临近战争尾声时,只有军官们还保留着他们的带有克罗地亚徽章的本土防卫军大盖帽和野战帽。根据1942年5月8日的命令,军团的老兵们会被授予“1941克罗地亚军团”徽章,它的形状像一片青柠叶。

第369加强步兵团的标准武器是7.92毫米口径的毛瑟98k型步枪,所有的士官则配备9毫米口径MP38型冲锋枪,而部分士官和所有军官装备9毫米口径帕拉贝伦-卢格P08型手枪。

A1:下级军官,哈尔科夫,1941年冬-1942年春

这名中尉穿了身混搭制服。他的M1940式头盔、毛料套头围巾、手套、腰带、地图包和带手枪套的P08式手枪的都是德国人的装备;马裤、绑腿和靴子则属于克罗地亚本土防卫军的M1941式制服;相搭配的冬季外套则是私人购买裁剪成军服款式的非制式服装。

A2:骑兵,乌克兰,1942年秋

在第369加强步兵团骑兵排服役的安特·延季奇(Ante Janjic)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颁奖当天他将所有获得的奖章都展示了出来。图中的延季奇保留了自己的本土防卫军的野战帽,帽子上展示着被花环环绕有“NHD”字样的铜质徽章;带褶纹的一体式口袋标志着他的上衣也是来自克罗地亚独立国的,不过上衣上带有德国的绞合线编纹的领章、肩章以及右胸前的鹰徽。他的左袖子上佩戴着克罗地亚的带“HRVATSKA”字样和“棋盘格子”图案的臂章。另外,延季奇还穿着德国人的靴子并装备一挺MP38型冲锋枪。图中这种军服、徽章和装备混搭的情况在1942年的克罗地亚军团中很是典型。

A3:摩托车手,炮兵营,乌克兰,1942年秋

这名急件派送员隶属于第369加强步兵团附属炮兵部队。作为一名克罗地亚人,他的国籍仅能通过他的绑腿辨识出来——德国国防军的胶皮长大衣(Kradmantel)只让绑腿露出了一小截;另外,显然军团士兵们都优先考虑换装了行军靴。值得注意也是令人奇怪的一点是摩托车手戴的是德国的M1934式野战帽,帽章周围是炮兵红色饰带,帽子下面套着摩托车手皮头盔和护目镜。此外,摩托车手还装备了一支毛瑟98k步枪,并佩戴标准腰带和Y字型背带。

 


B:克罗地亚航空军团(CAFL)

在德国接受训练时,CAFL人员使用的制服和徽章与德国空军的几乎完全相同,例外的是上衣领子是闭领而不是德国风格的开领,并且制服上的纽扣是有装饰的哑光风格。1941年9月时,士兵们要么穿克罗地亚制服佩戴德国徽章,要么直接采用德国制式的军服和徽章。

当年10月,CAFL的一种独特徽章开始采用,但直到1942年9月10日这种徽章才得到正式的使用授权。这种徽章有两种版本——金属版本和刺绣版本。两者中心都展示了红白相间的克罗地亚“棋盘格”图案盾形章,盾型章两侧是银色的飞翼,上方是一个方形的被称为“troplet”(克罗地亚的传统图样,由三条交织的丝带盘桓组成)的图案,“troplet”的里面有一个黑色的字母“U”。金属版徽章佩戴在右胸口袋上方德国空军鹰徽之下,而刺绣版依照片资料是佩戴在上衣其中一只袖子的上臂位置的。1942年9月的规定同样授权了德国空军风格的袖带(Armelstreifen)的使用,它佩戴在左袖子袖口之上10厘米的地方。这种2厘米宽的银边深蓝色袖带上绣着四种大写的克罗地亚文字,它们分别是“LOVCI -IZTOCNO BOJISTE”(战斗机-东线)、“BOMBARDERI-IZT.BOJISTE”(轰炸机-东线)、“ZRAKOPLOVNI SAT-IZT.BOJIŠTE”(航空连-东线)和“ZRAKOPLOVNASKUPINA Dzal(Dzal空军大队)。另外,隶属于纳粹空军第4地面师的第17空军连的士兵似乎已经采用了标准的德国空军制服。

