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你想要更好更快成长,一定要做好这3件事

新年大家都陆陆续续开工了吧?可能不少朋友还沉浸在“我想躺平”、“为什么假期这么短”的惆怅中,但是船长真的要把你摇醒啦,该是努力搞钱的时候了。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过去的人生好像是泾渭分明的:“学习-工作-退休”这个模式,依次分布在人生的三个阶段里。

但现在我们的人生变成了“多段式”,学习和工作可能很大程度地交融在一起,甚至是短期内经常重心切换。

心理学家肯尼斯顿提出:18-25岁阶段是成年初显期,这个阶段的年轻人不同以往,他们尚未成家,事业也未必完全定性。也就是说,他们还有机会“折腾”,探索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人生中比较混乱的阶段,因为成年初显期的人们,始终存在一种“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对于被完全社会化的拒绝”。

如果处在这个阶段的你,感到茫然焦虑,不时地陷入自我厌恶和自我良好的周旋之中,应该为此感到庆幸,因为这就是年轻的心跳声呀。

而要在自我成长和探索这条路上持续推进,有三件事必不可少。做得好了,今年你在学业和事业上,都会如虎添翼。

01

积累微小改变,建立大脑新通道
 

周岭在《认知觉醒》一书中说:“真正的行动力并不完全来自于自制力。”
 
什么意思呢?人的大脑分为“情绪脑”和“理智脑”。

理智脑在进化的过程中属于“后辈”,直到距今7-20万年前,人类大脑的“新皮层”才形成一个重要的脑区,这个脑区和我们的语言、艺术、思考功能相关。
 
然而情绪脑这个原住民太强大了,它要比理智脑存在的时间更久远,因而运转起来的时候更“省电”。
 
而我们的大脑天生是以“节约资源”为导向的,比起耗费脑力的事情,我们更容易向快乐简单的诱惑屈服。
 
所以,很多时候你希望晚上的时间看看书,学学英语,最后往往会变成刷短视频,追剧。因为情绪脑让我们觉得,这样做更舒适,也更快乐。

而在过程中,我们也会产生多巴胺,这会让我们不可救药地上瘾。
 
这样无所事事一个晚上以后,我们可能想着明天绝不能这样了,还设置了周密的计划清单,但第二天的同一时间,我们又做了一样的事情。
 
说到底,惰性是天性,我们的情绪脑,天生就要比理性脑更强大。想要打破这个循环,用强制性禁止的方式未必能行的通。
 
因为这会让大脑绑定“学习很痛苦”的讯号,让精进自我的事情变得负面。正确的方式,是建立大脑的新通道,用微习惯来抵御天生的惰性。
 
《福格行为模型》一书中告诉我们:“行为的发生,需要动机、能力和提示三大要素同时发挥作用。”
 
假如你想要健身,立下这个月结束瘦10斤的flag是不切实际的,要求自己每天跑步5公里也很难执行。这种目标没有触发机制,在能力上也很难持续性地实现。
 
但如果换成碎片化时间提高运动量,上完一趟厕所,就要做5个深蹲呢?这样的目标包含了动机(碎片化提升运动量)、提示动作(上完厕所就)和能力(5个深蹲非常轻量),既不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也容易获得成就感。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别看这样的小事微不足道,一旦形成习惯,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效。
 

02

改变反应模式,降低精神内耗
 

情绪稳定,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无论是职场拼搏,还是学海作舟,情绪管理反映了一个人的抗压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碰到的瓶颈未必棘手到毫无切入点,是我们心绪不稳,给自己增添了办事的难度。
 
想一想,在最近遇到的问题中,你的最初的目标和想法是什么?执行情况如何?你的复盘和反思是什么?可以先用笔写出来,看看自己的这些表述中,有没有包含影响自己心态的字眼。
 
在认知行为领域,有一个ABC模型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消除消极信念。A是指客观事件;B是指应对事件的信念,也就是你的想法;C是指由信念引发的行为结果。
 
打个比方,消极的B有可能是“我要解决温饱,所以不得不忍受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又或者是“到现在还是母胎solo,我太糟糕了,今年必须脱单”。
 
