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宗祠文化漫谈
助 人 渡 己 ◆ 和 谐 进 取
导读宗祠文化的传承有二:一是形体上的,这所说的就是宗祠的建筑风格与修建工艺的传承;二是指精神上的文化传承。
各地叶氏微信交流群总汇
叶氏家训
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多建于墓所,故把祠堂称为"祠室"。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辞海》释,宗祠:祠堂;家庙。旧时同族子孙供奉并祭祀祖先处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从古至今都十分重视发掘、研究各民族宗族的历史渊源。早在西周时期就制定了“左昭右穆”制度,天子建宗庙以祭祀先祖。《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古代士庶不得立家庙,至明代嘉靖年间世宗朱厚熜(1522—1566年)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于是,宗祠遍天下,许多宗祠亦建于此时,以期达到敬宗收族之目的。于是一些大姓望族不仅建有宗祠,还建支祠、家祠等。
宗祠:为整个宗族祭祖、议事,嘉奖族中贤人,惩治族中不肖子孙的场所。
支祠:为同一支脉繁衍的后代祭祀祖宗的场所。如边山之东的钢公支祠(疏束氏小房,字仲坚),边山之西的锦公支祠(疏束氏二房,字仲文)。
家祠:为同一村庄同姓族人祭祖(农历年腊月二十四接祖,腊月三十除夕请祖,次年正月十五或十六送祖)和婚丧嫁娶活动的场所。如边山村田埠庄中的享堂(1954年大水倒塌),享堂周围住户密集。支祠则分布在宗祠周围。各祠奉主于内,昭穆咸序。为后人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提供了直接形象的资料,更为后人寻根提供了直接证据。
一、祠堂文化的历史发展
中国祠堂文化历史悠久,其滥觞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后,他的学生们在墓旁搭盖简易的小屋居住,以守护坟墓并寄托哀思。学生们守护三年便散去,唯有子贡在小屋又守护了三年,这种守墓的形式后人称为"庐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今泗水南有夫子家","即子贡庐墓处也"。古时人们也常会在父母或师长死后在墓旁盖屋守墓。这种"庐墓"的小屋建筑也叫做"墓庐"。因此我们可以说,早期的墓庐就是祠堂的早期形式。后来二者分家,各自发展,形成各自的特点。下面仅就"祠堂"文化浅谈一二。
"祠堂"建筑实际上是伴随着秦汉"礼制建筑"而发展的。"祠堂"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汉代,大多建于墓所,所以又叫"墓祠"。在中国,祭祀祖先的习俗由来已久,秦汉以后,民间祭祖活动多在家中或墓地举行。受帝王宗庙,尤其是唐代以后册封元勋功臣、敕建祠庙的影响,以祠庙祭奠祖宗的形式逐渐深入民间,元代以后基本形成定制,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期间。
祠堂的修建在南宋时期开始大量增加,朱熹的《家礼》问世之后,家庭礼教和立祠之制被人们广泛尊崇,从此多称"家庙"为"祠堂"。但修建祠堂要有等级之分,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普通百姓家不准立祠。直到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才有了新规定,允许民间建祠立庙,但是又规定只有做过皇帝或封过侯的姓氏才可称为"家庙",其余的则称"宗祠"。最早的祠堂多择家族聚居地或其附近而建,初期先置祠于宅中,随着财富的积累、族丁的繁衍发达,才开始另择吉壤,逐渐建立专门的宗祠乃至支祠,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祠堂式"建筑。封建社会,家族观念深厚,百姓往往不杂姓而居,一村仅一姓、一族,年长日久,才有可能发展成几个家族,于是开始谋建本族本姓的家庙来祭祀祖先。历史上,祠堂除了供奉和祭祀祖先外还有多种用途,如:
1.家族里各房子孙有办婚、丧、寿、礼等事,族亲们便利用这宽敞的祠堂作为活动场所;
2.祠堂也是族长们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接受处罚,甚至驱逐出祠,在某种意义上说,祠堂就是封建道德的法庭;
3.祠堂还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族人们在这里举行宴请宾客等文化娱乐和社交应酬活动;
4.大家族的宗祠还附设学堂,让族人子弟在这里读书求学。
正因为祠堂的功用如此之大,故其建筑是相当讲究的。祠堂一般都比民宅大、质量也更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也就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都是建立祠堂的先决条件。祠堂多数会有堂号,堂号由族长选定,请族人或外姓高手书丹,制成金字匾额高挂正厅,两侧附挂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节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楹联。祠堂匾额的内容、规格和数量都是全家族的荣耀。堂内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玉容和牌位,有的祠堂门前还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以彰显资本并激励后辈继承和发展。祠堂是非常严肃之地,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即便是族内的妇女、儿童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到责罚。华丽而庄严的祠堂正是这个家族荣耀和兴旺发达的象征。
