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书不厌百回读

我有“旧书情结”,一本书读过几遍之后,便觉得如同老友一般贴心了,彼此间颇为心领神会。闲暇时,抽取书架上的旧书来读,会觉得仿佛故友重逢一般,有把酒言欢的畅快。

有的旧书读过无数次,感觉与书的作者能够穿越时空的限制,进行心灵沟通了。我这样说虽然有些一厢情愿,但确实是我读旧书的真实感受。一本喜欢的旧书,就是一位性情相投的朋友,彼此懂得,惺惺相惜。人一生所交益友有限,但可以与无数本书交朋友。而且这些朋友,无论学识修养还是思想境界,都比一般朋友高出一个层次。

苏轼诗中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如今我对这句话理解得比较深刻了。读旧书除了有这个层面的收获,我以为还有一个更加令我痴迷的原因,就是读旧书是发现自己成长与成熟的过程。

不同的年龄阶段,读同一本书,感受是不同的。原因是,时光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容颜,还改变了我们的心性。古人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的确如此,年龄越大,读书的体会和收获越丰富。

读书对我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虽然不曾有过被一本书改变命运和点亮人生之类的经历,但读过的书就如同走过的路,能够逐渐丰富自己;而且读过的书写在脸上了,也刻在心里了。整个人因为读书而改变了。读旧书是一个对自己进行深挖的过程,你对书的理解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深刻和丰富。

我喜欢的旧书,摆在书橱里。它们与我保持着亲密的联系,不曾被时光蒙尘。我清楚地记得与它们初相识的场景,也记得与它们深入交流后的重新认识的感受。

比如有一本沈复的《浮生六记》,我第一次读时,刚毕业分配到一所乡村学校当教师。当时还没有成家,闲暇时间较多。书中所描写的芸娘,真的是完美的女性。我憧憬以后能够找一个芸娘那样的妻子,一个有情趣的灵魂伴侣,想来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是结婚后,琐碎的婚姻生活曾经让我失望过。不过后来我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婚姻,烟火人生中一蔬一饭间的体贴才是最真实的。如今再读《浮生六记》,我觉得芸娘是个被沈复艺术化的人物,并不完全真实。

再比如,我年轻时非常痴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现在我还记得,因为痴迷,我彻夜捧读,读到第二天天亮了都不自知。我把书中人物的命运跟自己联系在一起,觉得主人公身上有自己的影子。后来,我拿起笔,开始学着写文章,便越来越关注作者的写作技巧,细节如何处理,语言为什么能打动读者的心,这些我都在重读的过程中思考过了。

人的一生中,真应该有更多自己喜爱的旧书。读过多遍之后,它们真的能够融入你的血液中,成为你一生的营养,让你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很多好书,能够启迪人生,在你一遍遍读的时候,思想一次次升华。旧书如故人,如爱侣,与你相濡以沫,心有灵犀。

旧书读百回,回回都新收获。旧书不厌百回读,我们在旧书中寻找新的光明,在旧书中探索新的希望。等到有一天,人与书俱老,可以相对一笑,彼此宽慰。(王国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书不厌百回读的下一句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熟读与深思
关于书的格言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古代读书诗】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