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桑菊饮


  桑菊饮,中药方剂名称,出自《温病条辨》卷一,由桑叶、菊花等八味药组成。为辛凉解表之剂,该方长于宣肺止咳、疏风清热,故常用于外感风热、咳嗽初起之证,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等均可加减运用。该方药味均系清轻之品,不宜久煎。

  中文名

  桑菊饮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分类

  解表方-辛凉解表

  出处

  《伤寒论》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

  收起

  处方

  桑叶 7.5克;菊花 3克;杏仁 6克;连翘 5克;薄荷 2.5克;桔梗 6克;甘草 2.5克;苇根6克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咳。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禁忌

  斟酌。

  方解

  风温袭肺,肺失清肃,所以气逆而咳。受邪轻浅,所以身热不甚,口微渴。因此,治当辛以散风,凉以清肺为法。本方用桑叶清透肺络之热,菊花清散上焦风热,并作君药。臣以辛凉之薄荷,助桑、菊散上焦风热,桔梗、杏仁,一升一降,解肌肃肺以止咳。连翘清透膈上之热,苇根清热生津止渴,用作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是作使药之用。诸药配合,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但药轻力薄,若邪盛病重者,可仿原方加减法选药。

  方剂

  论述

  风温袭肺,肺失清肃,所以气逆而咳。受邪轻浅,所以身热不甚,口微渴。因此,治当辛以散风,凉以清肺为法。本方用桑叶清透肺络之热,菊花清散上焦风热,并作君药。臣以辛凉之薄荷,助桑、菊散上焦风热,桔梗、杏仁,一升一降,解肌肃肺以止咳。连翘清透膈上之热,苇根清热生津止渴,用作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是作使药之用。诸药配合,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但药轻力薄,若邪盛病重者,可仿原方加减法选药。

  化裁

  如“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是兼气分有热,可“加石膏、知母”,若“肺中热甚”咳嗽较频,可“加黄芩”清肺止咳。口渴者“加花粉”清热生津。此外,若肺热咳甚伤络,咳痰夹血者,可加茅根、藕节、丹皮之类,凉血止血;若有痰黄稠,不易咯出者,可加瓜蒌皮、浙贝母之类,清化热痰。至于原书还有“入营”、“在血分”之加减法,相去已远,且另有治法,可置之不议。

  药理作用

  治疗

  一般治轻微咳嗽

  方解:本方为辛凉解表之轻剂。由于风温之邪外伤皮毛,上犯于肺,导致肺气不宣,故以身热咳嗽为主证。方中桑叶、菊花甘凉轻清,疏散上焦风热,且桑叶善走肺络、清泻肺热为主药。辅以薄荷助桑、菊疏散上焦之风热;杏仁、桔梗以宣肺止咳;连翘苦寒清热解毒,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且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作用,为使药。

  作用

  主要有解热,抗炎,发汗,抗菌,抑制肠蠕动亢进等作用。

  1.解热:本方按成人量15.40倍剂量灌胃,能使五联菌苗和啤酒酵母所致发热模型动物(家兔、大鼠)的体温下降,作用显著,效果与复方阿司匹林0.2mg/kg相似。另有实验以解热为指标,在大鼠中测定了口饲桑菊饮的药动学参数,认为其基本上是一室模型特征,t1/2。在1.1-2.2小时之间,作用期在6-12小时之间,口服后的药峰时间在2小时以内,与麻黄汤、银翘散、桂枝汤相似,具有吸收快、起效快、排泄迅速,作用维持时间短,符合解表剂的应用特征。

  2.抗炎:桑菊饮对实验性急性炎症模型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外,该方能明显增加大鼠肾上腺中胆固醇的含量、升高血浆中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又能降低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揭示其抗炎作用的产生是通过多种途径整合而实现的。

  3.发汗:桑菊饮灌胃给予大鼠,使正常大鼠汗腺分泌增加,发汗作用的峰时一般在给药后1.5-2.0小时。

  4. 抗菌: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杏仁、甘草以及全方,体外实验证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卡地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抑制肠蠕动亢进:桑菊饮能显著抑制新斯的明诱发的小鼠肠道运动亢进,最低起效剂量为0.103g/kg口服,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效应,消除半衰期为4.20小时,效应维持时间为27.70小时,效应达峰时间为1.13小时。