历史上,祭祀祖先的习俗在南方更为盛行,几乎村村建祠堂。有的家族财力雄厚、繁衍迅速、人丁兴旺,分堂分房,别派别支,除了总祠以外,派有派祠,堂有堂祠,房有房祠,支有支祠,形成了支、房、堂、派、总的宝塔式祠堂结构,加上朝廷赐建的个人专祠和旌表修建的节孝祠等,祠堂有可能多达数十个。祠堂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几千年前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兴衰从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丁兴旺、家族和谐,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体现。
二、祠堂的今天
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及民俗文化的代表。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来诠释时代文明"。作为中国民间大量保存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也是相关学科研究的实物佐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文革"期间,人们普遍认为,祠堂代表着封建礼教的腐朽思想,是应该被砸碎的。所以,祠堂在那个时期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办公等场所,祖宗牌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族谱等皆被焚烧破坏。特别是在北方,祠堂被毁坏得更加严重,可能有许多青少年已经不知祠堂是作何之用的了。在南方,如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广东、福建等较为重视祠堂文化的地区则有较多的祠堂得以保存,如江苏省的"无锡惠山古镇祠堂群",那里保存了大量的祠堂建筑,为祠堂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但是保留下来的祠堂大部分都经过重修,真正的原貌已不多见。
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政府和社会文化机构、相关专家、民间团体以及广大民众,都开始并且越来越重视中国几千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发展,这使得全国许许多多祠堂得以重新修缮重建,祠堂文化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开始被世人所重视。如:在首都北京,正乙祠戏楼、文丞相祠、于谦祠、袁崇焕祠墓等众多祠堂建筑就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和保护,其他祠堂类建筑的修复也列入了议事日程。这些都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物古迹工作步步深入的可喜成果,是北京"繁荣古都历史文化,推动北京文化制度建设"的伟大之举。今后,相信北京以及全国各地还有更多的祠堂和其他古建筑会得到修复、保护和利用,让这些古老的建筑继续讲述古老的故事,焕发昔日的光彩,让更多的华夏子孙通过这些祠堂来了解自己祖先的业绩和灿烂的历史文明。
祠堂建筑是华夏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财富和文化艺术瑰宝,从祠堂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中可以体会中华几千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祖先的是非功过,所以,保护中国的古老建筑--祠堂,就是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文化财产。保护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全体文物工作者的任务和使命,也是全体民众的责任,这一使命能让我们科学地利用这些财富去更好的思考、继承、发扬、探索、创新和开拓未来。
精选导读
叶肇夫:世叶总会会长
全球660万叶姓人的祖地-叶县的前世今生
我姓叶,我自豪!
天下叶氏一家亲:叶氏之歌,牵手你我!
叶氏第一祠:大冶叶家坝叶氏宗祠
叶氏百科网
叶 氏 族 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建筑中的祠堂文化
“宗庙”、“家庙”、“祠堂”的区别(转载)
家庙与祠堂
中国的祠堂文化
古代宗祠不仅仅是一种祭祀礼仪,更是一类育人文化
姚江童氏宗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