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下心来,我们聊聊“学琴”这件事


    “当钢琴家忘却尘世单独的面对他的乐器时,他能够与内心最深处的和最高尚的自我交谈……这种精神上的财富,不能用金钱购买,也不能用暴力强夺。”

                                                     ——  霍夫曼

      诚然,不是每一个学琴的孩子最后都能成为钢琴家,甚至《时代》杂志曾做过的一个调研结果:琴童和钢琴家的比例是25万~28万比,也就是说25万个琴童或是28万个琴童里,只有1人可能成为钢琴家。那么,为什么家长还要选择让孩子学习钢琴?这些“成不了钢琴家的孩子”学习钢琴的意义在何处?而漫漫学琴路上的那些比赛、考级,究竟是该视而不见?还是该奋不顾身?……

◆ ◆ ◆ ◆

你家娃,是哪种琴童?

◆ ◆ ◆ ◆

      由于家长的心态不同,以及孩子的天赋、家庭遗传、学琴氛围、教学方法和理念等多种因素,孩子学琴时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在此我们做个简单的分类:

      一、“火箭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首先自身携带“大量艺术细胞”,音乐理解力、记忆力超强,学琴时不必墨守成规的“进阶”,常常“三连跳”甚至“水上飞”,短短三五年达到的程度,就可让普通琴童望尘莫及。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她从小学习钢琴,4岁开独奏音乐会,16岁进入音乐学院学习,她的梦想毫无疑问是成为“职业钢琴家”。然而她不幸的在音乐节上,“遭遇”了一些11岁的小琴童,赖斯说:“他们只看一眼就可以演奏出我需要练习一年才能弹好的曲子”,瞬间,她的梦想破灭了!她对自己说:“我想我是不可能有在卡内基大厅演奏的那一天了!”……而我自己的学琴路上,也是遭遇了很多次这样的“打击”,甚至在跟李未明教授学习后,他直接建议我报考音乐教育专业而不是音乐表演专业……所以说,每个家长都可以幻想一下自己买了钢琴以后,孩子坐在钢琴旁手指飞舞,美妙的音乐流出,然后这个形象逐渐、逐渐地发光,浮现出郎朗或是某个音乐家……然后,梦醒了,孩子叮叮咣咣地砸着琴键,几乎听不出旋律,还满脸的不耐烦,于是,你提高了嗓门,挥舞起了拳头……

      二、“战车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首先标配一或两个充满斗志的“指挥官型”父母。由于父母对于艺(rong)术(yu)的执(kuang)着(re),以及对于孩子音乐能力的自(huan)信(xiang),他们小小的身影,频繁的出现在各种比赛场合,有的实至名归,有的充当炮灰。他们的学琴之路,往往是“冰、霜、雨、雪、电、闪、雷、鸣”,比如曾经轰动一时的“四百个耳光”事件(2005年舒曼杯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四项冠军获得者“胡丁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感谢父亲的400记耳光”),当然庆幸的是最后胡丁琦被莫扎特音乐学院录取为“少年大学生”,继续着钢琴之路……可是又有多少没有成功的孩子,最后无法用“荣耀”疗愈“创伤”?!胡丁琦2岁时展露出的音乐天赋,也不是哪个孩子打400个耳光能打出来的!物竞天择,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三、“快跑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家长的心态多半是希望他们节约光阴,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结果”,比如:3年考八级,5年考十级……而孩子到达“终点”之后,有的觉得任务已经完成,终于不用再弹了!有的觉得内心还是很喜欢音乐的,就继续坚持着。无论前面是怎样的学习过程,如果每个学琴的孩子,最后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坚持音乐,哪怕是偶尔弹弹放松一下,或者转学其他的乐器、配器、编曲之类,都算是学有所成!家长的投入、孩子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可如果最后变成“考过十级就不用再弹”了,那何不如花钱买个证书省时省力?钢琴学习的过程,是被音乐“浸润”的过程,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数学、字母、音符。”音乐教育对于人的影响是多元而深远的!