B1:军士长,第10加强战斗机中队,萨格勒布,1942年12月

军士长马丁纳塞维奇(Stjepan Martinasevic)是一名驾驶梅赛施密特飞机的王牌飞行员,他拥有11次经确认的空战胜利记录。本图依照他在克罗地亚的一次授勋仪式上的照片绘制,当时马丁纳塞维奇完成了他的第一次东线战斗之旅返回国内。他穿戴着纳粹空军的常服和船形帽以及相对应的德国空军兵种徽章与军衔徽章,并且右胸前口袋上佩戴带飞翼的CAFL的徽章。马丁纳塞维奇佩戴的奖章包括了左胸口袋之上的战斗机飞行员银质前线任务别针章(代表执行过60次任务)和两个级别的铁十字勋章。另外,他刚刚获得克罗地亚的“元首帕维利奇(Ante Pavelic,乌斯塔沙创始人和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府的领导人,译者注)银质勇敢大奖章”。

B2:军士长,第52战斗机联队第15中队,乌克兰,1944年夏

这名战斗机飞行士官炫耀地穿戴着帽顶软化“压扁”的大盖帽(Schirmmütze)和非制式的黑色皮夹克,与它们搭配的是纳粹空军制式亮黄色宽松热带裤。士官还在夹克上加上了位于右胸前的纳粹空军版老鹰徽章、军衔肩章以及左袖子上克罗地亚军团的“棋盘格子”臂章。一支装瓦尔特P38手枪的手枪套固定在纳粹空军军官版常服腰带上。

B3:飞行员,第5轰炸机团,德国,1941年夏

这是一名在格莱夫斯瓦尔德接受训练的道尼尔Do17Z型轰炸机的机组成员。他身穿一套极浅的淡茶色面料制作的战前夏季版轻便连身飞行服。从原始照片中很难确定这身飞行服是否就是德国标准的34型飞行服(Kombination So/34)的其中一个变种,因为它缺少独特的从右肩到左胯部的斜拉链以及腿部的用拉链封口的口袋,当然这也许是德国航空运动协会以前提供的33型飞行服(Kombination So/33)。另外这名飞行员戴着德国空军的船形帽,穿带有拉链和扣带的飞行靴。飞行员的降落伞通过12B型降落伞扣带(Ruckenfallschirm 12B)背在身后,另外他随手携带着一只载物包。

 


C:克罗地亚海军军团

启程前往保加利亚的克罗地亚海军军团穿的是原南斯拉夫王国皇家海军的制服,戴的是捷克斯洛伐克人的M1934式头盔。到达保加利亚瓦尔纳后他们就得到了德国人的步兵武器和纳粹海军的制服与头盔,此时他们只能通过一直佩戴在左袖子上的国家盾型章来表明自己的身份。1942年6月28日,克罗地亚海军军团纪念徽章开始采用并颁给在东线服役至少两个月的所有克罗地亚人员以及部队的德国干部们。这一徽章外面是椭圆形一圈排列的“HRVATSKA POMORSKA LEGIJA”(克罗地亚海军军团)字样,字样中央围着一只海锚,海锚上叠加一只“棋盘格子”图案盾形章。这种徽章分为军官版和士兵版,佩戴在左胸下方位置。海岸炮兵穿德国陆军的野地灰色制服,同样只有左袖子上的克罗地亚盾形章能区分他们的身份。

C1:中尉,第23扫雷舰队,1942年

本图取材自Bozidar Mazuranic中尉在克里米亚东南海岸小港口费奥多西亚(Feodosiya)拍摄的照片。他的着装完全就是纳粹海军的制服加大衣的组合,完全看不出任何表示他国籍的标志。正蓝色帽子配有金色的帽徽以及黑色帽舌上代表军衔的锯齿形窄条镶边。在采用正蓝色底衬和银色绳纹的纳粹海军版肩章上,单一一颗金色扣型章代表了中尉的军衔。

C2:中尉,第23猎潜舰队,1944年

UJ-2309号猎潜舰舰长Zdravko Plesko中尉戴着执行海上任务时戴的白顶帽子,穿纳粹海军黑色版本(原版为深灰色)的通用“U艇皮制服”。这种无领服装装备给了技术兵种用以取代宽领的水手服,目的是在密闭空间中方便移动。相比于更为常见的深灰色皮革版本,黑色版本偶尔会配发给U艇艇员以及更广泛地配发给其他类型船只的船员。

