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寒解毒汤,对治风寒型周围性面瘫

祖国医学称周围性面瘫为“口僻”,俗称“歪嘴风”、“吊线风”。症状见。

外因:外感风邪,夹寒夹热夹湿。

内因:正气不足,表虚卫弱,风邪入侵,面部经络气血运行失常;或脉络空虚,血液亏虚,局部经筋失于气血津液濡养。

最终,致面部阳明、少阳两经经脉筋肉纵缓不得,从而出现本病

综上述,本病是由面部脉络空虚,御邪能力下降,风寒邪气侵袭,使面部经脉气机受阻,筋脉失养所致。歪斜

散寒解毒汤,为江苏省名老中医符为民教授团队创制。老结基础上加屡奏其组方为:

白附子10g全蝎6g桂枝6g防风10g白蒺藜10 g白芷10g
川芎10g10g赤芍10g细辛3g甘草5g僵蚕10g

君药:

白附子、全蝎、僵蚕为君药。白附子,性辛甘而温,能祛风止痉、解毒,善治头面风邪。且为阳明经引经药,能引药上行于头面,祛经络风寒之邪,解肌肉痉挛症状。全蝎,味辛、微甘,入肝经。《玉楸药解》云“穿筋透骨,逐湿除风。”《开宝本草》谓“疗诸风瘾疹,……口眼歪斜,语涩。”全蝎能息风镇痉,通络止痛。僵蚕,味甘、辛,入肝经。《本草求真》言其:“为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行血脉之品。”僵蚕善于搜风通络,能化痰散结,祛风解痉。《中国药典》记其能治面神经麻痹、惊风抽搐等。

三药均能上行头面部,共奏祛风通络之功。

臣药:

风邪夹杂寒邪,故祛风之时当加用解表散寒药,如配桂枝、防风、白芷、细辛。防风归经太阳膀胱经,为祛头面风邪要药;《本草正》谓:“防风通治一切风邪”;《本草经疏》言“防风治风通用,升发而散。”桂枝味辛甘,性温,有发汗解表、温通经脉之效。《中药大辞典》载其“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桂枝能促进风寒表邪的祛除,亦能促进气血调和,与防风合用则散寒之力倍增;白芷入阳明胃经,善引药上行,可携防风上入面部阳明经脉,除阳明面络风邪。《本经逢原》言白蒺藜“为治风明目要药,风入少阴、厥阴经者为响导。”《本草经百种录》谓细辛“性温,又能驱逐寒气,故其疏散上下之风邪,能无微不入,无处不到也。”

四药合用,既能加强祛风之力,又能解表散邪,共为臣药。

佐药: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面瘫发病时因患者自身内部“不足”之故,风寒之邪侵袭,面部经脉气血凝滞不行,面部筋肉失于温煦濡养,经筋功能失调而发病。故加川芎、当归、赤芍以补虚不足,助力气血运行,亦是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训。川芎上行头目,能活血行气怯风,《本草衍义》言:“此药今人所用最多,头面风不可缺也。”《本草汇言》云:“气善走窜而无阴凝黏滞之态,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当归活血补血,《医学启源》云其:“能和血补血。”《本草正》言:“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赤芍味苦,性微寒,能清热凉血,可养血行瘀。

三药合用,既能活血而又能制诸药温燥之弊,以行气活血来辅助君臣药祛风散寒,为佐药。

使药:

甘草补脾益气,缓急解痉,调和诸药,并防辛温之品伤阴,为使。

诸药合用,祛风散寒,补养正气,使面部经脉畅通,口僻自正而病愈。

纵观全方,本方运用 虫类药搜风通络活血,配伍祛风散寒与养血活血等,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注:临床患者病情多变,体质不一,运用时当灵活加减,且注意中药的炮制、加工及配伍,使其副作用减小。

附:牵正散,出自《杨氏家藏方》。功在祛风化痰、通络止痉,对治口眼歪斜。

生白附子
僵蚕
全蝎

各等分,研末,热酒调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瘫(面神经炎)
面瘫的辨证论治
路志正:针药并用速愈面瘫案
历代本草药性汇解精选(僵蚕)
平肝息风药-白僵蚕
​牵正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