      四、“散步型”

      近年来,这种类型的孩子越来越多,也反映着家长心态的变化。就拿我的学生来说,几乎80%的家长都曾和我交流,说不指望孩子成为钢琴家,也不打算让孩子考级,就想让他能够热爱音乐,掌握一门特长,在成年以后能够更有修养、兼具艺术气质。那么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孩子,由于自身“自控力”、“学习能力”、“自我要求”的不同,也展现出不同的状态——好状态是,孩子学琴有热情也肯练,心里轻松没压力,学习结果不比天天考级、比赛的孩子差;中间状态是,时而“小跑”,时而“踏步”,因为家长没要求,所以孩子练不练琴看心情,想弹就多弹,不想弹就少弹,甚至完全不想弹时,有些家长还会帮着找理由请假,学琴结果自然是“不上不下”;差状态是,进度如蜗牛散步,一天打鱼五天晒网,学着学着就学不下去了……所以有句话叫:“没有坚持不了的孩子,只有坚持不了的家长”,孩子很多时候是在观察家长的态度,不断地去触碰父母的“底线”,来决定自己使多大劲?如果指望一个12岁以下的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并为了自己的选择而奋斗,那他恐怕得姓“爱新觉罗”,名“玄烨”。

      五、“斗争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往往是丝毫不想学钢琴,硬被逼着走上这条路的。不想学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自身乐感差,学着很费劲;有的是认谱有障碍,学的很缓慢;还有的是明明能学好,可就是不想学,无理由。那么因为性格和家庭氛围不同,这些孩子斗争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一般遇到这样的孩子,在经过一番努力还是徒劳无功后,我会劝告家长,放弃吧!不必在钢琴这一棵树上“吊死”。

      

◆ ◆ ◆ ◆

怎样为孩子规划?

◆ ◆ ◆ ◆

      家长首先要根据自身家庭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经济实力之所以把这一项,放在首位,是因为在10年的教学中,我越来越明晰地看到,不同经济程度的家庭,在孩子钢琴教育上呈现出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琴状态和结果!比如曾有家长咨询我:“一节课教几首曲子?多长时间能弹到十级?”,仿佛在菜市场买菜一样。孩子不是机器人,我也不是程序员。他不能保证每节课、每个星期都是最佳状态,我也不能保证输入某一程序,他就能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某种程度。那么当一个家庭对于钢琴课时费这一支出,是一个“紧张状态”时,家长难免会“功利心重”,尤其喜欢横向对比!让孩子背负不该承担的压力!更可怕的是当家长觉得“收支不平衡”时,就会武断地停止学习来“止损”。所以,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艺术是金字塔高处的选修项目,不是必修项目。而钢琴和小提琴被称为“贵族乐器”,这个“贵”字,也的确名副其实,是我们无法不正视的现实。当然,并不是说经济实力弱的家庭,就不能选择钢琴,而是要考虑到这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自己是否可以承担?

      2、家庭氛围。纵观艺术史,每个艺术家的家族中,都会有一个或多个艺术家长辈,巴赫可能是这一现象的“极致范例”(三百年间,巴赫家族出现了52位音乐家)。那么对于我们平凡家庭而言,学钢琴不需要祖辈是音乐家,可至少要热爱音乐!比如我的父亲,虽然不认识五线谱,但非常酷爱音乐和歌唱,家里各种音响设备,唱片机、卡带机、CD机、卡拉OK机等等,家中乐声不断。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要求我,听到一首名曲要快速说出它的名字以及作曲家。长大后,我当了音乐老师才发现,虽然父亲不专业,但他对音乐的热爱,给予了我一种隐形的力量。而如果一个家庭,长辈无人喜爱音乐,没有音乐声,仅靠老师上课的一个小时,是无法做到将音乐“根植”于内心的。“心中无乐”又怎能弹出美妙的音乐?仅仅是敲击音符而已。

