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升平宝筏》中所见与《西游记》的差异

一《升平宝筏》传存诸本

《升平宝筏》并没有像《劝善金科》那样有刊本的形式,而是以抄本的形式流传的。《升平宝筏》现存有下列数种抄本:

①大阪府立中之岛图书馆藏内府四色抄本

②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内府抄本(《古本戏曲丛刊》九集底本)

③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存九卷)

④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十二本)

⑤北京首都图书馆藏《西游传奇》本

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朱格抄本(旧北平图书馆本)

⑦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朱格抄本(存一册)

除此之外,还有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普通本(抄本)、吴晓铃旧藏十六出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另题书名为《渡世津梁》等的本子①。

因为《升平宝筏》的现存本均为抄本,所以理当有抄本间相互抄写时所出现的相异之处。此外,舞台设定的叙述与剧本台词等也会随着演出场所的不同而有所更动。各抄本之间有着数不尽的细微差异,而最关键的差异在于,具有同样名称的作品,不仅内容上有多处全然迥异,而且故事的顺序、出名也不同。现在如果由故事这一点来比较《升平宝筏》的各个版本,大致区分的话,有两个系统;再稍加细分,则可分为三个系统。下列两点为区分的基准:

(1)陈光蕊江流和尚故事的完备或省略。这与唐太宗入冥故事亦有连带的关联性。②

(2)唐太宗西域方面亲征颉利可汗故事的有无。这也关系着唐功臣图之事与庆祝戏的有无。从上述两点看,有显著差异的抄本,是同为足本的北京故宫本(《古本戏曲丛刊》九集)与大阪本。如果将比较的范围限定在大阪本与故宫本,将两本的异同加以整理,可归纳出下列见解③。

大阪本与故宫本之间可见的异同,大致区分,可分为四类:

①两抄本内容大致相同的部分。那可以说是《升平宝筏》作品的骨架。

②两本间局部篇章、文字迥异的部分。故宫本与大阪本原本是以各自的搬演戏台具有不同的结构为前提而创作的剧本。又从演员装扮不同这一点可以窥知,大阪本虽然是安殿本,但同时也是以观赏实际演出为前提而制作的。故宫本则完全处于上演用的总本的位置。此外,在故宫本疑为错字的地方,在大阪本里可以正确阅读的情形亦颇多。

③故宫本与大阪本的相异之处是,同样出名亦或汲取相同故事的内容中,各出的结束处,或说唱多寡等不同点颇为常见。并且可以发现演员登场的先后顺序、念白唱词的先后有调换的情形,也可以常常见到如实地表现出抄本间存在的前后关系的场景或出。

④可将故宫本与大阪本之间作出区分的最大差异,可列举如下几点:一是两本中都可以发现有欠缺一整出之处。其次是相同主题的故事其开展与结局却不相同。第三是单个故事间组成顺序不同的结构形式。因此,随着内容的展开,故事理当会有部分情节被增添。相比于故宫本,仅见于大阪本之出,有以下几出:

第一本第八出

第十三出

第二本第二出

(第五出陈光蕊江流和尚故事部分)

第七出

第十一出

(第十三出)

第三本第二十三出

第二十四出

第四本第二出

第三出

第六本第一出

第四出

第七本第一出

第八本第二十四出

第十本第三出

第十五出

反之仅见于故宫本之出,则是丙册第一出,辛册第一出,壬册第一、第二出,癸册第一、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六、第十七、第二十一出。此外,大阪本有而故宫本所无的部分不胜枚举,相互间故事开展的差异部分亦随处可见。换句话说,故宫本有而大阪本所无之出数亦存在相应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下,区分大阪本与故宫本特性的不同,即可聚焦于上文所指出的两点:

(1)陈光蕊江流和尚故事与太宗入冥故事的有无。

(2)太宗亲征西域故事的有无。而研究清朝内府剧《升平宝筏》时,有必要将其与同为内府剧并取材于《西游记》的《江流记》、《进瓜记》的关系一并加以考察。

二《升平宝筏》的制作目的

《升平宝筏》是以当时流传的《西游记》刊本为中心编纂而成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本《升平宝筏》甲本上册第二出“凿灵府见性明心”中,把该戏制作的意图在舞台上向观众作了直观的表达:

……内白:借问台上的,今日搬演谁家故事?八开场官向(旧北平图书馆本作“白”字):搬演唐僧取经升平宝筏。内白:西游记流传已久,怎么又叫做升平宝筏?八开场官白:这本传奇,旧编的唐家贞观,新演的昭代升平,犹恐世人愚昧,沉溺爱河,全凭佛子慈悲,超登觉岸,为此编成宝筏,普度苍生。惟愿天下的人,福田圆满,不须西土见如来,心地光明,尽化中华成极乐。台下的须要大家着眼,及早回头,莫当做寻常歌舞看过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