C3:海军一等列兵,卫队序列着装

可以视作二等兵的这名克罗地亚水兵正在执行站岗任务——海军兵团必须做好准备保卫好这里的黑海小港口。采用水兵领的深蓝色水手服套头衫外面是一件一共十颗纽扣的双排扣“厚呢上衣”,上衣上佩戴代表低级别军衔的全浅蓝色领章。图中看不到的一点是右胸前佩戴的纳粹海军版国家鹰徽。左袖子上克罗地亚海军军团的国家臂章下方是代表水兵专业的一颗金黄色以及代表等级的V字章。按照规定,执行站岗任务时,裤脚要卷起露出水兵靴。另外,水兵把他自己的船形帽掖在了那条过时的南斯拉夫M24式皮腰带下面。

 


D:意大利-克罗地亚军团,轻摩托化营

在1941年12月前往意大利训练之前,志愿兵们的制服都是按照克罗地亚本土防卫军的标准制服剪裁的,但这些制服是用意大利提供的“灰绿色”面料制作的,连带着,意大利军队还提供给他们武器和装备。克罗地亚独立国还为每个人提供了靴子、鞋子、衬衫、内衣、毯子以及一件羊毛衬里的无袖马甲。意大利人的装备包括了头盔、背包、腰带、弹药包、干粮包、饭盒和水壶。这些人还配发到了意大利式样的船形帽(bustina);最初士兵们的帽子上配有带“NHD” (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克罗地亚文缩写)字样的帽徽,后来则使用的是意大利国家安全志愿民兵(MVSN,墨索里尼创建的准军事组织,也被称为黑衫军,译者注)的权杖图案徽章,并且制服上展示了黑衫军特有的等级徽章。与第369加强步兵团的同志们一样,他们也用克罗地亚盾形章来标识自己的国籍,但他们的这种佩戴在左袖子上臂位置的徽章是彩色铝制版本的。另外在胸前他们还佩戴着意大利-克罗地亚军团徽章:这种金边蓝色盾型章中央展示一支顶端站着一只鹰的金色权杖,权杖两端分别展示着意大利和克罗地亚的旗帜,盾形章的顶端是金色的意大利语/克罗地亚语双语名衔“LEGIONE CROATA/HRVATSKA LEGIJA”(克罗地亚军团),盾型底面上对角写着黑色的“PER L'ITALY ALALA”(准备着,为了意大利)和“ZA DOMSPREMNI”(准备着,为了祖国)字样。

军团的武器装备包括了7.35毫米口径的曼利夏-卡尔卡诺M1891/38式步枪、9毫米口径的贝雷塔M1918-30式步枪、M1938A和M1938/42型冲锋枪以及10.35毫米口径的M1889/10式左轮手枪和9毫米口径的贝雷塔M34型手枪。他们的重型武器则包括8毫米口径的布雷达M37型机枪,45毫米和81毫米口径的M35型迫击炮以及47毫米口径M35 47/32型反坦克炮。一到了前线,轻摩托化营就开始混合使用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德国、意大利和苏联等各种不同来源的制式或非制式的服装、武器和装备。

第二克罗地亚军团也穿着意大利人的军服但佩戴克罗地亚人的军衔徽章和国家盾型章。当克罗地亚人在斯托克劳(位于今奥地利)接受训练时,他们的着装引起了一些意大利囚犯的骚动,所以根据紧急命令1500顶克罗地亚本土防卫军的野战帽临时从克罗地亚运来用以区别他们的身份。

D1:中尉,营指挥部,乌克兰,1942年夏

本图以Zvonimir Parac的照片为原型绘制,他在MVSN中的军衔相当于中尉。依据流行的做法,他在意大利的M1933式头盔的右侧画了克罗地亚的“棋盘格子”盾形章。他的军服采用的是意大利军服的面料,但裁剪式样是克罗地亚独立国本土防卫军风格的。在他的左胸口袋一侧刚好可以看到挂在前襟第一颗纽扣孔上的绿色编纹哨子绳。口袋上钉着意大利-克罗地亚军团徽章(图D2看得更清楚)。上衣领口上展示着MVSN的白色金属制权杖型领章,而两只袖口上是金色的军衔等级徽章。他的左胸口袋上方的奖章绶带分别属于克罗地亚“皇冠带橡叶沃尼米尔国王铜质奖章”和意大利的“军事勇敢铜质奖章”。他穿的马裤和马靴都是非制式的,皮带和斜背背带支撑着各种典型的制式或非制式物品,其中包括一只原南斯拉夫王国皇家陆军的背包、一只德国人的水壶和一只手电筒。另外他的武器是9毫米口径贝雷塔M34型手枪和一支缴获的苏联人的PPSh-41型冲锋枪。

