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桐叶封弟辨 | 古文观止
桐叶封弟辨
——柳宗元
作品介绍

  

  《桐叶封弟辨》是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议论文。该文通过评论“桐叶封弟”这个故事,批评了所为“天子无戏言”的谬说,表达了柳宗元对“君权无上”的怀疑和否定。柳宗元还用桐叶封妇人和宦官的假设,影射了唐朝宦官专权的腐败政治 ,表达了革新朝政的愿望。


原文及注释
    



古之传者(1)有言:成王(2)以桐叶与小弱弟(3)戏,曰:“以封汝。”周公(4)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5)


【注】:

(1)传者:书传。此指《吕氏春秋·重言》和刘向《说苑·君道》所载周公促成桐叶封弟的故事。
(2)成王:姓姬名诵,西周初期君主,周武王之子,十三岁继承王位,因年幼,由叔父周公摄政。
(3)小弱弟:指周成王之弟叔虞。
(4)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朝开国大臣。
(5)唐:古国名,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一带。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6),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7)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8),亦将举(9)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10);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11)过也。


【注】:

(6)不中之戏:不适当的游戏。
(7)苟:轻率,随便。
(8)妇寺:宫中的妃嫔和太监。
(9)举:指君主的行动。
(10)病:弊病。
(11)遂:成。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12),从容(13)优乐,要归之大中(14)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15)。又不当束缚之,驰骤(16)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17),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18)小丈夫缺缺(19)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注】:

(12)道:指思想和行为的规范。
(13)从容:此指举止言行。优乐:嬉戏,娱乐。
(14)大中:指适当的道理和方法,不偏于极端。
(15)辞:解释,掩饰。
(16)驰骤:指被迫奔跑。
(17)自克:自我约束。克,克制,约束。
(18)直:只是,只不过。
(19)缺缺(quē):耍小聪明的样子。缺,原文“垂夬”。



或曰:封唐叔(20),史佚(21)成之。


【注】:

(20)唐叔:即叔虞。
(21)史佚:周武王时的史官尹佚。史佚促成桐叶封弟的说法,见《史记·晋世家》。




翻译


    



古书上记载说:周成王把削成珪形的桐树叶跟小弟弟开玩笑,说:“把它封给你。”周公进去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不可以开玩笑。”于是,成王把唐地封给了小弟弟。


我认为事情不会是这样的,成王的弟弟应该受封的话,周公就应当及时向成王说,不应该等到他开玩笑时才用祝贺的方式来促成它;不应该受封的话,周公竞促成了他那不合适的玩笑,把土地和百姓给予了小弟弟,让他做了君主,周公这样做能算是圣人吗?况且周公只是认为君王说话不能随便罢了,难道一定得要遵从办成这件事吗?假设有这样不幸的事,成王把削成珪形的桐树叶跟妇人和太监开玩笑,周公也会提出来照办吗?


凡是帝王的德行,在于他的行为怎么样。假设他做得不恰当,即使多次改变它也不算是缺点,关键在于是不是恰当,恰当就使它不能更改,何况是用它来开玩笑的呢!假若开玩笑的话也一定要照办,这就是周公在教成王铸成过错啊,我想周公辅佐成王,应当拿不偏不倚的道理去引导他,使他的举止行动以至玩笑作乐都要符合“中庸”之道就行了,必定不会去逢迎他的过失,为他巧言辩解。又不应该管束成王太严,使他终日忙碌不停,对他像牛马那样,管束太紧太严就要坏事。况且在一家人中父子之间,还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自我约束,何况名分上是君臣关系呢!这只是小丈夫耍小聪明做的事,不是周公应该采用的方法,所以这种说法不能相信。


有的史书记载说:“封唐叔的事,是史佚促成的。”





赏析
    



文章开头,寥寥几句,交待了“桐叶封弟”故事的大旨:

  (原故事的背景:周武王就位后不久便驾崩,成王继位。因为当时成王还是个孩子,由周公摄政。后来唐国参与动乱,周公率兵讨伐,征服了唐国。)有一天,成王和小弟弟叔虞玩,用桐叶削成圭的样子递给叔虞,说是用它分封叔虞。周公听说,便进来道贺。成王说那只是说着玩耍。周公认为:天子不可戏言。就这样把唐国封给了叔虞。

  接下来,柳宗元明白表示对此不以为然,他这样责难和质疑周公的做法:

  首先,如果确实应该封的,周公本该在成王开玩笑前就找机会建言;要是本来不该封,周公却要促成不合适的“戏言”,愣是让成王把地封给小弟弟,这又岂是圣贤所当为?

  周公只不过是以为,天子的话应该严肃对待,可那就一定要促使它实现吗?万一成王开玩笑要给宦官和女人封地呢 ―― 这是不可能实现的,那又该怎么办?作为王者,假如说话不当,完全可以也应该变易,更莫说只是“戏言”。倘若明知不妥也要坚持实行,就等于教成王一错到底。王者当然不该如此。―― 这一层有点像辩难中的“归谬法”。

  作为辅助君王的臣子,周公只宜掌握原则,把持正确方向,让成王从容处理政事。不该看到他有过失还为他找借口弥缝;更不可以操纵他,作为自己意旨的执行者。即便家人父子,也不能这样做,何况君臣?周公圣贤,决不会如此短视弱智。

  结论:由于周公是圣贤,而圣贤,是不会这样处事的;所以:“桐叶封弟”故事不可信。

  这篇文章十分简洁,左右开弓,从正反两方面分层展开,条理分明,文字畅达,作为论辩佳作而垂范后世,良有以也。

  然而,欣赏过“笔法”之后,对于文章的“实体”内容 ―― 辩驳和结论,揆之情理,却也有点“吾意不然”。桐叶戏封,周公入贺,执“天子不可戏”的大道理促而成之,表面上看,似乎有点荒唐不可信。但按照柳子的辩论,证其事之必无,却也难以成立。

  武王立国不久就去世,继位的成王年幼,周公摄政,流言四起。当此之时,分封诸侯是政治需要,与其直接向尚是小孩儿的“天子”建言,让他“封弟”,就远不如抓住天子的“戏言”,顺水推舟,借其“金口”而玉成。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正是柳子指出的,“把握原则和大方向”,而且不露声色,不着痕迹,高明之至。这等好机会,从政治需要看,便是“编故事”也要“编”一个出来,更何况有现成的适逢其会?万一成王开玩笑要给宦官和女人封地呢,周公当然可以装聋扮哑,不予理会。自然也可以这样说:黄口小儿的游戏,哪里可以当真?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周公圣人,观其政绩,自有因势利导的大智慧,又何得以食古不变的教条主义,窥测和规范他的用心和处事?

  况且,周公是武王的弟弟,叔虞是成王的弟弟,君臣,而实在也是兄弟家人。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其中景况,远不是一个“理”字可以了得。袁枚批评“商山四皓”“垂老与人家国事”,有一定的道理。别人的“家国事”,“国事”中交缠有“家事”,复杂纷纭,隔靴搔痒的局外人,倒来凿凿言之,很有可能与事实相去甚远。姑妄听之也可,只当一家之言可也。




原文重颂




桐叶封弟辨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品百练:说苑(刘向)/桐叶封弟辩(柳宗元)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铨衡典  第一百二十卷
“桐叶封弟”不足为信
古文观止选读(十三)桐叶封弟辨
经义模范-明-佚名
成语故事:桐叶封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