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南史志网1〈2006-01-30〉

西沙群岛古称 “九乳螺洲(石)”、“七洲(洋)”、“长沙”、“千里长沙”等,位于广阔南海的西部,为南海诸岛中最西的一群;北起北礁,南至先驱滩,东起西渡滩,西止于中建岛,地理位置在北纬15°46′~17°08′,东经111°11′~112°54之间;处于祖国大陆、广东省的东沙群岛与海南省的海南岛及中沙、南沙群岛之间的中心环节,自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起就成为我国与南洋群岛、中南半岛及印度洋沿岸各国交流的南海航道要冲。  

西沙群岛海域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共有40座岛礁,其中露出海面的29座,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露出水面岛洲最多的一群。可分为2大群组:位于东北面的是宣德群岛,海南渔民过去称为“东七岛”(因其核心部分有7座较大的岛屿,故古人也称为“七洲”,其实露出海面的岛礁不止7座);位于西南面的是永乐群岛,海南渔民习惯称为“西八岛”(主要有八九座较大的岛礁,故古人称为“九乳螺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永兴岛为2.10平方公里,其次为东岛1.70平方公里,第三为中建岛1.50平方公里,其余的都在0.40平方公里以下;最高的石岛海拔15.9米,低于5米的岛屿20座,占62.3%。

一、宣德群岛的岛礁

宣德群岛位于西沙群岛的东侧偏北,在北15°43′~17°00′,东经112°10′~112°54′之间的海域上。其主体为宣德环礁,古代我国海南渔民称之为“东七岛”或“上七岛” 、“上峙”等。1947年为纪念明代航海家郑和于明永乐至宣德年间七下西洋而定名为宣德群岛。该群岛共有8座岛屿、6座沙洲和7座暗滩(礁)。

永兴岛  海南渔民称为“猫峙”或“巴注”(海南话二者谐音),源于古时渔民初上岛时遇老鼠,便带猫来岛上繁殖。1946年我国政府派遣永兴号军舰接收西沙群岛,因以舰名命岛名以示纪念。 

永兴岛地理坐标为北纬16°50′,东经112°20′,距位于其西北方的海南岛榆林港180海里。岛形近椭圆形,东西长约1950米,南北宽约1350米,面积2.1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岛屿。岛陆地势平坦,平均高度为海5米,最高点为西南部的沙堤8.5米;四周礁盘宽度1200米左右,礁缘突起成白浪花环状,雪白如带的沙滩宽50100米,围绕着茂盛的绿色丛林,沙滩周围又有宽100米、高68米的沙堤环绕。岛中部是潟湖干涸而成的低地,发育着由鸟粪衍化成的磷质石灰土,其间有水井多口,水量充足,但因含硫酸镁而不能食,只可作洗涤之用。岛上自然植被密布,野生植物有148种,占西沙野生植物总数的89%,主要树种有草海桐(羊角树)、麻枫桐、野枇杷、海棠树和椰树等;野生动物主要是鲣鸟、军舰鸟、燕鸥等海鸟类。

永兴岛地处西沙群岛的中央,面积较大,风浪较小,四周有良好锚地,便于船只停泊,岛上环境优美,故历来是我国渔民生产生活的基地和南海诸岛的首府,海南建省后已成为西、南、中沙群岛的行政中心。

石岛  是上升礁构成的岛屿,与永兴岛同位于一个礁盘上,接近礁盘东北缘,西南距永兴岛约1130米;地理坐标为北纬16°51′,东经112°21′;海南渔民称为“小猫注”(相对于永兴岛而言),又因该岛上草丛中多蚱蜢而别名“蚱蜢屿”。石岛南北长约550米,中部宽约300米,面积约0.08平方公里;海拔高程15.9米,是南海诸岛中最高的岛屿。石岛与永兴岛不仅同处一礁盘之上,而且距离很近,1979年修筑了一条宽3米的石堤连接二岛,低潮时可通车,但二岛在岩性、构造、形态和时代上均有显著差异。石岛四周海蚀现象保存清晰,岩溶地形明显可见,地面起伏,除少数地方覆盖麻枫桐、草海桐等植被外,大部分地方岩石裸露,故名“石岛”。