D2:列兵,乌克兰,1942年夏

轻摩托化营的这名士兵是该部队在俄罗斯时服装装备混搭情况的典型反映。头盔、MVSN的领章、皮革装备和武器——不受欢迎的M1891/38型步枪在图中搭配的是德国毛瑟98k步枪的刺刀——都是意大利制造的。上衣按克罗地亚本土防卫军的样式剪裁,但面料是意大利军队提供的(奇怪的是,上衣左胸前位置有一枚备用小纽扣,按意大利军队的规定,这颗纽扣是用来固定打开的翻领的,但本土防卫军制服上衣的领子实际是闭领)。上衣左胸口袋之上是意大利-克罗地亚军团的彩色徽章(如上文所述)。另外他还穿着非制式马裤和马靴,这可能是他以前在本土防卫军的骑兵团服役时穿的。

D3:中尉,1941年冬-1942年春

本图的绘制同样以Zvonimir Parac中尉的照片为取材(见图D1)。他的野战帽是意大利式的bustina野战帽,帽子前端是金色的花冠环绕权杖图案的MVSN军官版帽徽。其他的意大利元素包括了军官腰带和装在手枪套里的贝雷塔手枪。包括深领大衣在内的制服由颜色稍浅质量上好供军官使用的灰绿色面料制作;同时,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权杖图案领章。左袖子上臂位置展示的是意大利-克罗地亚军团的铝制盾形章,而挂在脖子上的绿色哨子绳刚好可见,它连接到坠满装备的腰带上。

 


E:克罗地亚军团师

只有右袖子上臂位置上的克罗地亚盾形章能将这三个师与德军部队相区分。这种徽章至少有四种已知的变体,区别如下:a,采用黑色背板没有文字;b,采用黑色背板和红色“HRVATSKA”(克罗地亚)字样;c,采用白色背板并带“HRVATSKA”字样;d,采用黑色背板并带德文“KROATIEN”(克罗地亚)字样。克罗地亚士兵会佩戴b型或c型,军团内的德国骨干戴d型。

1944年5月,第373师参加了“晨星”行动,缴获了英军提供给游击队的大量制服、武器、车辆和其他装备,这也导致该师的装备面貌变得复杂。

E1:军团士兵,第369(克罗地亚)步兵师,1943年

1943年春天,“魔鬼”师的这名班用机枪手正在接受训练,也许这是在为5到6月间的“黑色”行动做准备。图中他戴着一顶M1940式头盔,穿一件带有5颗前襟纽扣的M1940式“野战上衣”;包括领子在内全都是野地灰色的这件上衣肩章采用步兵白色滚边,同时保留了带褶纹的风箱式口袋和扇贝型口袋盖。1943年版的夏季“芦苇绿色杂役服面料野战常服”的裤子颜色与上衣略有差别。束住裤脚的帆布护踝是英国的织物式护踝的仿制品,护踝之下是机枪手想办法得到的一双防滑登山靴。图中他的腰带上固定着7.92毫米口径MG34型班用机枪的备件包,而这种机枪使用50发装弹鼓供弹。

E2:军团士兵,第373(克罗地亚)步兵师,1943年

同图E1人物穿着几乎完全相同的这名来自所谓“老虎师”的步枪手拿着一支毛瑟98k型步枪。他把头盔挂在腰带上,头戴的是带两颗扣住上翻帽边纽扣的M1942式船形帽;裤子是M1943式野地灰色毛料裤,裤脚掖在帆布护踝和短靴里。除了克罗地亚军团臂章外,他所佩戴的徽章和其他德国步兵的没什么区别。

E3:军团士兵,第392(克罗地亚)步兵师,1944年

夏末天气中,这名新被征召的“蓝色师”士兵穿着1943年版的“杂役服面料野战常服”,头戴M1943式“通用野战帽”。装在手枪套里的P08型手枪表明这名士兵是某种车辆的乘员或是某种需协同操作的武器的操作小组成员之一。

 


