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苏祠博物馆

□王琳祥

北宋绍圣二年(1095)四月佛寿日,谪居惠州的大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作《寿星图》(一名《佛寿图》)一幅,旨在寄寓自己的谪居情怀。由于《寿星图》的造型妙趣横生且立意深刻,深受世人喜爱,故而流传甚广。

古城黄州东坡赤壁坡仙亭内有《寿星图》石刻一方,图之寿星即是明清人依据苏轼的原画摹刻的。在湖北人民出版社于19793月出版的旅游读物《东坡赤壁》一书中,作者介绍这幅图画时断言:“寿星图系以‘德、寿、殿、宝’四个字组成的一幅组字画。”由于此说的影响较大,当代著名苏学专家孔凡礼先生在他的《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2月第一版)“绍圣二年”的纪事中也将《东坡赤壁》以上文字抄录。笔者经过多年的反复考证,认为此说有误。笔者以为:“德寿殿宝”系南宋高宗赵构晚年所用的玉玺文字,与苏东坡的原画毫无关联。试将理由陈述如下:

一、德寿殿为南宋高宗赵构退位后居住的处所

(一)明人李东阳、王世贞为赵构的书法作品题跋话说德寿宫

在书坛享有盛誉的《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是清乾隆皇帝为了方便文人学士临池学书,诏命儒臣将历代留存下来的书帖详慎审定之后编集而成的一套书法模范。在《三希堂法帖》第七册中有南宋高宗以真草两种书体书写的《嵇康养生论》一篇,作品的最后钤有“德寿御书”印一枚。针对此四字,明人李东阳与王世贞先后题跋话说德寿宫。前者题写于正德三年(1508)六月十三日,后者题写于万历元年(1573)七月三十日。

李东阳跋文摘要如下:

右《嵇康养生论》一卷,真草相间,用智永千文体,后有“德寿御书”印。“德寿”,宋高宗宫名,作于绍兴十八年戊辰,实中兴之二十二年也。又九年,丙子,孝宗受禅,始尊高宗为太上皇,退处“德寿”。又十四年,年八十一而崩于是宫……

以上文字为李东阳的题跋前半部分,文字表明德寿宫为南宋高宗赵构退位后所居之所。绍兴十八年,即公元1148年。中兴,由衰落而重新兴盛。“中兴”句是说北宋衰败、南宋高宗登基至此已有二十二年。高宗即帝位,年号建炎,历时四载,始终时间为1127——1130年。绍兴为建炎之后的年号。从建炎元年(1127)到绍兴十八年(1148),前后二十二载。宋高宗赵构生卒年为1107——1187年,1127——1162年在位,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传位于孝宗赵。孝宗即位,岁在壬午,李东阳笔下的“丙子”,《宋史·高宗纪》是指月份,非年份。此外,“又九年”应为“又十五年”;“又十四年”应为“又二十四年”,李东阳有误。

王世贞跋文节录如下:

右太史姚君继文藏宋思陵手书《嵇中散养生论》一篇,行模真草相间,后有“德寿御书”印。“德寿”,思陵为太上时所居宫也……

以上文字亦为王世贞跋文的前半部分。文中的“思陵”即指高宗赵构,《宋史》本纪载赵构仙逝年葬于永思陵(详见下文),时人简称思陵。又因宋人常以“思陵”为高宗的代称,后人沿袭以称。文字表明,德寿宫系赵构为太上皇帝时的居所。

(二)当时人曾觌有关德寿宫的记述

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中秋节,中大夫秘书监丞兼左谏议曾觌等大臣跟随孝宗赵到德寿宫拜见太上皇帝赵构。当日,赵将即兴书写的墨宝赏赐曾觌。曾觌有感于皇上对自己的恩宠,特题跋以志。文中说:

隆兴二年,中秋日,臣觌等从上诣德寿宫。谒见朝回,上御内殿,语臣等:“为政恤民之道甚难……吾戒慎,不敢怠忽。”……

以上墨迹见于《三希堂法帖》卷之一宋孝宗赵的御书之后。“上”,指孝宗赵。曾觌的题跋,证实了高宗赵构晚年确实居住在德寿宫中。

(三)南宋人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话说德寿宫

德寿宫位于何地?高宗赵构为何居住德寿宫?南宋人王象之在《舆地纪胜》卷第一“行在所·宫阙殿”门下的“德寿宫”条下记述说:

《临安志》云:“在望仙桥之东,宫门外有待漏院。”

《中兴小历》云:“绍兴三十二年,五月,望仙桥新葺宫成。六月戊辰,诏以‘德寿’为名。”

《系年录》云:“乙亥,上出札曰:‘朕宅帝位三十有六载……思欲释去重负,以介寿臧蔽自,朕心亟决大计:皇太子贤圣仁孝,闻于天下,周知世故……皇太子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帝,退处德寿宫,皇后称太上皇后。应军国事,并听嗣君处分。朕以澹泊为心,颐神养志,岂不乐哉!尚赖文武忠良,同德合谋,永底于治。’”