  主治功用

  〖主治〗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病机分析]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运用

  1.本方是主治风热咳嗽轻证的常用方剂。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证治要点。对于风寒咳嗽,则不宜使用。方中主要药物均属轻清宣透之品,故不宜久煎。[本方临证加减运用]

  2.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属风热犯肺之轻证者。

  注意事项

  1.本方药轻力薄,若邪甚病重者,为原方加减。

  2.本方药味均系清轻之品,不宜久煎。

  文献摘要

  《温病条辨》:“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

  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风温咳嗽,虽系小病,常见误用辛温重剂,销铄肺液,致久咳成痨者,不一而足。”

  临床报道:用桑菊饮加减治疗流行性感冒50例,患者均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食欲不振等症状。做汤剂煎服,每日1剂。疗效为86.5%,病员服药2天后,即可完全退热,一般症状减轻,但咳嗽鼻塞等则消失较慢。其中部分病例,服西药无效,或热虽退其他症状未见减轻,改服本方则有效。部分病例在服药2天后即痊愈。大部分病例在服药4天内痊愈(广东中医,1959;2:58)。

  方歌

  传统方歌

  桑菊饮中桔杏翘,

  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

  风温咳嗽服之消。

  趣味方歌

  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 甘草苇根桔梗连翘

  临床应用

  1.本方长于宣肺止咳、疏风清热,故常用于外感风热、咳嗽初起之证。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等均可加减运用。若痰稠难喀出者,以瓜蒌皮、浙贝母以清肺化痰;若痰中带血,可加白茅根、生藕节以凉血止血;若伤津口渴者,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若热邪较盛气粗而喘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肺胃之热。

  2.本方加白蒺藜、决明子、夏枯草治疗流行性结膜炎;加牛蒡子、土牛膝可治急性扁桃体腺炎。

  桑菊饮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组成】杏仁6克 连翘4.5克 薄荷2.4克 桑叶7.5克 菊花3克 苦梗6克 甘草2.4克 苇根6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日二服。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者。

  【加减】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6克,犀角3克;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6克;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

  银翘散和桑菊饮这两方剂有什么区别?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都是治疗外感表证的,功效和作用也都差不多

  2013.6.20j**** | 中医

  立即下载 专业医生为您回答,下载拇指医生APP

  优质回答

  桑菊饮与银翘散均用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五味药,皆具疏风清热功用,均治外感风热证。但桑菊饮大多为辛凉之品,且以疏散风热,清宣肺热的桑叶、菊花为主要药物,并配伍肃降肺气的杏仁,故其肃肺止咳之力大,宜用治温病初起,表证较轻,邪热不甚,肺失清肃之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而银翘散有银花、竹叶,且银花、连翘用量较重,并配有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等辛散透表之品,则解表清热之力强,宜于温病初起,邪热较甚,偏重于卫表之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桑菊饮的方义分析!

  来源:寻医问药社区时间:2012-01-30 16:00:44

  桑菊饮以桑叶、菊花为君药,清肺平肝,臣以杏仁、桔梗,宣降肺气止咳,佐以连翘、薄荷、芦根,清热解毒,安未受邪之地,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诸药。

  桑叶、菊花既归肺经又归肝经,既能清肺肃肺,又能清肝平肝。肝肺,它是气机升降中间,升降之外轮,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既在升降上有分工,同时相互制约保持正常的肃降或升发。所以这两个用在这里呢,既能清肺肃肺,又能清肝平肝,在这里清肝平肝呢,能够帮助肺气正常肃降。风热以后病人都会有头痛目赤,有一种肝经风热,或者肝的升发太过这种特点,肝升发太过,肺气降不下来,你选择清肺肃肺药的时候,正好这两个药它偏偏又有清肝平肝,多好,一举两得。这样使肝升发不至于太过,肺气更容易降下来。 臣药,杏仁、桔梗是我们常用的一宣一降,宣降肺气、止咳的常用组合。这在桑菊饮里反映很突出。桑菊饮理基本的配伍组合技巧,这两组是体会理解的一个重点。因为很多方哩,这些基本配伍组合理解了,将来在临床上组织新方,加减化裁等等使用的时候,可以减少随意性,提高疗效。

