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术自由”的表象之下,居然是为政治目的代言?

引言:


号称学术自由的美国马里兰大学,前阵子搞出“香甜的自由空气”的名言,令国人惊诧,也露出了其为政治目的代言的狐狸尾巴。这个套路其实一点也不新鲜,中国的老祖宗在两千多年前就玩过,而且玩得比这花哨多了。

 

正文:

 

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战国末期的齐国人,阴阳家创始人,也是稷下学宫的代表人物之一,阴阳家的学说,最终成为急于编造建国神话的秦始皇的救命稻草。


要搞清楚阴阳家是怎么回事,先得搞清楚什么是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中国第一所官办大学,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大学,也是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实际缔造者。稷下学宫怎么来的呢?它与春秋末期一桩篡国事件有关,这就是“田氏代齐”。

 

齐国本是周朝开国重臣姜子牙的封地,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一度成为春秋霸主。然而,由于传统的“井田制”瓦解,齐国的中央集权受到了挑战,公家势微,田氏掌握了齐国实权。



田氏代齐的版图


田氏始祖田完,本名陈完,是齐国附近一个小国陈国的公族,陈和田在古音里面同音,都读“dien”,跟“殿”这个音类似,现在的闽南语里面仍然保留了dien的古音。陈完因为避祸跑到齐国,改姓为同音的田,齐国君主好吃好喝招待他,并让他做官。然而田家却处心积虑取代之,历经九代,终于完成了篡位的创举。秦始皇灭齐之后,很多田姓又改回了陈姓,现在的陈姓中许多也是齐国田氏的后裔,这就是“陈田一家”的由来。田氏的后裔中包括了著名军事家田穰苴,孟尝君田文,新朝皇帝王莽。王莽篡汉后,追尊陈完为齐敬王,庙号世祖。


这是把篡位当成家族传统的节奏么……


田氏代齐,经过了长期而复杂的反复斗争。有和平演变,也有武装斗争,有时隐蔽,有时公开。公元前386年,长达二百多年的“东郭与狼”的故事,迎来了最终结局。经过九代努力,在齐国朝野上下广布党羽,并且赢得民众广泛支持的田氏,灭了姜齐满门,流放了姜齐的末代君主,自立为王。同年,周安王册封田完的九代孙田和为齐侯,田氏篡位得到了周天子的正式承认。


 对于这次“篡位”事件,从古至今很少有听到批评的声音,甚至很少有人以“篡位”称呼此事。见谁都要怼两句、逍遥不羁的美男子庄周,对此有句辛辣的评论:“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庄子


田氏代齐,却没有遭到什么骂名,这在注重忠孝仁义的中国,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这是因为,田氏事先在内政外交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诸侯和百姓都对田氏更加满意。最为重要的是,田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狠抓舆论建设。他们用高官厚禄,网罗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来为自己代言,制造有利于自己的舆论,稷下学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立起来。


稷下学宫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兼政府智库。


稷下学宫规模宏大,“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稷下先生们也受到尊宠,到齐宣王时,“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徙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以致稷下先生多达千有余人,而稷下学士有“数百千人”。




齐宣王之时,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达到顶峰,由于政策特别宽松,也混进了一些不学无术人,“滥竽充数”正是由此而来。在稷下学宫,儒、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利等话题,展开激烈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世称“百家争鸣”。对此,司马光在《稷下赋》中说:“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稷下学宫宣称,实行绝对的学术言论自由,“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因此思想活跃,学术氛围浓厚,各个学派并存。


稷下学宫的人被好吃好喝供着,不需要劳动,衣食无缺,最渴望啥?当然是自由嘛!那就给你们自由!但是有一条,不能说对田齐不利的言论。前面说到的庄周同志,追求真正的精神自由,极为看不惯稷下学宫这种表面自由,实为政治歌功颂德的虚伪,喷了一通之后,拍拍屁股走人。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稷下学宫虽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看似自由中立,但实际上还是有主有次,有一门学问是稷下学宫的显学,这就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对于“田氏代齐”给出了相当精彩且看起来合理的解释,因此得到田齐官方的大力支持,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郭沫若说:'黄老之术......事实上是培植于齐、发育于齐,而昌盛于齐的。”


黄老之学来源于道家思想。道家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雄守雌,以柔克刚。


个人认为,对于个人修身来说,道家思想(不是道教)是天底下所有信仰中最佳的,没有之一。但是,纯粹的道家思想却并不适合治国,必须与其他学说相结合。


总体来说,道家思想是否定鬼神的唯物论,但“道”这个东西很难描述与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因此带有一点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色彩,这与西方脱胎于基督教,但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自然神论”非常类似。(“自然神论”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自然神论者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 “奇迹”,认为上帝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史称“道家四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道家四派拥有共同的理论来源,观点有很多相通之处,但侧重点不同,其中黄老学派与政治纠葛最深,几乎就是为政治量身打造。黄老之学虽属道家思想,但它与老子、庄子的注重修身养性、回避政治的思想不同,主张“君人南面之术”,主要是讲执政之道。


黄老学派注重实践,摆脱了先秦学术理想主义的窠臼(比如墨子的“乌托邦”),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在此基础上,黄老道家提出了“道生法”、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劳、清静无为、因俗简礼、休养生息、依法治国、宽刑简政、刑德并用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张。除此之外,黄老学派还提出了“天下为公”和用法律来约束君权的主张。


可能很多读者不太理解上述名称代表的含义。用现代汉语来表述,黄老之学的核心政治思想是:


有限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的虚君政治;

“把政府关进笼子”;

依照自然法,依法治国;

杜绝政府行为,用“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市场。


对,你没看错,这就是西方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黄老学派将《道德经》中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归纳为“无为而治”,实质就是哈耶克的“自发秩序”。两者都强调个人主义倾向,经济活动有自身规律因而要遵守它的“道”,都指出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经济性的前提,都认为人民利益的实现对社会总体经济运行和秩序正常运转的重大作用。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告诉你,更大的震惊还在后面!