这里面包含一个经常性的抱持信念,它通常是束缚我们办事的刻板要求。像“我不得不”、“我得”,这些字眼的存在,本身就在加重我们事情的难度,让我们倾向于往不尽如意的结果靠拢。
 
通常,我们不会留意这些内心os的措辞,但往往它会影响我们的信念。
 
 
如果我们把这些刻板要求转成“偏好”,效果会很不一样。樊登曾经分享过自己的创业故事,以前的他,上台演讲总有心理包袱,觉得“我不表现得完美,观众就不会觉得我很厉害”。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我一定要”的想法。事实证明,这种消极的B,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樊登演讲现场的效果。
 
当他觉察到消极信念的困扰后,他选择用“偏好式”的表达转换了语境。“我希望我的演讲能走进观众内心,但难免有人不接受,没关系,也能影响渴望改变的群体。”
 
像这样去描述自己的诉求,不加硬性的、绝对化的字眼,甚至可以加上委婉退让的条件,会让我们的心态发生很大的变化。
 
跳出问题本身,锚定目标去行动,信念会决定你的选择。
 

03

分析精力周期,更好地了解自己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你需要关注自己的精力分配情况,不再勉强自己。
 
听到up主说连续3年5:00早起,大大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很多人会想要尝试。每天因此多出两三小时的时间,会比别人更高效,难道不是吗?
 
的确,不少名人说过,早上的黄金时间用对了,会大大提升你的工作效率,一天甚至可以过出两天的花样。
 
但问题是,你了解自己的精力周期吗?
 

美国医学家迈克尔·布劳斯,把人大致划分成四种睡眠倾向:
 
海豚型、狼型、狮子型和熊型。
 
有的人适合早睡早起的模式,有的本身需要的睡眠就不多,还有的人是资深夜猫子选手。
 

让狼型睡眠的人强行早起,明显是不科学的。同样,如果你习惯早睡,却非要让自己在深夜激发灵感,也是强人所难的事情。
 
我们需要关注并且记录的是,自己一天的精力状态是什么样的?在没有咖啡因的辅助下,灵感迸发和专注工作的时期,大致是在什么时间段呢?
 
现在有很多专门帮助提升工作效率的时间管理app,都有这样的记录功能。也建议大家至少花两周的时间,详细观察和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
 
具体的跟踪方式是,以2-3小时为单位,从早晨醒来到晚上睡觉,留意自己的任务安排密集程度以及执行情况,并给自己打分,最后统计两周的时间段分布情况。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的精力水平分为四个层级,从低到高分别是:不堪重负、积极应对、全力以赴和游刃有余。
 

我们进行精力管理,就是要让自己的精力水平往更高层次走,这件事情和工作产出密切相关,节约了时间和精力,才能高效地安排更多自我精进的任务。
 

《成长有一万种可能》一书中说:
 
“用积极正面的情绪完善人格力量,清除负面思维,倾听自己的心声,找到自我发展的方向和力量,才能更好地应对世界的变化,而不是按照别人的轨迹去生长。”
 
深以为然。
 

最近冬奥会上的热门选手谷爱凌,年纪轻轻就在各项领域有着优异的表现。在她身上,有几项明显的特征:
 
第一,擅长累积自己的进步,用小动作串起了不起的大成就。
 
谷爱凌每次参赛,就会学习一个新动作
 
第二,及时调整情绪状态,不给自己设限,不过多消耗意志;
 
谷爱凌一次世界杯练习中脑震荡,不得不放弃比赛
 
第三,了解自己身体的运作机制,保证睡眠。
 

我们也许并不能取得像谷爱凌一样的成就,但坚持微习惯、做好情绪管理和精力管理,是任何想要提高效率,精进自我的你我,加速成长的最好助力。
 
愿你2022能够披荆斩棘,怒马鲜衣,活出属于你的轨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做精力管理? | 李一诺 | LinkedIn
你应该知道的关于大脑的奥秘
学得不好,不是笨,不是懒,是杂念重,是思想不集中
易怒的人是怒点低还是心理上有问题呢?
你是如何被自我埋没的(太提神了!警醒!)| 洞见
10种埋没才能的生活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