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妻病逝仅半年,瞿秋白就与杨之华结合,丁玲生气但不知闺蜜遗愿
userphoto

2023.06.28 天津

关注

1924年11月,瞿秋白在23岁的爱妻王剑虹病逝仅半年,就与杨之华结婚,这让曾经对瞿秋白也产生过爱恋之情的丁玲很不理解。可是丁玲作为王剑虹的闺蜜,并不知道瞿秋白如此之快地和刚刚离婚的杨之华结合,正是与王剑虹在病危时写给瞿秋白的遗书有关。

王剑虹

王剑虹原名叫王淑璠,是四川酉阳人。1901年出生的她,从小就聪明懂事,时时处处照顾着弟弟妹妹,在这个过程中她还逐渐形成了坚强、刚烈的性格。王剑虹12岁这年,母亲吕莲娣离开了人世,父亲就将她寄养在湖南常德的堂姑妈家。不过,由于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原本活泼可爱的小剑虹从此变得寡言少语。

1916年,15岁的王剑虹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后与1918年考入该校的丁玲成为同窗好友。“五四运动”时,受很早就加入同盟会父亲影响的王剑虹,成为学生运动的领头人,她带头剪辫子、参加演讲、到夜校授课等。

王剑虹于1921年跟随父亲来到上海后,加入陈独秀、李达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读书;同年年底,她还借寒假回湖南常德探望姑妈的时机,说服了丁玲等人,一起到上海平民女子学校学习,从此与丁玲成为亲密无间的挚友。

王剑虹(右)与丁玲(左)

来年开学后,王剑虹和丁玲都进入了上海平民女子学校高级班学习,而陈独秀的夫人高君曼、茅盾的夫人、瞿秋白的第二位夫人杨之华等人都在低级班。在此期间,王剑虹接受了更多的进步思想,每日聆听老师的授课成了她的享受,并记下了许多要点,课后还反复咀嚼回味。与此同时,王剑虹还写文在自己创办的《妇女声》上发表。

然而,随着陈独秀和李达的离开,上海平民女子学校的校务逐渐荒废,失去盼望的王剑虹就和丁玲在1923年夏天时离开了上海,前往南京求学。

在南京的那段时间,王剑虹和丁玲虽然有着好友施存统的照顾,但仍是坚持过着极度俭朴的生活。也就是到南京不久的一天,王剑虹和丁玲遇到了来南京参加会议的瞿秋白。

对于初见瞿秋白,丁玲有过这样的一段文字记述:

那天,施存统带了一个新朋友来。这个朋友瘦长个儿,戴一副散光眼镜,说一口南方官话,见面时话不多,但很机警,当可以说一两句俏皮话时,就不动声色地渲染几句,惹人高兴,用不惊动人的眼光静静地飘过来,我和剑虹都认为他是一个出色的共产党员。这个人就是瞿秋白同志。

这次短暂见面之后没过多久,瞿秋白和施存统又来找王剑虹和丁玲。瞿秋白给她们讲了一些关于苏联的故事听。交谈中,王剑虹和西玲谈及也读过托尔期泰、普希金和高尔其等人的一些作品时,瞿秋白和她们之间的话题就多了起来,几个人在一起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后来渐渐熟悉起来了,瞿秋白得知王剑虹和丁玲一直过着不太稳定的生活,就鼓励她们跟他回上海,到上海大学文学系听他的课,这样不但可以多学一些文学基础知识,还可以更多地接触到在文学上有修养的人。为了劝导成功,瞿秋白一再向王剑虹和丁玲保证,到了那里可以自由听课,自由选择。而一直跟着瞿秋白的施存统也帮忙劝说,王剑虹和丁玲这才决定去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读书。

瞿秋白

王剑虹和丁玲回到上海后,进入了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就读,她们二人还是住在一起。在上海大学社会系任教的瞿秋白每天下课后都去看望她们,还给她们讲希腊、罗马、也讲唐宋元明,还经常通过讲俄文原著来帮助她们学俄文。

在频繁的接触中,王剑虹和丁玲几乎同时对瞿秋白产生了爱慕之情,但谁都不好意思表白。尤其是王剑虹的神志反常,加上她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姑娘,怕显露出对瞿秋白的爱慕被人议论,就一直把对瞿秋白的爱情藏在心里,后来还准备以随父亲四川来逃避这段不为人知的感情。