《朝野杂记》云:“德寿宫,乃秦丞相旧第也,在大内之北,气象华胜。宫内凿大池,引西湖水注之……”

重华宫,即德寿宫也。寿皇逊位处,改名重华宫。

慈福宫,即德寿宫也。

寿慈宫,李心传《朝野杂记》云:“旧为德寿宫及慈福宫。”

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转引《临安志》、《中兴小历》、《系年录》与《朝野杂记》的记述表明,德寿宫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五月建成,六月,诏以“德寿”为名。明人李东阳言德寿宫作于绍兴十八年(1148),《中兴小历》言德寿宫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建成,由此得知,建筑德寿宫前后花了十五年的时间。又,南宋高宗赵构禅让帝位于太子赵,以太上皇帝的名义退居德寿宫颐神养志,出自赵构本人的手札,此史料真实可信。德寿宫原为宰相秦桧府第(秦桧卒于1155),位于望仙桥之东。德寿宫在大内之北(大内,皇宫的总称),宫内有一个人工开凿的、水面宽阔的水池,且池中之水是引自西湖,由此可知,德寿宫面积宽广。“寿皇”为孝宗赵尊号,全称为“至尊寿皇圣帝”,故宋人文章中常以“寿皇”称孝宗。《舆地纪胜》以上文字表明,孝宗辞世,又更名为寿慈宫。慈福宫与寿慈宫名的女性色彩较浓,与德寿宫、重华宫名的阳刚之味有别,极有可能是因历任的皇太后在此宫居住时更名。孝宗赵昚生卒年为1127——1194年,在位时间为1162——1189年。也就是说,孝宗赵昚在重华宫只住了五年的时间。王象之《舆地纪胜》的初稿写成于嘉定十四年(1221),其间继孝宗赵昚之后,有光宗赵惇、宁宗赵扩。但从留存至今的书中内容来看,又涉及到绍定二年(1229)之事,绍定之前有宝庆,皆为理宗赵昀的年号,那就是说,住过德寿宫的皇帝有高宗、孝宗、宁宗和理宗。

(四)德寿殿位于德寿宫中

1、高宗在其书法作品上自题“德寿殿书”

高宗赵构晚年喜好写曹植的《洛神赋》,在留存《三希堂法帖》中的《洛神赋》之后,高宗特意注明的“德寿殿书”四字特别引人注目。文字表明。德寿殿为高宗赵构的起居之所,晚年的赵构常在德寿殿内读书习字。

2、《宋史》载高宗崩于德寿殿中

《宋史》三十二卷《高宗纪》载:

(绍兴)三十二年……五月……甲子,诏立建王玮为皇太子,更名。……六月……丙子,诏皇太子即皇帝位。帝称太上皇帝,退处德寿宫,皇后称太上皇后。……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崩于德寿殿,年八十一,谥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十六年,三月丙寅,攒于会稽之永思陵。

《高宗纪》以上文字,先言“退处德寿宫”,后言“崩于德寿殿”,文字表明,德寿宫内有德寿殿,换言之,德寿殿位于德寿宫中。将以上文字与南宋人李心传《朝野杂记》中的记述综合分析,德寿宫内有茂林修竹、山石园林,有水池亭榭,有殿宇若干。殿以“德寿”为名,即可知德寿殿为德寿宫之主殿。淳熙十四年,即公元1187年。“攒于会稽之永思陵”一句,是说高宗于淳熙十六年(1189)安葬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县)永思陵。

有关宫殿的具体含意,《辞源》的解释是:宫,房屋的通称。古时不论贵贱,住房都可称宫。秦汉以后,专指帝王所居的房屋。也有称宗庙、佛寺、道观为宫的。殿,古代高大房屋,通呼为殿。后专称帝王所居及朝会之所或供奉神佛之所为殿。明清宫殿,前称殿,后称宫。

二、“德寿殿宝”为高宗赵构晚年专用的书画印玺

赵构字德基,北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初封康王,当徽、钦二宗被金兵俘虏之后,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任用黄潜善、汪伯彦为相。由于害怕金兵进逼,南迁扬州,继又渡江而南,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成为南宋的第一任皇帝。赵构酷爱书画,且有很高的造诣。在位期间,高宗常在自己的手札上钤盖“御前之宝”或“御书”之印,而在收藏的古书或名人书画作品上则钤盖“御用图书”或“绍兴”二印。以上所说的情况,在《三希党法帖》中皆可见到。

绍兴三十二年(1162)之后,赵构以太上皇帝自居,自此,他常用的玉玺则是“太上皇帝之宝”、“德寿御书”、“损斋御书”与“德寿殿宝”等。“太上皇帝之宝”见于苏东坡《黄州寒食帖》真迹;“德寿御书”见于以上所提《嵇康养生论》之后;“损斋书印”见《三希堂法帖》卷一王羲之《曹娥碑》高宗跋之下,其跋题款亦为“损斋书”三字(“损斋”之“损”,有谦虚退让之意);“德寿殿宝”即苏东坡《寿星图》上之印。

