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 | 朋友,看您杯子里的酒,就知道您是北京人!

服务员:喝点儿什么您?

我:来瓶“小二”!

您说这普天之下有多少好酒,无论是白的、啤的、红的,北京的酒都不是大拿,更别说是江南特产的黄酒了。但是您去北京的馆子里看看,兹要是老北京人自己个儿的局,桌上必须得是二锅头,茅台、五粮液的平时场面上装装也就罢了,北京人还是得喝北京自己的白干儿舒坦!

咱北京人的饭桌上,无论吃中的还是洋的,
二锅雷子永远必不可少的! 

要说到中国酒文化,那真是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代表性酒。除了江南地区的黄酒和西北游牧民族的马奶酒,白酒在现代中国酒文化中还是占有领军之地的,毕竟中国十大名酒都是白的。不过,白酒其实是唐朝才传进来的后生之辈,能给曹操解忧的“杜康”其实只是低度的米酒,不知道喝几桶才能一醉方休。

北京人也好喝酒,尤其喜欢高度的白酒。这偏好要追溯还得从元朝说起。北京的酒文化从元代定都北京之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元大都,有一种叫做“阿剌吉”的酒,也称“汗酒”,实际上就是以蒸馏工艺制作出的酒,酒精含量高。以这种方法酿造出的白酒被称为烧酒或者烧刀子。北京人偏爱的高度高粱白酒就是从元代烧酒慢慢发展而来,就连“烧刀子”这词儿,兹要是老北京人,一听说的北京自己酿的高粱酒。

元代北京生产烧酒的作坊叫“烧锅”。明清时期,烧酒越来越流行。清《浪迹丛谈》有“北京各地之烧酒皆以红高粱为原料,而酒味不同,尝闻外番人言,中国有一大至宝,而人不知服,即高粱烧酒也。”这一时期,京城里的酒品种类更加丰富,清代更有“酒品之多,京师为最”之说。

老北京烧酒铺子的幌子

清朝年间,北京人喝酒分为宫廷黄酒派和平民白酒派。没想到吧,宫廷玉液酒原来是黄酒……要说清宫的风尚一般只有两位弄潮儿:乾隆他老人家和慈禧他老人家。咱上回说了,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是受到了慈禧老佛爷的影响,但黄酒这事儿还真跟他二位没有关系。向来以丰功伟业名垂青史的老干部康熙皇帝这回也潮了一把,话说康熙皇帝南巡期间,发现绍兴黄酒甚美。于是,当时以宫廷为中心,王公大臣士大夫阶层兴起一股黄酒热,也就是北京人说的“南酒”。

老北京的烧酒铺子

而朴素的老百姓还是偏向于经济实惠的烧酒,当然喝烧酒的也有高阶人群。晚清时期知道民国后期,甚至是新中国初期,京城里遍地都是小酒馆,流行程度比日本的居酒屋有过之而无不及。爷们儿几个来二两烧刀子加上几样酒菜,在现在这种乍暖还寒时候,别提多滋润了。

北京人管这种小酒馆叫“大酒缸”,为什么?看下边这图您就全明白了。

 电视剧《芝麻胡同》剧照

之所以管它叫大酒缸,就是因为它确实在酒馆里摆了好几口大酒缸,上面盖着朱红缸盖,当桌子使。“华灯初上,北风如吼,三五素心,据缸小饮,足抵十年尘梦”,老北京的爷们儿,有哪个没泡过大酒缸的?

