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次到汉阳,写下16首诗,李白与汉阳的故事不可不说!

显正街东段的街巷——鼓楼东街、共勉街、太平巷、朗星巷至今还保留了一些古城遗风。朗星巷是1955年由太白巷、郎官巷、魁星巷这几条古巷组成的。到晚清时,汉阳城还可见魁星阁、太白祠和文昌殿。历经1260多年,这座城却一直没有忘记唐代大诗人李白与汉阳的那段情结,千百年来用各种方式纪念他,缅怀他,一代一代传颂着李白3次来汉阳,为汉阳留下的那16首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诗作。

很多物质层面的东西,都会随时间而消失,唯文化和艺术,可以永久传承。我们现在已看不到李白和历代纪念他留下的任何物质层面的文物古迹了,但我们从他的诗中,仍然可强烈地感受到大诗人的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以及他深厚的汉阳情结。

《江上吟》这首诗,记录了李白第一次来汉阳的史迹。那是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34岁。当时的唐朝,科举制度已形成一定规模,很多学子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都会在考试前进行游学,在游学过程中增长见识、扩展人脉。

李白出巴蜀,泛洞庭,这一年到了江夏(今武昌)和沔州城(今汉阳)。这是一次豪华浪漫之旅,他乘坐豪华游船,船上载着千斛美酒,船两头美艳的歌伎吹着箫笛。李白饮酒赋诗,望白云黄鹤,寻伯牙琴声,追屈原辞赋,叹楚王台榭。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并序》是李白第二次到汉阳即席挥写的诗。那是乾元二年(759年)秋天,李白58岁。入仕10多年并不得意,这次又受唐肃宗之弟李璘争夺皇位罪牵连,流放夜郎途经汉阳。

时任汉阳县、汉阳郡和沔州的官吏,当时并没有把他当朝廷戴罪之人,而是热情接待,多方照顾。李白结交了汉阳县王县令、汉阳郡辅录事、沔州杜太守等新朋友,正好又遇上京城来汉阳办公差的老朋友尚书张谓。

王县令热情盛邀李白和众人月夜游览位于城南的南湖,泛舟湖上,饮酒吟诗。秋夜的南湖水月如练,清光可掇。张谓这位在京城关久了的尚书郎下到基层,心情非常舒畅,没等县太爷发话,就先声夺人发出了“此湖古来贤豪游者非一,而枉践佳境,寂寥无闻。夫子可为我标之嘉名,以传不朽”的感慨。李白当即举起一杯酒祭洒湖中,高呼:“郎官湖!”赠尚书郎张谓,同座官吏文士齐声赞“好”!

诗中这样写道:“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当时秋月白,不减武昌都。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风流若未泯,名与此山俱。”从此,“郎官湖”名声大振,成为唐宋以来文人朝拜之地。

李白在《泛沔州城南郎官湖并序》的序中还有个名句:“觞于江城之南湖。”首次提出“江城”之称。公元760年5月,又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佳句,都寄托了李白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夜游南湖后回到武昌寓所,不知是余兴未消,还是感觉有点慢待王县令,李白又挥毫泼墨,作《寄王汉阳》诗一首:“南湖秋月白,王宰夜相邀。锦帐郎官醉,罗衣舞女娇。笛声喧沔鄂,歌曲上云霄。别后空愁我,相思一水遥。”

数日后,李白乘船西行,一直站在船头回望送行的王县令等好友,直到江边的柳树遮挡了视线,李白感觉那就是好友们还在那儿招手,又依依不舍、饱含深情地吟道:“汉阳江上柳,望客引来枝。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春风传我意,草木别前知。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这就是那首著名的诗《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还不等李白发配到夜郎,行至巫山途中,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立刻转换船头,顺水流舟。过白帝城时迸发出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首锋棱挺拔、流丽飘逸的惊世名篇。

李白过江陵,返回江城,已是乾元三年3月。李白第三次到汉阳已近花甲之年。

他听说故友辅录事被罢官,未能谋面,心情郁闷地跑到汉水岸边寻找昔日与辅录事同游的足迹,登上武昌南浦楼,遥望不知罢官何方的辅录事,深情地写了两首《赠汉阳辅录事》,表达不平和思念之情。

在汉阳,又遇京城故友贾至。贾至因谏言触怒肃宗皇帝,贬官途经江城,李白欣然陪贾至游衡岳解闷散心。

离开汉阳之前,李白首先与在汉阳道观当浮屠的叔伯弟弟谈皓道别,二人在凤栖山双松亭约见。有李白《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诗为证。李白嘱咐族弟:“寄书访衡峤,但与南飞鸿。”

在王县令家的送别宴请中,李白又是一醉方休,即兴题写《醉题王汉阳厅》一首:“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时寻汉阳令,醉取月中归。”

我以为此时的李白并没有醉,我们从他的诗里仍可感受到他恢宏的功业抱负和家国情怀,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浪漫主义精神,也仿佛看到他的自由无阻无拘和一丝无奈。

李白依依不舍王县令这样的挚友,不平辅录事的罢官,感叹贾至遭贬,关心族弟谈皓。此行虽实现他重返江城,重返汉阳“西来定未迟”的愿望,也破灭了北归朝廷、报效国家的幻想。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屑于与俗沉浮,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纵酒狂歌,“南迁懒北飞”应该是他当时心理的真实写照。

//1990年代,汉阳莲花湖修建纪念李白的“太白楼”

郎官湖这个名字从唐代一直沿袭下来,历代在湖周边建有纪念亭台楼阁来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宋咸淳年间的清光亭,就是在郎官亭上改称的。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蒋之奇在清光亭中曾写道:“郑圃仆射陂,汉阳郎官湖。”元祐年间(约1086年),汉阳知军吴处厚的笔下,郎官湖“烟波荡漾四五顷”。元代寓居汉阳的原安南(越南)亲王陈益稷的侍郎黎崱曾编修《郎官湖小志》,是汉阳见于史籍记载的最早一部志书。明代前期的“汉阳十景”,“官湖夜月”就名列其中。明宣德十年(1435年)赵弼纂修的《汉阳府志》记载:“郎官湖在城内,与县学泮池并。”

从我手边的几张老地图上看,1631年至1930年郎官湖都赫然标在南纪门城内之东这个方位。1930年这张武汉三镇市街实例详图中,郎官湖已很小了。

//宣统二年汉阳城自治公所立,郎官湖东界碑

祖居郎星巷的何兴楚老师曾与我讲过,1950年代,他做小孩的时候,家门不远处还有个池塘。1990年代这里发现一块“郎官东界”碑,上刻“周围计三十三丈五尺,郎官湖东界十丈零三尺,宣统二年汉阳城自治公所立”等字。人们把它移到莲花湖新建的纪念李白的“太白楼”侧,与新立的李白雕塑一起,组成了又一代人缅怀伟大诗人李白的纪念地。莲花湖是不是原来郎官湖北边的一部分,这种争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座城市与一位伟大诗人1000多年来的这段情、这段佳话还在延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在传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说武汉 | 杂侃李白诗中武汉襄阳两江城
『古诗词欣赏』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李白
在汉阳,有全球同纬度最大的天然莲花湖,能宽慰李白失意的心吗?
观郎官湖夜景 到汉阳朗星巷觅李白遗踪
生搬硬套的引用 牵强附会的解释
李白夜游洞庭湖写下一首绝美诗作,短短4句,令人心旷神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