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语典故:绝妙好辞

成语典故:绝妙好辞

翱翔

6月1日 13:12

成语典故
东汉时,

浙江

上虞地区有一个14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她的父亲在江里淹死,曹娥投江寻觅父亲的尸体,最后也被淹死了。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并被加上迷信的色彩。曹娥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孝女"的典型。当时的"上虞长"度尚为曹娥立了

纪念碑

。这个碑就是后世所传的名碑--《

曹娥碑

》。
据说碑文是

邯郸淳

所作,当时,邯郸淳年仅13岁。他当着众人之面,略加思索就将碑文一挥而就,写得相当出色。著名

文学家蔡邕

路过上虞时,曾特地去看这个碑,可是他到达时已是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蔡邕用手抚摸着读完碑文,然后在碑的背面题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

外孙齑臼

"。当时谁也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
据《世说新语》载,蔡邕题字后的一天,魏武曹操和他的"主簿"(类似现在的秘书)杨修路过上虞,便一同去看《曹娥碑》。魏武指着蔡邕的题字,问杨修:"这八个字的意思你知道吗?"杨修回答:"知道。"魏武说:"你先不要讲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30里路,魏武才明白过来,说:"我也想出来了。咱们各自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吧。

杨修说了,曹操说了。你能说出是什么意思吗?


传说曹操一行数人路过曹娥碑下,曹操等人驻足观看,曹操问一行人等,石碑背面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是什么意思?众皆愕然。只有随行学识渊博又好卖弄的杨修向曹操解释碑后的这八个字:

“黄绢是有色的丝织品,色丝合起来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少女合起来是'妙字’;外孙是自己的女儿所生,女儿就是女子,女子合起来就是'好字’;'齑臼’是用来捣辛辣菜的,是受辛之器,受辛合起来是“受辛”(古体的辞字)字。这八个字隐含了“绝妙好辞”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早的文义谜:曹娥碑之绝妙好辞
曹操路过一女子墓碑,上面写8字“黄娟”、“幼妇”、“外孙”、“齑臼”,为何走30里后才解释8字的意思...
成就天下第一字谜的她,上虞这条江都以她命名
黄绢幼妇
绝妙好辞
名家翰墨趣谈——书法家的故事与传说(连载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