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型作战力量:智能化战场上的制高点

作战力量是用于遂行作战任务的各种组织、人员及武器装备等的统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作战力量的组成差异很大。处于作战能力体系核心的作战力量,一般被称之为新型作战力量,它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形态下,以新需求为牵引,以新技术为支撑,以新能力为标志的作战力量。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新型作战力量主要包括太空与网络作战力量、定向能武器、无人与智能作战系统等,主要遂行战略预警、军事航天、防空反导、信息攻防、战略投送、远海防卫等作战任务。可以说,新型作战力量是实现战斗力倍增的关键,也是形成对敌作战优势的关键,更是智能化战场上的战略制高点。

例如,早在2015年12月,俄军在叙利亚战场上使用了一支由6个履带式机器人、4个轮式机器人、1个自动化火炮群、数架无人机和1套指挥系统组成的机器人军团,用时20分钟,零伤亡占领了由200多名武装分子据守的高地,共毙敌77人。那么,如何精准理解新型作战力量呢?

第一,新型作战力量源于对人、武器装备和体制编制的整体塑造。

2015年俄军在叙利亚战场的表现,看似是机器人军团的作战能力所致,但除了武器装备之外,还有俄军作战与保障人员,以及俄军体制编制发挥出来的整体作战效能。俄军机器人军团仅是打击单元的主要组成部分,且不具备完全自主能力,部分武器装备仍然需要后方人员远程操控。因此,要发挥智能化武器装备的战力,展现出新质作战能力,必须要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有机结合。

同时,新型作战力量单元的体制编制顺畅与否也是决定新质作战能力能否显现的重要因素。在纳卡冲突中,阿军无人机作战力量之所以能够技压亚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阿军在战前针对亚军防御情况作了体制编制的优化,使得阿军无人作战力量展现出了相对于亚军的非对称优势。当前,我军新型武器装备正在实现补偿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程度逐步紧密,新一轮军改也使得我军体制编制更加优化。在此情况下,围绕新的作战需求,前瞻性设计新型作战力量单元,就必须强调人、武器装备和体制编制的整体塑造。

第二,新型作战力量重在提升以信息力为基础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新型作战力量所依赖的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等现代科技。信息网络技术在其中具有穿针引线的作用,这就决定了新型作战力量具有信息化程度高,组成系统更复杂,作战空间更广阔、作战方式更灵敏等特征,信息力成为塑造新型作战力量战斗力的核心要素。

可以说,现代战争中诸军兵种之所以能够以目标为中心,专门组建新型作战力量,正是通过信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构成了一体化作战体系。在“信息赋能”的加持下,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和参战人员信息素养不断跃升,带来了信息攻防能力的发展。这又为实现“发现即摧毁”,特别是远程精确打击奠定了关键基础。海湾战争以来的战争实践表明,远程精确打击、空间对抗、防空反导和战略投送成为新的常规威慑手段,而新型作战力量所形成的新质作战能力,恰恰能做到远程精确打击和全维攻击,达成分布式动态部署和快速决定性作战。

第三,新型作战力量兼顾生物作战能力和舆论作战能力建设。

随着智能化战争理念的出现,围绕脑机接口技术与仿生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生物作战正在超越既有的生物战内涵。生物武器不仅包括细菌武器和病毒武器,还包括利用生物有机体达成特定的训练或作战目的。换句话说,即是人与武器装备在生物意义上的深度结合,而不仅是人能够熟练掌握武器装备。

例如,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脑机接口技术,旨在通过采集大脑皮层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的脑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多种方法,将其转化为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信号,即利用人的意识而非肢体去操纵机器或武器装备。早在2014年4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便成立了生物科技办公室,开展“神经工程系统设计”,打造“未来战士”和仿生非人作战力量。不输美军的是,在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与能力建设背景下,我军军用脑控机器人和单兵外骨骼等军用生物作战技术迅速发展,相关装备成为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支撑。

除了新质生物作战能力之外,依托传媒新技术的舆论攻防作战能力也是新质作战能力的典型代表。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国防部将战场无人机录制的大量视频公开在其国防部官网上,并通过其官方媒体有计划、有节奏、有目的地暴露于亚美尼亚军民能够接触到的舆论空间,产生出良好的攻心效果。在互联网尚不发达的过去,舆论战效力往往只能通过报纸和电视广播等媒介展现出来,由于民众经济能力和舆论素养等原因所限,舆论战难以有效配合正面战场。

而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媒体已经成为混合战争的一部分,可以更加有效地配合正面战场攻敌心、夺敌气、乱敌谋,营造战场上的迷雾。正是在斩首本拉登的“海神之矛”行动直播、击杀巴格达迪的“凯拉·穆勒”行动直播,以及对应的纪实文学和影视作品的传播中,美军舆论战能力一步步发展,促使美军加大军事传媒力量建设,向全媒体方向快速转型。事实上,为了在今后战场上能够先声夺人,抢占舆论宣传高地,增强正面战场作战效力,我军也在建立与使命任务相适应的全媒体运行机制。

在今后,一方面要着眼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构建需求,重点发展关键领域新型作战力量;另一方面,要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努力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作战力量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防御性为主和攻防兼备的新型作战力量。特别是要照应到对人、武器装备和体制编制的整体塑造,加强军事理论研究。

对正处在军事转型和深化军事领域改革的我军来说,建设新型作战力量,重点建设哪些领域和方向,如何促进战斗力生成,都亟待从理论上做出解答。而军事理论研究和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因此,各位同学携笔从戎,有助于在强军目标指引下,推动我军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我军新质作战能力跃升,锤炼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作战力量。本节微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航母轻型化发展探析海上作战形态变化趋势
辩证把握新型作战力量的建与用
加强反无人作战能力可以这样做
新质战斗力从哪里来?
军事论坛丨现代战争视阈下的“歼灭战”
智能化战争,变化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