同样也对瞿秋白有了爱慕之情的丁玲,对王剑虹的情绪变化不理解,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中在王剑虹的床垫下看到一首情诗,这才知道原来王剑虹也爱上了瞿秋白。闺蜜爱上了自己暗自喜欢的人,丁玲陷入了一种说不出苦恼的两难境地。

后来又有一天,当丁玲从外面回来,透过虚掩的门看到瞿秋白和王剑虹正相拥在一起时,顿时感到浑身透凉。她用力把门带上后,发疯似地躲到僻静的地方,任泪水肆意涌流。

那首情诗和这次的无意撞见,让敏感的丁玲推断出,肯定是瞿秋白已经主动向王剑虹表白了。后来,瞿秋白与王剑虹的谈情公开后,感到绝望的丁玲才离开上海,去了北京。

瞿秋白和王剑虹

1924年1月,瞿秋白和王剑虹结婚了。夫妻二人在婚后的生活过得很幸福,瞿秋白每天都写诗,几乎都是写给王剑虹的,而王剑虹每天也写诗,一首一首地回应着瞿秋白。

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只是不到半年的时间,王剑虹竟然因染上了肺病而病重得起不来了。瞿秋白当时身兼数职,工作太多太忙,无法亲自照顾王剑虹,只得托自己的弟弟瞿云白代为护理。

1924年7月,王剑虹的病情恶化,在瞿秋白的怀中永远睡着了。当在湖南家乡的丁玲接到王剑虹堂妹的来电,说王剑虹盼望她到上海见面,而急匆匆地赶到上海时,王剑虹的遗体已经被停放在了四川会馆。而此时的瞿秋白也因已经南下广州参加会议,而未能与丁玲见上一面。

1924年11月,瞿秋白在爱妻王剑虹病逝后不到半年时间,就和刚与丈夫离婚不久的杨之华结婚。丁玲在报纸上看到消息后,和许多人一样不理解瞿秋白为什么如此薄情。并且在丁玲看来,让王剑虹致命的肺病正是被早有肺病的瞿秋白给传染的。

瞿秋白和王剑虹

然而,丁玲毕竟是瞿秋白和王剑虹感情生活的局外人,她并不知道,瞿秋白之所以如此之快地与杨之华结合,是因为王剑虹病危之时写下的“绝命书”。这封“绝命书”的内容如下:

秋白:

我生活在你的爱抚之中,虽然只有半年,我已经感到无比地满足了。半年不过是人生激流中的一片涟漪,然而它却是无比绚丽多彩的一朵浪花。病魔纵然夺走我的生命,但不能夺走我对你的爱。南京莫愁湖上的月夜真令人留恋。

你把爱的诗句刻在美丽的雨花石上,让我永远地珍藏。那时,你曾经教我吟诵普希金的诗,此刻我又想起那美丽真诚的诗句,就让我摘用来向你永诀吧!——我那么温柔专一地爱过你,我一点也不愿使你难过悲伤,愿上帝给你另一个人,也像我爱你一样。

王剑虹面对死亡无怨无悔,她真诚而热烈地告白瞿秋白,希望自己心爱的人在自己死后,上帝再给他一个爱他的人。

令人不可理解的是,瞿秋白从来没有对丁玲提起过这份遗书。但瞿秋白从来就没有忘却爱妻王剑虹,她一直活在瞿秋白的心中。直到在1935年被害时,瞿秋白的心中仍是未能放下早逝的爱妻。在狱中,他写下了七首诗词,其中有一首《梦回》,就是怀念王剑虹的。

梦回

瞿秋白

山城细雨作春寒,料峭孤衾旧梦残。

何事万缘俱寂后,偏留绮思绕云山。

对于电影《永不妥协》,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22年,一直暗恋瞿秋白的丁玲,眼见瞿秋白娶了闺蜜王剑虹 可没
丁玲目睹情人瞿秋白被闺蜜抢走,却未料到他们大婚后就是闺蜜葬礼
瞿秋白、王剑虹与丁玲的一段三角纠葛
他追到女生家里提亲,其夫拱手让妻,还和他登报结为好友
瞿秋白:用生命拥抱理想,用热血写出不屈,用诗句留下绝笔
瞿秋白36岁牺牲,刑前照片毫无畏惧,两个要求令刽子手深感汗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