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剧照

大酒缸里的酒基本上都是零售,以白干(就是烧酒)为主,不过兑水是免不了的,不过这里最吸引人的还是小碟的酒菜,分“自制”和“外叫”两种,自制的还有“常有”和“应时”之分。煮花生米、豆腐干之类的都是四时常有,芥末墩、冰黄瓜、香椿豆这种都是应时的酒菜。外叫的酒菜一般都是酒馆里没有的,以肉类为主。以前廊房二条复兴酒店前有一家“羊头马”就是以做白水羊头出名的。

大酒缸走的是平民路线,兑水的事情免不了,但是有名的酒馆能号召一方,就连附近的饭馆都要来这里“外打酒”,吸引食客。过去后门桥谦益、金鱼胡同同泰、粮食店六必居都是走这个路线。其中大栅栏的同丰号不备酒菜,但它的白干酒味之醇,京城第一。除了大酒缸,北京烧酒的上品当属都一处的蒸酒、东西来顺和两益轩的伏酒。

可您要说白酒和阳春白雪不搭调,那北京人也是不服的。《红楼梦》里吟诗助兴时,酒事从来没缺席。书中一回黛玉饮酒也是道尽了当时京城的流行趋势:

黛玉道:“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斟,这才有趣儿。”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宝玉忙道:“有烧酒。” 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黛玉也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

您看烧酒也入得了富贵人家的眼。而且,以花入酒亦是风雅之事了。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现在咱北京的当家白干当然要数二锅头。要说北京特色的土味名字集合,绝对得有“二锅头”这一号。但其实它的得名是和制作工艺有关。白酒蒸馏取酒讲究“掐头去尾、留中馏酒”,二锅头共取酒三次,只留下中间的第二锅酒,所以才叫“二锅头”。

50年代 国营北京酿酒厂“红星”二锅头的广告

清代诗人吴延祁有诗云:“自古人才千载恨,至今甘醴二锅头。”可见,二锅头的名号从清代就有了。新中国成立前,北平市共有白酒烧锅四十四家,这些白酒基本上为清一色的清香型大曲酒类型,大概属于二锅头类型。解放后,华北酒业专卖公司组建北京酿酒实验厂,后来合并为北京酿酒总厂,也就是红星二锅头的前身,专门发展北京二锅头。

50年代 北京百货大楼的柜台

就这样,凡是北京的酒厂,二锅头都是重点生产对象。时至今日,红星、牛栏山等老牌二锅头都是北京人的心头好。

记得有一次去茅台镇的茅台酒厂,刚一下车,空气中酒糟的气味就扑面而来,能把人熏一个跟头,当地人打小就知道家乡和茅台的关联。北京城里没那么大酒味,但是老北京人在朋友聚会或是自斟自饮的时候,看似随意摆上桌的那瓶二锅头,绝对也是熏陶出来的。

电视剧《大宅门》剧照

《大宅门》里有一个镜头,白老爷子把小小的白景琦抱在腿上喂豆汁儿,看着孙子咂摸得津津有味,颇为得意。北京人几乎没有不能喝酒的,这好像也是打小培养的。甭管是姑娘还是小小子,谁小时候还没被老爸用筷子蘸着喂过二锅头啊,举手我瞧瞧!

要说京城小酒馆的故事,谁还能有亲身经历过的老北京人说得有趣呢?《银锭桥畔》的作者邢正德先生少年时期(1949年前后)居住在什刹海。在书中,他就为大家回忆了地安门附近的一处小酒铺,那是一家地道的老北京“大酒缸”,喜欢的读者不妨细读。

掌柜推荐

《银锭桥畔》

邢正德 文/绘

本书记录了作者邢正德先生少年时期(1949年前后)在后海南岸居住生活期间的所见所闻,包括见证北平的和平解放、后海沿岸的市井风情、胡同中的五行八作,护国寺庙会的各种演艺、街头巷尾的趣闻逸事、已经消失了的手工技艺及工艺品、作者本人家庭中的亲情及童年生活的乐趣等。

为表对广大读者支持的感谢,购买《银锭桥畔》签名版的顾客,可同时获赠《1936年手绘北京风俗地图》1张(购买时产品类型请选择“赠品限量签名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胡同里的“大酒缸”
漫话老北京 | 夏日里老北京人爱喝什么酒?
夏日迎来啤酒盛宴,老北京人都爱喝什么酒?
老北京大酒缸--陈君远
名为“大酒缸”的老北京酒馆,铁钉子、水果糖也能当下酒菜
二锅头酒为什么叫二锅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