      3、时间投入。你愿意你的孩子,在弹琴这件事上每天花费多少时间?这个问题要考虑的长远一些,要预计到孩子升入小学高年级以及中学以后。这点对于规划孩子的学习进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讲,“前紧后松”优于“前松后紧”。

      在充分考虑好以上三点后,就可以开始规划了。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长本人是专业人士可以直接规划;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最好和孩子的钢琴老师一起规划,千万不要看几篇帖子,听几个家长的经验之谈,就一拍脑袋做决定。


◆ ◆ ◆ ◆

乐土,为孩子们作出的规划

◆ ◆ ◆ ◆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的钢琴教学主要围绕这几个关键词:“想学”、“肯练”、“爱学”展开,对于结果可以说是毫无设定。只在每年两次音乐会之前,小施压力。这样的结果是,我的学生90%左右对钢琴不抵触,60%达到热爱,我也一度为自己的学生,无论在哪个年龄层都可以自觉练琴而心满意足。可逐渐的,我意识到钢琴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爱弹”是不够的!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规划:


      A层 —— 专业目标。这是对于音乐天赋优秀,而且家长对于孩子有专业学习计划的学员设定。从教学内容、进度、教材选择都会有所不同。

      (每日练琴时间,3—4小时)


      B层 —— 将“爱好”练就为“特长”。这是对于不考虑专业发展,而又热爱弹琴的学员设定。除了要求每次回课质量、学习进度之外,辅以适当的测评手段,比如比赛、英皇考级等。

     (每日练琴时间,1小时左右)


      C层 —— 音乐爱好者。这是对于没有太多时间练习,以兴趣培养为主的学员设定。通过学习钢琴的方式,了解音乐、音乐史,能够在公众场合大胆的演奏。

      (每日练琴时间,半小时左右)


◆ ◆ ◆ ◆

英皇考级

◆ ◆ ◆ ◆

      先说一下国内的考级,大致可分为:

      “学院派”——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

      “协会派”——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音乐家协会等。

      每个派别的标准不同,所以无法评判谁好谁不好?而对于考级,一直以来我的态度都比较坚决,那就是不考!因为一旦步入“考级”的轨道,家长、孩子、老师的心态都会发生改变,如果家长明智、老师淡定,那么孩子是受益的;如果家长着急,老师也着急,苦了孩子,丢了兴趣。

      可是当我了解“英皇”之后,我“不考级”的思想动摇了。因为它是一个全面考核演奏者音乐能力的国际性考试体系,它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测评:

    1、乐曲演奏(三种风格,各选一首)

    2、音阶、琶音(多调式、多奏法)

    3、听力与视唱(包含乐曲风格辨析)

    4、视奏(半分钟准备,多调性)

    5、乐理(知识点广,轻概念,重运用)


(通过以下短片,了解英皇)




      在此需要声明的是,是否报考英皇,完全自愿!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学琴兴趣仍然是我们教学的核心。提出英皇这一方案,只是为想要努力练琴,不断进步的孩子们,提供一个辅助测评通道,也是弥补之前我在学生“学习目标”设计上的不足。对于想要报考的学生家长们,我希望大家可以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攀比、不跳级。在孩子同意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接近的级别来准备。通过这个过程,让孩子的音乐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是我们的初衷。


      以上就是2月18日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感谢大家花费这么多时间,读完本文。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与我沟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一个钢琴老师都会对家长说的10件事儿......
“学琴就是苦的!”No,不逼不烦的方法都在这里
我24岁、学琴20年,一个老琴童写给琴童家长的话
16楼 画了一张五线谱及键盘对照表,送给大家!钢琴周老师对现今学钢琴的一些个人感想(欢迎大家讨论)
钢琴家石叔诚谈音乐教育丨拉二胡的也在教钢琴丨太注重技巧让孩子受罪丨只知摁琴键不懂欣赏丨以前我是支持考级的,但现在我不再支持。
为什么很多孩子考完十级就不学了?值得家长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