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歇斯底里的情绪,需要得到回报



1 引言

这又是一个全新的系列,名字叫“谈判情绪回报术”。

它来自沃顿商学院的“更好一点”谈判系统。

所有的谈判理论都会涉及“情绪”的讨论。

因为人都有情绪,谈判中的人更不例外。

只不过有些理论抵制情绪,偏向于告诫谈判者千万不要情绪用事;

而有些理论则拥抱情绪,偏向于如何针对不同情绪做出相应策略。

让我们看看在这个系列里,“更好一点”谈判系统是如何处理情绪的。

2 不愿去医院的艾米

丽莎,有一个五岁的女儿,艾米。

这是星期六的早上,艾米不小心撞到了厨房桌子的桌角上,额头立马出血了,她疼的歇斯底里的大哭。

爷爷在一旁看到自然惊慌失措,也歇斯底里的大叫起来。

艾米的伤是一定要去医院缝针的,可是她一听说要去缝针,就越发哭得厉害起来,坐在厨房地上死死抱住桌子腿不放。

丽萨瞬间头就大了,女儿大声地啼哭,父亲惊慌失措的大叫,让她觉得自己也要歇斯底里的失控了。

然而,丽萨在心里默默地想,

这是一次艰巨的谈判,我要冷静下来。

丽萨在女儿身边蹲下身来,小心温柔地伸出手放在女儿的胳膊上,对女儿说,

乖宝贝,妈妈是最爱你的,对不对?

艾米抽泣着说,

是……

丽萨接着说,

那妈妈绝对不会害你,对不对?

艾米逐渐冷静,点点头,

嗯,不会……

艾米继续平静地说,

还记得妈妈说过的吗?要成为大孩子,一定都要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记得吗?

艾米继续点头。

丽萨指着自己的胳膊上的伤疤,又指了指爷爷的腿,

你看,妈妈也曾受伤缝过针,爷爷也曾受伤缝过针。

爷爷也露出腿上的伤疤给艾米看。

那宝宝受伤是不是也该去医院呢?

过了一会儿,艾米放开了桌子腿,主动站起来,跟着妈妈上了车,去了医院。

3 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上面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确认两件事,

一,艾米拒绝去医院的行为完全是非理性的。去医院缝针是当时对艾米个人来说是符合她最佳利益的做法,然而,正如很多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人和事一样,她就是拒绝了这个理性的方案。

二,在一场类似的谈判中,我们的谈判思路必须首先是,体会在对方的脑海里现在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在这个例子里,丽萨的目的是说服女儿去医院治疗,避免进一步受伤或感染。而丽萨首先要体会和理解的是,女儿脑中的画面是,

我受伤了,我好无助,好孤独,我需要爱。

当捕捉到了这幅画面,丽萨马上用了一句,

妈妈是爱你的,对不对?

这句话用来呼应女儿脑海中的那副画面,告诉她妈妈完全理解她,当女儿回答“是”的一瞬间,就被妈妈打通了沟通的障碍。

接下来,丽萨意识到女儿此时会想,

妈妈是爱我的,可是我很痛啊!

于是丽萨接着用一句,

妈妈是不会害你的,对不对?

这句话直接带领艾米的思路指向最核心的意识,妈妈是明白我现在很痛的。

这一步一步的引领,从理解那副画面开始,一直走到最终的目的地。

整个过程并没有费多长时间,结果是艾米自己同意主动去医院了。

而我相信在大部分家庭里,最常见的结果是孩子被大人拖着拽着拉去医院,孩子一路上大哭大闹,连踢带踹。

我没说错吧?

4 小结

其实,丽萨只是运用了“情绪回报”思维,这是一种谈判思维,来自沃顿商学院的“更好一点”谈判系统。

“情绪回报”思维直接针对艾米的情绪,在这个例子里具体针对的情绪是“恐惧”,然后让艾米明白,妈妈懂她。

在其他的例子里,“情绪回报”还可以采取的形式可能是一次道歉,或一些同理心的话,或是一次让步,有时候甚至就是简单地听一个心里难受的人吐吐苦水而已。

“情绪回报”思维可以有效的让对方冷静下来,从而使得对方可以听得进去话,并有可能理性地去思考自己的利益。

简言之,它可以让一个不理性的人,从一个极端非理性的起点,逐渐一步一步被引导,最终被说服。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爸爸,我害怕怪物!这真的是无稽之谈吗?| 让关系更好一点
我这么温和,为何孩子总歇斯底里?
孩子眼中最美的妈妈,原来长这样……
Comments|歇斯底里的江歌妈妈,以为道歉就该被原谅的刘鑫
你对孩子歇斯底里,孩子对世界报以痛感
我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十年来却多次轻生,一切都源于“恋父情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