赵述岛  位于永兴岛的北面,地理坐标是北16°59′,东经112°16′。海南渔民习惯称为“船暗岛”(意为船只天黑后可到此避风歇息),1947年为纪念明代赵述奉命出使三佛齐而命名为赵述岛。岛呈琵琶状,即椭圆形连一条170米长的沙嘴,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450米,面积约0.22平方公里,海拔4.4米,东、北、南三面发育了海滩岩。岛上遍布草海桐等植物,绿树葱茏,利于海鸟栖息,故形成了淡褐色的鸟粪土和成片的硬盘磷质石灰土。岛西端在东北季风影响下,发育了一条长约170米的沙嘴。中西部建有灯塔、瓦房和积蓄天然雨水的水池,海南渔民早就在岛上长期定居和季节性留居。

西沙洲  位于赵述岛西部3海里,地理坐标是北纬16°59′,东经112°13′;海南渔民称之为“船暗尾”(意即赵述岛的尽头),是一座正在扩大中的沙洲,呈椭圆形,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400米,面积0.2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约2米,是宣德群岛中的第三大岛。洁白的珊瑚沙遍布岛上,四周礁盘较为宽广,沙洲上厚厚的沙层内含有极其丰富的淡水,历来是渔民补给淡水的地方。附近海域水产资源甚丰,出产海龟、海参、砗磲、马蹄螺等海产品,是海龟繁衍后代的基地之一,也是海南渔民到西沙捕鱼的第一站。沙洲东部礁盘上有一水深36米的礁塘,遍布着艳丽多姿的各种鹿角珊瑚丛,颇具旅游观赏价值。

北岛  位于永兴岛北面,西北距赵述岛约2海里,地理坐标16°58′,东经112°19′;岛形狭长,作西北-东南走向,长1500多米,宽约290米,面积约0.4平方公里,故海南渔民称作“长峙”或“长岛”。西北部较高,达海拔34米;东南部地势低,常为海潮所淹没。北岛为沙堤环绕,堤宽80米上下,由珊瑚贝壳沙屑组成。沙堤之外为礁坪,之内有潟湖干涸所成的洼地,生长着以草海桐为主的灌木丛,是海鸟群栖的乐园。岛西北、西南和南岸均有缺口,是海龟进入本岛的通道,称为“龟门”,北岛是南海海龟的主产地之一。

中岛  位于北岛的东南面0.5海里,地理坐标是北纬16°57′,东经112°19′;因介于北岛与南岛之间而得名(1935年),海南渔民称为“石峙”;呈椭圆形,长约700米,宽250米,面积约0.2平方公里;岛高海拔约6米,地形周高中低,周围有沙堤环绕,沙堤宽约60米,高4米,堤外有礁滩岩发育,中部为潟湖干涸而成的低地;植被以草海桐为主的茂密灌木丛,海鸟群栖,鸟粪堆积,为海龟产卵之地。

南岛  位于中岛东南0.5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57′,东经112°20′,也是1935年命名。岛呈长条形,自西北至东南长约1200米,面积约0.17平方公里;周围也被沙堤环绕,堤高45米,中部低洼;植被及海产与中岛略同。

在南岛的南面有3沙洲,按其相对位置分别命名为北、中、南沙洲。又因3座沙洲都生长红色的马齿苋,海南渔民自南而北依次称为红草一、红草二、红草三。

北沙洲  接近南岛,在北纬16°56′,东经112°20′;北宽南窄,长约300米,最宽处80米,面积约0.02平方公里,海拔约3米,地势低平,大潮时易淹没。洲上有几条沙脊发育,沙体两端在季风影响下顺风向移动,夏季因盛行西南风而伸向东北,冬季则相反。由于沙洲还在成陆阶段,受波浪经常性冲刷,因而地面植被较少,杂草稀疏。

中沙洲  地理坐标是北16°5603",东经112°2036″;洲形不规则,长约300米,最宽处约80米,面积约0.05平方公里,海拔约2米,在大风浪影响下形态多变,且易被海浪淹没。北岸海滩岩发育较为稳定。洲上植被稀疏。