除以上所说“德寿殿宝”等印之外,苏东坡《寿星图》在左侧还有一个形象为“”的符号,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琢磨它的内涵,但答案皆不甚理想。其实,这个印记是南宋高宗赵构的随身玉押。清末民初的大收藏家吴湖帆先生曾收藏过此图,并对此符号作过考证。在此印之下方,吴氏记曰:“宋高宗玉押。今藏吾家。吴湖帆识。”(见四川眉山东坡诗社19999月出版的《远景》第七期)由此得知,此符号为高宗签盖图书信件的一种特殊印记。

三、“德寿殿宝”印居“寿星图”上方正中体现着君与臣的名份

欲知高宗赵构为什么将“德寿殿宝”印钤盖在《寿星图》的上方正中,笔者以为有必要先对《寿星图》进行剖析。

苏东坡《寿星图》与一般人笔下的寿星大不相同,其头部特长,其用笔细腻逼真,其眉长过面,其耳大垂肩,目光炯炯,喜笑颜开,给人以慈祥、豁达、无忧无虑的感受。惟老寿星的身材画得奇短,尚不及头长,其腹部隆起且用笔粗犷,似乎有“满肚皮不合时宜”,然又让人感觉到此寿星有“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博大胸怀,令人品玩,让人遐想。

考《寿星图》创作之前,苏东坡是以“毁谤先帝”的罪名于绍圣元年(1094)四月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的,执政者意欲让苏东坡在素有“南荒瘴疠”之恶名的惠州自生自灭,然而创作此图之前,苏东坡在《答徐大正书》中曾写道:“到惠已半年,既习其水土风气,绝欲息念之外,浩然无疑,殊觉安健。”其字里行间,充满着乐观向上的情怀。佛寿日,即释加牟尼佛的生日农历四月初八。佛家重善讲空,讲无为,讲修生养性,由此看来,《寿星图》实际上是苏东坡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有必要在此说明,苏东坡的母亲仙逝之日,也是农历四月初八。母亲的忌日,苏东坡不可能能忘怀。史载眉山苏氏有在亲人忌日绘佛像献寺庙的家风,因此,苏东坡在既是释迦牟尼佛的生日又是母亲的忌日画《寿星图》也不排除有思念母亲的内涵。

有趣的是,当代有书画行家看到东坡赤壁这幅石刻后说:“苏轼《寿星图》的下半部分是由‘寿’和‘福’字组成,只不过是将‘福’字变成了上下结构,二个字造型在世传的篆书《百寿图》与《百福图》中依稀可见。”如果不是巧合的话,苏东坡将“福”、“寿”二字巧妙地和寿星头结合成一幅栩栩如生的《寿星图》,作为贬谪在惠州的苏东坡是否也在追求“福在寿中”这种情趣呢?更有意义的是,一位书画家看到这幅图画时说:“《寿星图》是目前为止,在我国见到的最早的一幅漫画”。

通过以上的剖析,高宗赵构对《寿星图》的喜爱,既可以说是赏识苏东坡书画技艺的高妙,也可以说是钦慕苏东坡的为人。曾身为一国之君的太上皇帝赵构在《寿星图》的上端正中处钤盖“德寿殿宝”一印,既体现出他对苏东坡《寿星图》的喜爱超常,又不失自己曾为有宋王朝一国之尊的身份。虽然苏东坡为北宋时代的名臣,但赵氏一统江山承传有绪,作为北宋徽宗之子,赵构深知君臣之序是不能有所马虎的。

综上所述,苏东坡《寿星图》上的“德寿殿宝”之德寿殿为宫殿之名,“德寿殿宝”为南宋高宗赵构晚年专用的书画印玺应是毫无疑问的。

附:本文撰成不久,笔者购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20028月出版的《中国传世人物画》一套,出自研究的目的,笔者细心地查看了南宋之前的名画所钤盖的印章。在第99页的五代人石恪《二祖调心图》左侧,笔者终于见到了“德寿殿宝”四字印,其造型与苏轼《寿星图》上的“德寿殿宝”四字无异。更令人激动的是,在“德寿殿宝”四字印中间,高宗赵构亲笔题写的“损斋宝玩”四字清晰可见。

(作者单位:湖北黄岗东坡赤壁管理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雍正皇帝书法集《世宗御书四宜堂法帖》清拓本
宋高宗的书法及其影响
康熙皇帝御书《懋勤殿法帖第二》清拓
南宋遗珍御书钱——绍兴通宝旋读折五大钱赏析
赵构的书法艺术(二)
“永生说钱”之30:两宋到底有那几位皇帝写过御书钱?澶渊之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