F:党卫军第13“圣刀”山地师

该师穿的都是正规的党卫军制服,同时佩戴党卫军的徽章,这其中包括了特殊的替代标准的陆军版本的军衔徽章。另外该师的右领章上展示的是一只手拿着一把半月形刀以及一只卍字的图案,它取代了党卫军的古北欧字母SS字样。佩戴在左袖子上党卫军鹰徽下方的是顶
端缺少“HRVATSKA”字样的红白“象棋格子”图案克罗地亚人徽章,徽章的底板为黑色。当时存在两种不同形状的盾形章,其中一种与克罗地亚军团第369加强步兵团所使用的盾形章形状类似,另一种的轮廓更为平顺——顶端和侧面是方形,底部几乎是半圆形的,但最下端中心有一只几乎难以察觉的尖角。作为一支山地部队,所有级别人员都有权在右袖子上佩戴党卫军版的黑底椭圆形“雪绒花”臂章,但实践中,它们的使用可能比较有限。

该师最显眼的特色制服元素是帽子:替代了野地灰色山地帽的是带黑色帽穗的菲兹帽,帽子的野地灰色版用于日常任务,深红色版用于搭配阅兵服和出行服,帽子上还展示机缝的党卫队鹰徽以及骷髅头徽章。照片显示少数军官,也包括党卫队旅队长Sauberzweig在内的人会戴一种佩戴普通帽徽的小的锥形菲兹帽。非穆斯林士兵可以选择戴德国制式的山地帽,同时山地帽的左侧有资格展示党卫队版的采用黑色背板的刺绣“雪绒花”徽章。

作为山地部队,该师还装备了鞋底有防滑纹的高腰厚山地靴;军人们要么把裤脚简单地掖在靴腰里,要么用布制护踝将裤脚箍住,而一些骨干人员的照片显示他们穿着鞋罩式的“斯塔利亚”(Styrian)帆布护腿。1944年2月到当年夏天,该师还得到党卫军的第一版和第二版的迷彩套头罩衫(Tarnjacke),迷彩图案应该是“橡树叶版”的。部队骨干可能还得到了其他种类的防护服装,比如可以正反两穿的棕色/白色连帽防风服(已知还有人得到了正反两面分别为党卫军版迷彩和白色的双面穿防风服,但档案资料并未记录这一点)。1944年夏天之后,一些部队还得到了轻便杂役服面料制作的两件式迷彩制服。

F1:党卫军三级副小队长,宪兵

相当于下士军衔的这名克罗地亚天主教徒任职于该师的军事警察排,也就是党卫队第13宪兵队——该部队至少有一部分人是骑马的,所以你注意到这名宪兵穿了马裤和带有马刺的马靴了吗?宪兵还戴了一顶帅气的浅野地灰色高筒菲兹帽,帽子上装饰党卫军的鹰徽和骷髅头徽章。M1936式上衣裁剪有很长的尖头领子,这样领角上不那么贴合的士官银色编纹镶边之内得以有空间左右分别展示了军衔徽章和师徽。代表宪兵身份的金属护颈牌是德国国防军的标准版本,而绿色哨子绳穿右胸口袋而过。山地部队使用的党卫队版“雪绒花”徽章佩戴在右袖子左上臂位置,而左袖子同等高度上(图中遮挡看不见)佩戴的是带花冠的警察鹰徽(采用宪兵的兵种色橘色,而肩章的滚边也是这一颜色)。警察鹰徽紧下面是党卫军版克罗地亚盾形章,而左袖袖口上佩戴的是一圈黑底的带银色“SS-Feldgendarmerie”(党卫队宪兵)字样的袖带。

F2:党卫军三级小队长,山地兵出行服,1944年夏

在不执行任务的公共场合这名士官戴着一顶栗红色的菲兹帽、穿一件沙地色热带衬衫,系一条黑色领带。肩章可以辨别出他是一名山地部队士官,这种党卫军版黑色肩章四周镶有代表士官的编纹镶边以及代表山地兵的浅绿色滚边。党卫军有自己的热带制服,并装备给夏季在南欧和俄罗斯的部队。这种服装的第一版剪裁与野地灰色版制服类似但采用的是浅沙地色的训练服面料。图中士官穿的是第二版,它增加了一个将口袋盖连成一线的垫肩式设计,这模仿了西班牙和意大利人的“撒哈拉式夹克”。这类服装上佩戴的徽章各不相同;图中只展示了党卫队的热带版左袖子鹰徽臂章,它用铜棕色丝线缝制,背板为黑色。裤子是与M1943式野地灰色裤子相同的锥形剪裁,裤脚有拉绳和纽扣设计。与其他种类的德国制服一样,这套制服也同样存在色差,颜色从浅沙黄色到深芥末色不等。请注意他右胸口袋里的绿色绳子和腰带上别着的一把非制式短刀,后者的使用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本地人中非常常见。