南沙洲  地理坐标是北纬16°5549″,东经112°2044";洲呈圆形,长约500米,宽约300米,面积约0.06平方公里,海拔4.1米,四周略高,中部略低,东北岸及南岸有沙嘴发育呈三角形,顶端向海延伸。北岸和东南岸有海滩岩生成,沙洲上潜育磷质石灰土,生长茂密的草丛和灌丛。

西新沙洲  位于南沙洲以南约500米,北纬16°55′,东经112°21′附近,呈弯钩形,面积2000多平方米,海拔1.9米,是1972年第20号台风中由于波浪冲刷和洋流搬运而形成的小沙洲(1983年定名)。

东新沙洲  位于南沙洲以南约500米、西新沙洲东面数百米处,地理坐标北纬16°55′,东经112°21′;呈弯钩形,面积4000多平方米,海拔2.1米;与西新沙洲并列如“孪生兄弟”,也是在1972年第20号台风中形成并同时命名的小沙洲。

东岛  因位于群岛的东面而得名1947年),又名“和五岛”,海南渔民则称为“猫兴岛(巴兴岛)”。地理坐标为北纬16°40′,东经112°44′;其东侧是香港至南洋群岛的必经航线。岛呈长方形,东北-西南长约2.4公里,宽约1公里,面积约1.7平方公里,为西沙第二大岛。是上升礁和珊瑚贝壳沙体复合组成的岛屿,周高中低,四周为由珊瑚贝壳生物沙构成的岸堤所环绕,堤高6.7米;中部低洼地布满长12厘米的珊瑚贝壳砾块,为鸟粪胶结成的褐黄色鸟粪石。南部遗留一小潟湖,潜育着磷质石灰土。东南岸堤之外,发育着一座离岸沙堤,东北岸则发育着海蚀崖。岛上不同群落、不同生态的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茂密,自中部低地至四周岸堤,再到宽515米的白色珊瑚贝壳沙滩上,依次分布着抗风桐(即麻枫桐)、海岸桐为主的高大乔木,草海桐、银毛树等灌木,以及马齿苋等矮小的草本植物,岛西部还有海南渔民种植的榄仁树和椰子树等成片人工林,植被郁闭度达70%以上,被称为“海上林海”。由于林木繁茂,岛上鲣鸟、军舰鸟等海鸟终年群集,鸟粪层深厚;以鲣鸟数量最多,逾数千只,使东岛又有“鲣鸟天堂”之誉。

高尖石  位于东岛西南约8海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16°35′,东经112°38′,是南海诸岛中唯一的一座火山岩岛,由火山碎屑(玻基辉橄岩,含凝灰熔岩,还夹杂生物硬体碎屑)构成。岛呈三角形,长约20米,宽15米左右,立面底宽顶尖,呈四级塔状,高5.2米,四壁陡峭,故海南渔民称为“尖石”,又因远望似船而称之为“石船”、“双帆”,低潮时最低一级台阶露出,面积约0.03平方公里,特大高潮时仅顶部34平方米露出水面,是宣德群岛中最小的岛屿。高尖石水下35米的平台上珊瑚丛生,多姿多彩,成为又一座“海底花园”。

此外,还有银砾滩、浪花礁、西渡滩、湛涵滩、滨湄滩、北边廊、嵩焘滩7座暗礁(滩),隐没于海水中(见 112

二、永乐群岛的岛礁

永乐群岛位于西沙群岛的西侧偏南,分布在北纬15°46′~17°07′,东经111°11′~112°06′之间,其主体为永乐环礁,海南渔民习惯称为“西八岛”或“下八岛”、“下峙”,1947年为纪念明永乐年间郑和航海下西洋而命名。共有岛屿14座,沙洲1座,暗礁4座,分述如下。

全富岛  位于永乐环礁的北缘,地理坐标为北纬16°32′,东经111°40′,海南渔民称做“全富峙”或“曲手”。岛近椭圆形,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20米,是一座以珊瑚沙为主辅以石灰藻、有孔虫等成分组成的沙岛,形态多变,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东西两端延伸明显。岛上缺树木及淡水,海鸟仅白天栖息。