  佐药,三味药,连翘、薄荷、芦根,在这里连翘量根银翘散里连翘量相比,这里小多了。少量连翘考虑什么?温热病邪容易入里,蕴结成毒,尽管主治里还没出现热毒证,但是要考虑先安未受邪之地,少量的。薄荷也能清热解毒,同时能够清利头目,配合桑叶、菊花能清利头目,增加透表作用。因为整个方辛凉透表作用力量不大,因为这种风热轻证。用芦根生津止渴,清热生津,它微渴,防止发病急,传变快,伤津快,而从桑菊饮来讲,它的继续发展入里也可以形成大热,所以加味方法里也可以加石膏、知母,由卫分进气分,气分热甚高,所以用芦根本身可以清热生津,这三味都是佐药。

  用甘草作使药,调和药性。它相应的比如和桔梗相配,轻利咽喉,这个作用还是存在,但这个方里充分体现了一种辛凉透表,宣散作用比较平和,宣降肺气力量较大,针对咳嗽的。因为从桑叶、菊花也能清肝平肝,杏仁、桔梗宣降肺气,是治疗肺气不宣咳嗽,风热引起的咳嗽,这是主证

  桑菊饮中的连翘主要是有什么作用呢?

  刚学方剂不是很明白,请问方中的连翘可以换成金银花或者去掉吗。有些一知半解请老师们解答一下,谢谢。

  关注问题0 条评论邀请回答

  2 个回答

  中医学徒小白

  不网诊,看病勿扰,恕不能回复

  连翘,这里主要取的功效为清热解毒为佐使药,金银花不能代替,更不能去掉。连翘可是疮家圣药,能被称为圣药的药材你认为多吗?

  3 赞同4 条评论收藏

  林刚

  中医生

  连翘味苦,性凉。功效:清热解毒。主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病高热、斑疹,疮疡肿毒,瘰疬,丹毒、乳痈等病症。和金银花合用可增加清热解毒的效果。

  桑菊饮有什么作用?

  张月帆 17-06-09 举报

  好评回答

  桑菊饮适用于风热感冒的治疗。临床表现为:发热,咽 痛咽红,咳嗽有痰而稠,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滑。桑菊饮具有辛凉解表,疏散风热的功效。方由桑叶10g,菊花 10g,连翘10,杏仁6g,芦根10g,牛蒡子10g,桔梗10g,甘草3g, 黄芩10g,金银花l0g,浙贝母10g,麦冬10g组成。




桑菊饮中的菊花是什么菊花
好运芳 2010-03-25
满意回答
菊花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疏风清窍的作用,用于风热感冒、瘟病初起、肝火上扰引起的头痛目赤、视物昏花、头晕口苦、口舌生疮等症。以菊花为原料配制的中成药很多,如杞菊地黄丸、明目夜光丸、菊花散、桑菊饮等。外感风热多用黄菊,清肝明目多用白菊。
以菊花为主简单配方可对多种症状起缓解作用,如用菊花配谷精草水煎,可治风热头痛及眼结膜炎。菊花配藁本水煎对眩晕治疗有效。菊花配柴胡对肝区胀痛有缓解作用。菊花、胖大海、麦冬泡水代茶饮对头颈部放射治疗引起的口干舌燥、口腔溃疡有效。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菊花中含有胆碱、氨基酸、维生素及挥发油等多种成分,具有抗病菌、抗流感病毒、抗真菌等多种作用,故扁桃体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可用菊花口服或含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名方』桑菊饮
咳嗽。桑菊饮 。 桑叶(7.5g) 菊花(3g) 杏仁(6g) 连翘(5g) 薄荷(2.5g) 桔梗(6g) 生甘草(2.5g) 苇根(6g)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
治疗新冠方七
(1)辛凉解表桑菊饮
方剂之解表剂之辛凉解表剂之桑菊饮
中医儿科学——风热咳嗽证——桑菊饮——阴阳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