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400多年的好方子,因为太便宜没人用!

      《续名医类案》中记载了清代名医张石顽之子张飞畴的一个医案。原文如下:
       一年少体肥之人,平素左半身无汗,胁下ー片常冷。
       数日前索逋下乡,是日天气暴寒,舟中食饭一箸,随食随冷,便觉凛凛畏寒,登岸失足顛仆,扶挟解带而寝。
       是夜即发热头痛,喘鸣胸满,遍体烦疼,腰脊左胁尤甚,左半身不能转侧,仍冷不热,手足亦微冷,第三日扶病而归。
       其脉左手弦细,右手迟滑,总不似外感之候。因见脉弦胁痛,与小柴胡二服,不应。又似半身风废,与小续命亦不应。
      检方书中半身无汗例,当二陈、四物合用,按法治之,亦无效。
      舌上有微薄苔,而左畔白滑,右畔微黄,得病后,大便已去二次,去亦无多,小便略见黄涩。

      或问张飞畴,此是何病?当用何药?
      张曰:此人素有寒饮结聚胁下,更兼内外感寒,加以惊仆痰逆,则发热喘鸣,头痛胸满身疼,势所必致。
       其右畔经络贯通处受邪,则从阳而化为热。左畔寒饮积结之界,平时尚且无汗,纵有寒邪凑泊,亦必从阴而酿寒。
       阳气不到之所,自然重着难移;阳气不行于脉,自然弦细搏指。至于右脉迟滑,手足微寒,皆缘脾气向衰,热势不盛,所以舌苔不能干燥,大便不能结硬。
      其小便黄涩一证,虽因肺胃气化不行,亦见下焦真阳未艾。斯人向后必夭,目今尚可挽回,当与五积散,昼夜三进,总藉辛温解散之力,可以内消寒滞,中温血脉,外逐表邪,一举而有三得。
      其外可用白芥子、川乌、姜渣炙热,包熨之。俟表邪分解,里气调和,然后用六君加辛、附、姜、桂之属,温中气可也。
        这一则医案当中所说的“五积散”,出自唐代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流传至今已有1400多年。
五苓散药物组成:苍术、桔梗各二十两,枳壳、陈皮各六两,芍药、白芷、川芎、当归、甘草、肉桂、茯苓、半夏(汤泡)各三两,厚朴、干姜各四两,麻黄去根节六两。
用法:上药除肉桂、枳壳二味药,其余细挫,用慢火炒,令色转,摊冷,去肉桂、枳壳末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至半盏,去滓,热服;凡被伤头痛,伤风发寒,每服二钱,加生姜、葱白煎,食后服。现代的用法就是做成散剂,一次服用9克,当然做汤剂也行,水煎服。
功用: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无汗,头痛身寒,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以及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
证治机理:本证系寒、湿、气、血、痰五积所致。
       本方中苍术、厚朴、陈皮、甘草为运脾化湿消食积之平胃散;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为主治痰饮之二陈汤;有治太阳表证的桂技汤;又有治痰饮之苓桂术甘汤;有肾着病的苓姜术甘汤;有四物汤去熟地黄,具行血调经之功;有麻黄合桂枝辛温发表以散表寒;姜、桂、枳、朴温里以行气滞;陈皮、半夏合麻黄、桔梗开肺以豁痰;麻、桂、干姜、白芍、归、甘草具续命汤之方意。
  综现全方,结构严谨,实为以上诸名方综合的复方。依诸方之功用,本方不仅主治寒、食、气、血、痰五邪之郁积,而对表里内外、脏腑经络之寒湿阴邪,差不多都能治。
  现内外妇儿临床中多用于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外感风寒湿,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方。若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刺痛、反胃呕吐、泻利清谷,及痃癖症瘕、膀胱小肠气痛,加煨姜三片,盐少许;伤寒时疫,头痛体痛,恶寒发热,项背强痛,加葱白三寸,豆豉七粒;但觉寒热,或身不甚热,肢体拘急,或手足厥冷,加炒吴茱萸七粒,盐少许;寒热不调,咳嗽喘满,加大枣;妇人难产,加醋一合,不拘时服。
       乍一看五积散有一种什么病都能治的感觉,而实际上五积散本就是个万金油。可惜了就是因为太便宜,很多人不爱用。五积散除了上面所说的,经过加减还可以治疗胃肠感冒,急性胃肠炎,,慢性肾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痛经,不孕症,腰腿痛等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方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积散的临床应用
中医“横扫邪气”的方子!击破寒邪、湿邪、痰邪、淤邪,随心所欲
五积散用于内外妇儿临床
五积散
转载:治疗脚后跟疼痛特效验方
【五积散:通治内外妇儿表里阴寒积聚症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