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蔡林森:不背“学案”这口锅!

蔡林森:不背“学案”这口锅!

刘向军

“学案”曾经——其实至今依然——风靡全国,但同时“学案”泛滥之害大家也有目共睹:一是大大增加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每天忙于编写“学案”;二是大大增加了学校的财力负担,每天各个学科忙着印大量的“学案”。

“学案”究竟起自何时?缘何而起?我懒得考证。但似乎有一种说法是“学案”源自蔡林森校长首创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因为要让学生“先学”嘛,所以就得给学生印制专门的“学案”,以便于学生自主去学,这也是所谓“翻转课堂”的具体操作。总之,每个学科每位老师上课前必须专门再给学生另外印制一份独立于教案之外的“学案”,学生根据“学案”才能高效地上课学习。

蔡林森校长对此是什么态度呢?他的态度很明确:反对印制“学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不需要“学案”来支撑!(蔡林森《“先学后教”不要“学案”支撑》,2013年4月17日《教育时报》)

我赞同蔡林森校长的观点。仔细想一想,“学案”无非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凭借,而这种凭借在常规的课堂上多的是:学科教材当然就是最好的“学案”,每个学科、每个学生都有的教辅资料也是现成的“学案”,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PPT也可以是“学案”,传统的“教案”还可以是“学案”——“教案”不就是教学生去学的方案嘛!说到底,是否印制专门的“学案”不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关键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究竟是什么。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是“先学后教”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那么“教案”也可以成为“学案”,也能教出“学案”的效果来;反之,“学案”也可能成为“教案”,事实上,许多印制了“学案”的课堂其教学理念与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课堂上依然是以“灌输”和讲解为主体的教学,这只不过是把传统的“教案”换成了“学案”这个时髦的名字而已。

“学案”的印制当然也有它的一定作用,那就是通过名称的、形式的改变,力求强制性地提醒或者督促老师在课堂上做出教与学的“翻转”,但这并不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关键,正如PPT这种时髦的教学工具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反而加重了“满堂灌”的教学倾向一样。

蔡林森校长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要简便、高效得多,就是指导学生先学教,先练教材;先学课后题,先练课后题;先学PPT,先练PPT。如果再从人力、物力成本的角度来比较一下的话,蔡林森校长的课堂教学不但效率高,而且效益更高!

2023.5.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林森校长在西峰的报告
让学生“紧张”的学习
打造高效课堂  全面提升质量
现在的教师应如何上课?
关于洋思2
浅谈洋思中学的教学理念、模式、管理及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