F3:党卫军三级副小队长,山地部队,1944年末

来自第27山地轻步兵团的这名士官戴着相比图F1中的帽子更低颜色更深的野地灰色菲兹帽。该部队是装备了M1944式迷彩杂役服的其中一支部队,这是一种无法正反两穿的两件式战斗服,旨在取代以前所有的迷彩套头服装。这种服装最初是人字纹斜纹布制成的,裁剪风格相当于简化版的M1943式野地灰色野战服,衣服口袋没有褶纹,口袋盖为直边的,服装上印上了四季通用的斑点迷彩,今天我们称之为“豆子迷彩”。当时还制作了暗色版的黑底绿色党卫队鹰徽臂章,但一些照片显示标准的银灰色版本仍在使用。紧挨着鹰徽臂章下方的是一条黑底绿色的军衔条型章,这是一系列采用绿色短杠和橡叶图案的黑色底面军衔臂章中等级最低的一种,这种徽章佩戴在迷彩服上用于识别士官和军官的身份。

 


G:德国-克罗地亚警察

最初8颗纽扣的上衣是基于战前“普通警察”(Ordnungspolizei)的制服设计的,但面料是所谓的“铅蓝色”(bleiblau,一种发灰的颜色)而非德国警察的“警察绿色”。上衣领子和袖口饰面是棕色的,滚边是作为“保护警察”(Schutzpolizei)兵种色的浅绿色,警用肩章则用来标识等级,它采用警察兵种色底衬,内芯为棕色,外盘一圈夹杂黑色斑点的银色绳纹镶边。1944年,德国-克罗地亚警察得到了大量的德国M1943式野地灰色制服和缺少棕色饰面和绿色滚边的带5颗或6颗前襟纽扣的上衣。照片证据提示我们高级别人员会穿同款式但颜色为铅蓝色的上衣。德国警察的金属帽章佩戴在军官版和士兵版大盖帽上;缝制版的这种帽徽则出现在船形帽和带帽舌的M1943式野战帽上;缝制版的带花冠的警察鹰徽出现在左袖子上臂位置,它的颜色为代表“保护警察”的绿色或是银灰色。

G1:警察上尉,1944年末

他的“铅蓝色”军帽帽墙为棕色,滚边为警察绿色,帽子上装饰德国国家帽章、银色帽绳以及白色金属材质的带花冠的警察鹰徽。同为“铅蓝色”的上衣没有面饰和滚边以及翻领,后者勉强露出穿在上衣里面的灰色衬衫和黑色领带;警察绿色底面的领章上展示着军官版的银色绞合线刺绣图案。左袖子上臂位置带卍字的德国警察鹰徽是军官版的银灰色,底面是一如既往的黑色。直到1944年10月,克罗地亚的“棋盘格子”臂章才开始使用,此后人们将它戴在外衣和大衣的左前袖子位置。这种徽章比克罗地亚军团的版本要小些,是普通的“散热器型”,黑色背板边缘很窄并且徽章上面没有文字。这名上尉被授予过二级铁十字勋章,胸前还佩戴着“皇冠带橡叶沃尼米尔国王银质奖章”的略章。

G2:“保护警察”,1944年末

德国的M1943式制服是野地灰色的,但最后的几批质量低劣,颜色有时呈棕灰色调。用两颗纽扣扣紧的上翻帽边把M1943式野战帽前端缝制版带花冠的德国警察鹰徽以及国家帽章几乎完全掩盖起来。战争的最后阶段许多德国人倾向于穿德国的各式各样的迷彩罩衫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冬季大衣,图中这一款是带有套帽的德国陆军第二版“裂片式迷彩”套头罩衫。他的腰带采用警察的带卍字的腰带扣,腰带右胯部支撑一只装P08型手枪的手枪套。M1943式裤子裤脚束紧掖在靴子上方的毛料短袜和护踝里。