银屿  位于一座长15公里、最宽处1.4公里的新月形礁盘上,地理坐标北纬16°35′,东经112°42′附近,是一座面积6100平方米的沙洲,海南渔民称为“银峙”,源于清末发现古沉船中有银钱而得名。岛上覆盖珊瑚沙,中部微凹如浅碟状,地面疏生杂草;常年海鸥群集,有黑枕鸥、凤头燕鸥、乌燕鸥等鸥科鸟类,因有“海鸥王国”之称。


银峙仔  位于银屿南面约600米处的同一座新月形礁盘上,地理坐标也是北纬16°35′,东经112°42′,面积1800多平方米,也是一座小沙洲,覆盖着珊瑚沙,大潮时常被淹没,地面未长草木。海南渔民又称为“银屿仔”,得名原因与银屿同。

鸭公岛  位于全富岛东南1海里,银屿西南500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16°34′,东经111°41′,面积9800平方米,海拔高度13米,是一座砾滩岛,生长着匍匐地面的植物。因岛形似鸭而得名,海南渔民也称为“鸭公峙”。

咸舍屿  位于鸭公岛东南约2海里,地理坐标是北纬16°33′,东经111°43′,呈椭圆形,长约45米,面积3000多平方米,海拔高度3米。上有礁块堆积成的几条砾堤,尚未有植物生长,但水产品丰富。海南渔民又称为“咸且”。

石屿  位于永乐环礁东部礁缘的新月形长礁盘北端,西距咸舍屿约2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33,东经111°45′,岛呈圆形,面积1000多平方米,海拔高度2米左右,四周沙堤环绕,中部低凹,系干涸潟湖淤塞珊瑚沙而成。海南渔民称“石峙”,又称“金沙岛”。

晋卿岛  位于与石屿同一新月形长礁盘的南端,与北端的石屿相距7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28′,东经111°44′。岛名为纪念明成祖年间协助郑和航海的三佛齐宣慰使施晋卿而起(19471983年);海南渔民惯称为“世江峙”、“四江岛”等。略呈椭圆形,长(东北-西南)700多米,宽300多米,面积约0.21平方公里,属生物沙砾(珊瑚沙为主,占52.7%,其余为石灰藻、贝壳沙、有孔虫、苔藓虫等)淤积于干涸潟湖而成。地形总貌周耸中凹,自海岸至中心依次为:海滩带 海滩岩带 沙砾堤带 中央洼地,海拔最高点(在沙砾堤脊)6米多,最低点(在中部洼地)2.2米。岛上植被茂密,以羊角树(草海桐)为主,还有银毛树和其它丛生灌木,有海鸟栖息,并形成深褐色鸟粪土,其中下层已分别同珊瑚沙胶结成磷质石灰土和硬盘磷质石灰土。中央洼地有水井一口,水味较咸,该岛自古以来就是海南渔民在西沙海域捕鱼的根据地之一。

琛航岛  位于晋卿岛西南1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27′,东经111°43′;长约1000米,最宽处约500米,面积0.32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点为3.9米。属沙砾岛,在热带海洋季风和台风所引起的波浪搬运和冲刷下塑造成沙砾微地貌,周高而中低,四周沙堤环绕,中部是干涸潟湖,发育着薄层磷质石灰土和粗骨磷质石灰土,丛生着茂盛的草海桐、麻枫桐等林木,岛南有我国渔民种植的棕榈和椰树,还有琼海渔民1919年挖的一口水井,井水丰盈,但不能饮用。距岛200米外的礁盘边缘,有天然良港,可停泊军舰。岛名系清末将领李准1909年巡海时为纪念随行军舰“琛航号”而命名;海南渔民则以岛略呈三角形而称为“三角岛”或“大三脚岛”。