这里说的是,旧有将宣扬佛教、救济世人的小说,当下把小说改成新式戏剧,目的是想通过寄托在《升平宝筏》剧情里的故事,力求天下升平、中华极乐。因为这部分内容为大阪本所无,所以是否是原本创作意图并不明确。然而就清朝宫廷戏剧的状态方面考量,就本质而论,当时政治注重“唐家贞观”,实际上也就是把乾隆帝与其仿效对象——名君唐太宗的形象加以重叠,并以此为侧重点的。乾隆帝八旬万寿节时,在北京圆明园里的三层大戏台——清音阁中,大规模地演出了《唐僧三藏西游记》,即《升平宝筏》,并让朝鲜进贺使等东亚地区的人们观戏,正是因为《升平宝筏》含有颂扬唐太宗的内容,并述及中华恩德遍布东亚之事④。

《升平宝筏》是以《西游记》为底本编写成戏剧的作品,而实际上《西游记》的各种明清版本、抄本、绘画,又或与元明清戏曲具有复杂的关联。因此,底本的复杂性大致也反映在剧情上。

《西游记》的版本,现今存有数种出版于明代万历至天启、崇祯年间的繁本和简本;在清代,则有数种康熙、雍正年间出版的简本。从《升平宝筏》的内容看,其中并不涉及《西游记》的版本问题,笔者认为它使用了清代各种《西游记》的故事资料,补明刊本之不足,而且有可能存在将内容适度省略的《西游真诠》作为底本的情形。紫禁城中,内廷皇族所用的《全像金字西游记绘本》也应该是明末时被收藏的。此外在康熙时期,内府亦收藏有长篇的“西游记”剧,因为有可能曾经上演,所以也有以该旧本“西游记”剧本为底本,并以曲辞为中心作大幅度修改的可能性存在⑤。

基本上《升平宝筏》创作目的,是通过《西游记》,在舞台上搬演乾隆时期大清帝国的太平盛世。因此,将旧本“西游记”剧本与小说《西游真诠》并用,重整全体骨架与曲辞,并为使内容更加充实,引用元明时期的“西游记”剧本;同时主要利用绘本、绘画与小说刊本的插图,作为演员们扮装的参考。

关于《升平宝筏》的内容,这里不打算将十本二百四十出全部内容与小说作对照,而只想通过创作的观点,提出在整部作品中所窥见的若干迥异之处,借此试着考察作者张照的创作目的,乃至主要观众——乾隆帝对《西游记》的理解。

三《升平宝筏》中所见与《西游记》的差异

如果比较《升平宝筏》与《西游记》(特别是与《西游真诠》)内容上的差异,可发现存在以下六点显著不同:

①把《西游真诠》等小说版本中未见的才子佳人故事和公案故事编写了进去。

②单独登场的男女妖怪,通过结义等方式,而使其具有兄妹等近似血缘的关系,以图将妖怪故事作相互间的连结。

③取用编写成元杂剧与明传奇的西游记相关作品。

④在各故事结束或转换时,穿插了宫廷演剧中所搬演的庆祝剧等。根据抄本,也存在置换唐太宗征西故事的情形。

⑤因八十一难故事顺序的不同,妖怪的结局也有不同。

⑥从戏剧中具有特色的曲词部分,可见其以明代传奇作品与长篇小说为基础,并取其中的典故而加以铺衍。

以上所列的各差异点,下面分别论述。

①才子佳人剧设定的情形,引用了以下三则故事:

(a)将儒者闻仁、花香洁夫妻,淑女百花羞,反派角色的妖道士爰爰道人,与旧有的妖怪故事编写在一起。

(b)将儒者齐福,淑女卓如玉,反派角色的阴骘、赖斯文,与旧有的妖怪故事编写在一起。

(c)将武人柳逢春、张氏母子,淑女和娘,反派角色的和仁,与旧有的妖怪故事编写在一起。(a)—(c)三则内容本与《西游记》无关,乃是为使其能改编、呼应②通过近似血缘的关系将男女妖怪联系起来一事,并于孙悟空一行人打退妖怪的结局中,使发迹变泰的才子与佳人能结为连理。并且,(a)(b)出两则中,加入了主人公儒者蒙受冤罪的公案要素,使这一故事的展开愈显复杂。(c)则中,并非加入公案要素,而是编作了虽被妖怪追赶杀害,却因受到观音庇护而逃过一劫的孝子灵验故事。

《西游记》中亦有的猪八戒入赘为婿的故事,不但被更为扩写,而且在该故事中还加入了才子佳人的要素,二者分开后,又在西天取经途中的梦境里出现。并添加了牛魔王于妾宅中入赘为婿一事,随着正妻铁扇公主的敌对角色——身为妾的玉面姑姑与獾婆的登场,亦可见有吃醋的故事情节。

②将群妖串连起来的改编方式,乃是仿效如《西游记》中牛魔王、铁扇公主夫妻与红孩儿间的双亲与子女的关系,或七蜘蛛精与多目怪的结义兄妹,以及灵感大王与鳜婆等的设定。也因为与上述①的才子佳人故事结合,故赋予了各个登场的妖怪以新的个性。