G3:高级军士长,1945年初

尝试使用新的Sturmgewehr44型突击步枪的这名士官展示出两处引人注目的着装特色:军官品质银灰色警察臂章以及搭配马靴的马裤。在克罗地亚的崎岖山地地形中,马匹是反游击队作战的有效利器。

 


H:混杂多样的制服

H1:党卫军山地兵,第23“卡玛”党卫队山地师,匈牙利,1944年

正在接受训练的这名士兵穿着夏季营地服:野地灰色的菲兹帽、带可拆卸肩章(带山地轻步兵兵种色绿色的滚边)的浅野地灰色衬衫、野地灰色的党卫军版M1944式直腿裤、带党卫军版腰带扣的黑色皮腰带以及棕色山地靴。从“圣刀师”调来的部队保留了他们原有的党卫军制服,而新招募的士兵则得到战争后期样式的陆军版制服。

H2:军士长,第22防空师,德国,1944年秋

这名克罗地亚防空军团的军士长在第463重型防空分队服役。他穿戴在工作和非执勤状态下穿着的德国空军的“飞行帽”和“飞行制服”。执勤时他通常会戴头盔、系腰带、穿靴子,但并非所有照片中的人物都遵守了这一要求。军士长的领章和肩章滚边都是炮兵的兵种色红色,克罗地亚国籍则由他左袖子上缝制版的克罗地亚空军军团“飞翼章”来证实。

H3:志愿兵,反共志愿民兵(MVAC)第2营,克罗地亚,1942年冬-1943年春

在1942年11月,这些MVAC的志愿兵是隶属于总部设在扎达尔的意大利第158“扎拉”师的,他们最初穿的民用服装,但很快就得到了夏季和冬季版的意大利军服;冬天他们穿白色的羊毛袜子或是围裹脚布(Obojci)。帽子有时候是黑色贝雷帽,但更常见的是达尔马提亚农民的传统小圆帽,克罗地亚人的帽顶是红色的,塞尔维亚人的是橙色的。装饰着意大利敢死队帽徽(图中这种牙中叼着短刀的骷髅头图案白色金属徽章位于自外向内红白绿三色的意大利国家帽章之上)的这种帽子背后有一条打结的黑色带子,带子末端下垂。他们制服的式样一直有争论,一些人说他们穿的是原皇家南斯拉夫军队的橄榄灰色制服,另一些人则认为是发绿的土黄色制服,还一些人认为是深棕色,而少量幸存但似乎经过意大利军队裁剪过的照片显示这些制服是一种发黑的深灰绿色。另外,部分人戴着权杖图案的领章。图中这名士兵还系着意大利人的灰绿色腰带和跨颈斜背带,至于弹药盒则是用来装他手持的南斯拉夫老式7.92毫米口径毛瑟M24型步枪(配有相应的刺刀)的弹药的,另外布雷达手雷或OTO M35型手雷也是标准装备。此外士官们配备9毫米口径的贝雷塔M1938A式冲锋枪,军官携带9毫米口径的贝雷塔M34型手枪或10.35毫米口径的博代奥(Bodeo)M1889/10型左轮手枪。

MVAC的意大利军官们穿戴他们自己的制服和军衔徽章,但MVAC的本地成员有他们自己的标识物:佩戴在帽子左前侧和/或左上臂浅蓝色袖标中心位置的彩色三角形徽章,三角形徽章上有时候带金属星徽。从营长到副班长这些标识物依次为:营长,金色的三角型加星徽;副营长,金色的三角形;连长,银色的三角型加星徽;副连长,银色三角形;排长,橙黄色的三角型加星徽;副排长,橙黄色三角形;班长,红色三角型加星徽;副班长,红色的三角形。星徽呈“金字塔型”排列,样式如同意大利皇家陆军制服领子上的萨沃伊星。在一些臂章上,三角形徽章左边还印着部队驻守要塞的黑字名字,右边则印着指挥官的名字。所有臂章上都戳印了部队所隶属的意大利师的认证印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双料飞行员徽章的德国飞行员
【鱼鹰社】二战意大利黑衫军
二战东欧游击战
使用真正法西斯作为标志的武装党卫军第29掷弹师
德意志军服变迁史,一个帝国的风雨兴衰
二战时,纳粹德国m32黑制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