两汉之所以会滑向三国乱世,最终导致五胡乱华,与黄老学派有莫大的关系!


我知道,你的表情一定是这样……


本系列文章的主旨,就是讲述黄老学派是如何Nozuonodie,带着华夏民族走向深渊。“尊刘贬曹”,实际上与中国古代思想界对这一教训的深刻反思,也有紧密关系。


详细内容我们将在后面慢慢展开。这里,我们先看看,黄老学派是如何解释“田氏代齐”的合理性的。


逻辑链条是这样的:老子是陈国人,而田氏的祖先陈完也是陈国人。黄老学派将老子和黄帝并列,一方面是要以此压倒儒、墨、农等家(儒家源头是周公,墨家源头是尧舜、农家源头是神农氏,总之都比黄帝晚,这就是谁老谁有理),更重要的是,把黄帝认作为田氏的始祖。因为田氏是黄帝的后裔,而姜氏是炎帝的后裔,黄帝战胜炎帝而有天下的传说,就为'田氏代齐'的合法性找到了历史的根据。


而且这还有个很大的好处。从黄帝再往前捯,就只剩女娲了。那是母系社会的残留记忆,母系传承早就不认了,这就绝了其他野心家想抄袭“越老越有理”这一逻辑的可能。


看到没,对于野心家来说,神话的正确打开方式是这样的。


与黄老之学成为稷下学宫显学的内在逻辑类似,美国的大学虽然也是号称“学术自由”,但是搞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者,就是比别人更受重视,更容易申请到经费,更经常在媒体上露脸——因为这一学派有利于美国建立全球统治秩序,于是这门学问就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显学。


大学作为本国政治主张的喉舌和传声筒,这也是世界各国约定俗成的规则。英国牛津大学的创立,就源于英国亨利二世与法国路易七世之间的舆论战。美国的哈佛大学等高等学府,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后不遗余力地为美国脱离英国统治的舆论造势;德国的慕尼黑大学等高等学府,则为宣扬普鲁士德国的优越性而殚精竭虑。美国马里兰大学那个“香甜的空气”的演讲,显然也是美式价值观的传达。


由于把渊源一竿子支到黄帝那里,当年全天下都是黄帝的,那么齐国重新统一天下,也是顺理成章的喽!在稷下学宫最鼎盛的时代,齐国是华夏诸国中政治、经济、文化最强者,齐宣王确实产生了一统天下的想法,并付诸实践,只是没有成功而已。


虽然最终秦国一统了天下,但是秦国乃至整个华夏文明的文化思想界,受齐国影响最深,秦朝设有七十员博士官的制度,据说是沿用了齐国稷下学宫的传统。如果将齐国比作思想活跃的希腊,那么秦国就是尚武重农的罗马,最终罗马统一了地中海世界,但是思想渊源来自希腊。更巧的是,希腊和齐国都信奉自由主义,罗马和秦国都偏向军国主义。


这其实并不是巧合,而是古典时代的一种普遍历史规律,自由对于思想活跃创新十分有利,但是对于国家力量的组织与发挥是不利的,思想的优势是很容易被别人学习模仿,但组织纪律性的劣势却很难补足。七万年前,智人就是这么干掉已经发明出涂鸦艺术和乐器演奏的尼安德特人,此后这一规律一直起作用,直到工业时代才被打破——不幸中枪的就是拿破仑同学。


如果追溯学术渊源,秦始皇依靠的两大法宝——法家和阴阳家,实际上都脱胎于黄老之学。其中法家更偏重于理性的一面,他们不承认带有神秘色彩的自然法(其实,完全可以用大数据手段统计出社会中自然存在的法则,自然法的存在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完全去除学术中的神秘色彩,更加注重现实,并在实践中走到了黄老学派的反面。法家在法学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拓展到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领域。


阴阳家则与法家恰好相反,它不仅继承了黄老学派的自由主义基因,而且将黄老学派中的神秘学发扬光大。阴阳家是先秦诸家中唯一精通天文历算的学派,将天体运行规律与人间发生的事情进行联系(即所谓的“天人感应”),并依据五行相生相克提出了“五德终始”论,用来阐释宇宙演变和历史兴衰。这一理论最终被秦始皇选为建国神话的依据,同时,也给秦朝这个中国首个大统一王朝,埋下了一个将会导致无数生灵涂炭的九霄天雷!


这个世界上,人类相互残杀最有效的工具,不是有形的武器,而是无形的思想。


敬请继续关注,揭开残酷的历史真相。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家争鸣
稷下学宫
战国的“哈佛大学”:稷下学宫 | 战国风云之诸子百家(十六)
管子其人与《管子》其书
引领百家争鸣,激励诸子学派著书立说,浅谈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成于道家归于儒家,具有战略指导和人生导向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