(a)黄袍郎与白骨夫人的连结形式

(b)九头驸马与通圣龙王、通圣女的连结形式

(c)狮驼岭三大王与豹艾文、池涌夫人的连结形式

在上述三种形式中,可以发现为了能够呼应各种形象的连结而改变其个性的情形。由此改编可见张照之苦心。白骨夫人本可溯源于宋代白虎岭的妖虎,到明代大成版则三度化身迷惑唐僧,不过虽化身登场,妖怪本身的性格却十分贫乏。另一方面,在《西游记》中作为重要妖怪之一的黄袍郎,其描写极具个人特色。然而在以前版本中的黄袍郎,其与黄风怪为一体之妖怪所分化创造的色彩较为强烈,到了清初版本中,其个性与称呼则呈现出相对模糊不清的面目。《升平宝筏》中考虑到这一缺点,所以将两者与美女百花羞的设定结合,突出彼此的特征。金光寺塔宝的相关故事是在《西游记》第六十二回牛魔王、罗刹女夫妇与悟空、八戒们因芭蕉扇而开展的攻防情节之后。第六十回中有牛魔王赴乱石山碧波潭老龙王宴席的故事,然而此时九头驸马并未登场。第五十九回、六十回、六十一回的火炎山、芭蕉扇、牛魔王、罗刹女故事结束之后,即是万圣龙王与九头驸马的对决。虽有金光寺僧侣被国王疑盗宝的情节,却完全没有卓立及赖贪荣(大阪本作忠诚),齐福、赖斯文等相关故事,这应该是为了将登场人物增多,故事情节复杂化而作的创改。

在《升平宝筏》中,以身为贤妻的铁扇公主敌对角色出现的玉面姑姑的相关故事,可谓是以小说中火炎山土地神略述的摩云洞情节为素材生发出来的。万圣公主从王母娘娘身边盗取九叶灵芝的故事,亦可谓是以小说中鲇鱼精、黑鱼精于宝塔内向悟空招认时,说出万圣公主窃取一事的细微伏笔为素材,扩充、铺写而成的。金光寺长老淡然也是《升平宝筏》中所设定的人物。在编作时,张照意识到谁是观众,所以在《升平宝筏》中,将小说内祭赛国国王和臣下“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昏君更不察理”(第六十二回)等处加以改写,区分贤主、忠臣(卓立、齐福)与邪臣(赖贪荣父子、阴骘)。因此西天取经的途中,并非单述遇到群妖之事,而或许可以说是把周游中国风的西域诸国那样的想象性的现实,投射到了故事之中。(磯部彰)

注释:
①吴晓铃《〈古本戏曲丛刊〉九集序稿》(《吴晓铃集》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上述关于吴晓铃论文之解说与翻译,参见磯部祐子女士《关于〈古本戏曲丛刊〉九集》(Naodela China第11号,2011年)。又,尽管没有见过张净秋介绍的“康熙朝岳小琴本《升乎宝筏》”,但和大阪本相比其相异点颇多。张净秋指出,在岳小琴本里“江流故事”只是简单提及,此外像“山南大王”等五难都被省略了,也没有“唐太宗入冥”,并认为那是因为和《大清律例》相抵触的缘故。想来要是和大阪本比较的话,那似乎是一个相当有问题的文本(参见张净秋《论〈升平宝筏〉对小说〈西游记〉的改编》,《求是学刊》2012年第2期)。
②磯部彰《上海图书馆所藏〈江流记〉原典与解题》(日本文部科学省特别推进研究“清朝宫廷演剧文化之研究”课题组,2010年3月)。
③大阪府立中之岛图书馆藏四色抄本之影印及其梗概,收录于《大阪府立中之岛图书馆藏〈升平宝筏〉之原典与解题》(东北大学出版会,2013年3月)。此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之概要,收录于《清朝宫廷演剧文化之世界》(东北亚研究中心丛书,2012年12月)。大阪本与故宫本之出名对照,见本论文结尾处所附表格。
④磯部彰《〈西游记〉接受史之研究》第四章,多贺出版社1995年版。
⑤《御定曲谱》卷五《江流传奇》、《南曲九宫正始》之《陈光蕊》等。“奴才和素、李国屏谨奏,本月二十七日报到,奉汉文御批,和素所奏西游记一书二部,书到随奉带来。钦此。钦遵。汉文西游记二部,一部一函十六卷,满文本已照此翻译,御批未译。另一部为二函二十四卷,其中与另一部相违之处已夹签,一并谨奏。(朱批:尔原奏并非为满文,而今又稀里糊涂忘了原奏矣。)”康熙五十二年闰五月二十八日档案(《清内府刻书档案史料汇编》上册所收),其中所见“西游记”应为小说。康熙朝之“旧本西游记”剧,可见于懋勤殿旧档案《清圣祖御旨》(《掌故丛编》所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妖魔偷宝,黄狮精被吃,黑熊精成正果,差距这么大,有啥隐情?
齐天大圣是怎样诞生的
《西游记》中死得最可怜的三只妖怪,临死还在喊冤枉,把我看哭了
真真假假后四十回 ** 作者:周岭
西游记妖怪全介绍
你知道西游记里到底有多少妖怪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