广金岛  位于琛航岛以西370米左右,并与之同基于一座礁盘之上(两岛间有宽1030米的沙嘴相连),地理坐标是北纬16°27′,东经111°42′;长约260米,最宽处200米左右,面积0.076平方公里。属沙岛,地势周高中低,由西-南-东沿岸断续发育着海滩岩,向次生潟湖倾斜延伸,岩面发育了溶沟等海岸岩溶地貌。岛上有薄层磷质石灰土,草海桐等树林灌丛覆盖浓密,藤蔓遍布,海鸟栖息;并有水井,水能用不能饮。岛名为纪念清末将领李准巡海军舰“广金号”而起,海南渔民以岛呈三角形而小于琛航岛,故称为“小三角”或“小三脚岛”。

金银岛  位于永乐环礁的西端,在北纬16°27′,东经111°31′的海面上,东西长1275米,南北宽650米,面积0.36平方公里,最高处达8.2米。岛形似琵琶,柄尾部向东南伸出,故海南渔民称做“尾岛”或“尾峙”。四周沙堤以海滩岩为基础,中部浅洼地为干涸潟湖。岛上林木繁茂,普遍分布着以草海桐林为主的植物群落,断续有麻枫桐林和成片的海岸桐林生长,北岸有水莞花岩生植被。丛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各种鸟类,岛粪堆积深厚,发育了硬盘磷质石灰土和石质粗骨磷质石灰土。岛西有海南渔民种植的红厚壳树(海棠树),有井数口,水带泥味,可饮用。岛名1935年曾叫“钱财岛”,1947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金银岛,得名原因一说本岛曾挖出不少钱币,另一说是出产鲍鱼和其他珍贵海产,渔民能获厚利。

筐仔沙洲  位于羚羊礁东南角礁盘上,地理坐标为北纬16°27′,东经111°36′,海拔高度1米左右,是一座面积仅0.01平方公里的小沙洲,形如新月,堆满白色珊瑚等生物碎屑,植被稀疏。海南渔民向称“筐仔屿”。

甘泉岛  位于永乐环礁西缘,金银岛东北7海里,羚羊礁北面半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30′,东经111°35′。岛呈卵圆形,南北略长达700多米,东西宽500多米,面积约0.3平方公里。海南渔民据岛形称之为“圆峙”或“圆岛”;清末李准巡海(1909年)时发现该岛井泉水量丰富,水质甘甜可饮,因以“甘泉”命名。岛为沙堤围绕,堤带宽6070米,最高点达8米,上面生长着茂密的海岸桐(黑皮树);沙堤外围为宽度在80180米的珊瑚礁坪,临海岸边则为海滩岩;沙堤内的中部低平,由干涸潟湖形成。土壤主要是硬盘磷质石灰土,中央有石质粗骨磷质石灰土,以草海桐(羊角树)为主的灌木丛遍地分布,洼地里还有苗状穗砖子苗等沼生植物,也是海龟产卵繁殖的好场所。

珊瑚岛  位于永乐环礁西端礁缘-礁盘的东南部,甘泉岛东北2海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16°32′,东经111°36′;岛呈椭圆形,东西长约900米,南北最宽处450多米,面积约0.31平方公里。周高中低,海拔在2.55米之间。由圆心向圆周,形成三圈同心圆:内部圆心周围为低平的干涸潟湖,发育了硬盘磷质石灰土,覆盖着以草海桐为主的茂密灌木丛,靠北有一片许树林,椰树高大挺拔于灌丛之间;中环为沙堤带,以东、西、南三段较宽,有50100米左右;外环为沙砾滩带,西南段近百米宽,其余在2050米之间,西及西北岸发育有海滩岩。岛上沙层深厚,鸟粪资源丰富且质量好,井水甘美可饮,我国渔民常来此补充淡水。清末李准巡海时(1909年)见该岛珊瑚很多而名之为“珊瑚岛”,海南渔民则以岛上树木粗大而称之为“老粗岛”或“老粗峙”。

中建岛  位于永乐环礁西南430海里处的一座台礁顶部,西北距海南岛约50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5°47′,东经111°12′,处于西沙群岛之西南大门,位置十分重要。岛名系纪念1946年我国政府派往接收西沙群岛的“中建号”军舰而起;海南渔民则称“半路峙”(因从海南岛赴南沙群岛捕鱼到此已走一半路程)或“螺岛”(岛上盛产各种海螺)。岛呈长方形,东西长1850米,南北宽约800米,面积1.5平方公里。四周礁盘宽5001000米之间,礁盘边缘微微高起成为礁脊,礁脊以内至岛四周的沿岸沙堤为浅水的内礁坪;沙堤内陆势低平,海拔仅2.73米,上面覆盖着洁白的珊瑚沙,台风大潮时常被淹没;中部偏南有一水深半米的潟湖。本岛原无草木, 20世纪80年代我驻岛部队由海南岛运来土壤、树苗,种上椰子、木麻黄、马尾松、榄仁树(野枇杷)等,使中建岛由“南海戈壁”变成“南海绿洲”,引来越来越多的海鸟到此栖息,成为西沙群岛中海鸟最多,也是出产海龟最多的岛屿之一。

盘石屿  位于华光礁东南6海里处一座东西长约10公里的椭圆形环礁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6°02′~16°05′,东经111°45′~111°50′,与华光礁、玉琢礁形成三礁鼎立之势。盘石屿是布满白色生物沙的小沙洲,面积约0.06平方公里,海拔2.5米,在台风巨浪和大潮时会被海水淹没,尚未生长植被,但露出水面时为海鸟栖息的场所。海南渔民称为“白礁”或“白峙仔”。

北礁  西沙群岛最北的一座暗礁,位于北纬17°05′,东经111°30′,东南距全富岛30海里上下。发育于一座椭圆形封闭环礁的西部礁盘上,呈长椭圆形,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1.53.0公里。四周为潟湖斜坡所环绕,礁内潟湖散布浅滩和点礁,点礁顶部生长着多姿多彩的鹿角珊瑚。低潮时环状礁峰、部分礁盘和点礁出露,高潮时波浪冲击礁缘形成白色花环涌现碧海之上。潟湖底部则为沉积的钙质生物细沙所覆盖,珊瑚丛生湖底如百花竞放;海参、海鳝、石斑鱼等水产品极为丰富。由于这里浪急暗礁多,又当国际航道要冲,是南海著名的险区之一,古今不少航船在此触礁沉没;已先后打捞出自公元5世纪(南朝)至近代的大量铜钱、铜锭、铜镜、铜剑鞘和陶瓷器等文物。海南渔民过去曾在此拾得不少沉船遗留下的蚕豆,故又称北礁为“干豆”。

羚羊礁  位于永乐环礁的西南角,距金银岛3.5海里,因形似羚羊而得名,海南渔民称为“筐仔”;地理坐标为北纬16°28′,东经111°35′;南北长12公里,东西最宽处约4公里,为一状近三角的封闭型珊瑚环礁,潟湖水深不到1米,礁墩(点礁)上繁衍着艳丽多姿宛若海底花园的多种珊瑚,礁缘上礁块崎岖。

华光礁  位于永乐环礁东南面约10海里处,在北纬16°09′~16°17′,东经111°34′~111°49′范围内;是一个隐没水中的暗礁,呈长椭圆形,东西长约16海里,南北宽约5海里,是西沙群岛的大环礁之一。礁环内潟湖水深1025米,低潮时礁环可出露海面。潟湖内珊瑚成丛艳丽多姿,组成一个花的世界。“华光礁”之名意为中华之光,海南渔民则因礁形似大箩筐而称为“大筐”或“大圈”。

玉琢礁  位于华光礁的东北面约8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19′~16°22′,东经111°57′~112°06′,为一隐没水下的封闭型环礁,亦呈长椭圆形,东西长约7海里,南北宽约2.6海里。礁环内潟湖位偏于西部,水深714米,涨潮时有少数礁块出露海面。海南渔民认为玉琢礁是第二大环礁,故称做“二筐”或“二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海诸岛介绍095:南沙群岛
南海诸岛012-025:永乐环礁(中国)
郑和群礁
第三节 南沙群岛的岛礁沙滩
107-中业群礁(铁峙礁[108]-铁线礁[112])
中国南沙群岛各岛礁情况(附图)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