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京华访谈八/“濂洛关闽”:北宋理学的渊源
userphoto

2022.06.18 内蒙古

关注

按:近期,《四维国学讲谈》借纪念周敦颐诞辰一千周年之际,赴永州访问了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会长、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长张京华老师。此行感受最深的,除了学问功夫之外,还有他令人如沐春风的儒者气象。无须讳言,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各方面的学问大家自然不乏其人,而能像张老师这样以传统文化“信仰者”的姿态身体力行者确乎不多!景仰之余,祝愿他的学问事业更上层楼。

张京华老师(右为周建刚教授)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小成堂


目录

1.历史与现实:如何看待儒家

2.传统复兴:革命过后的必由之路

3.“复兴”与“启蒙”:这两个词儿怎么安放

4.丛林法则:西方文明是有前提、有代价的

5.东方生命观:天性与个性、发展与均衡

6.周敦颐:重新“点亮”儒家一千年

7.“太极”和“无极”:周敦颐的“无限可能”

8.濂洛关闽:北宋理学的渊源

9.形上与简化:儒家的“定海神针”

10.“双子星座”与“四王”:学派中的两个流层

11.晚明三大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2.“通知大意”:学术三步走,最终“入于道”


“濂洛关闽”:北宋理学的渊源

尹建华:您能否再展开说一下周敦颐与北宋五子的关系。

张京华:“北宋五子”呢,首先这种传承是一个事实,周敦颐与二程的师承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一个思想的流派,其实有没有师生的传承都没关系。譬如孔子,你说他是谁的学生呢?是周公的学生吗?当然不是。那你说孟子是孔子的学生吗?当然也不是。荀子是谁的学生?他既不是孔子的学生,也不是孟子的学生。你说周敦颐是谁的学生?他“得之天授”,并没有一个具体的人作他的老师,他是“私淑”孔孟。读别人的书,就把别人当成老师,而这个人可以是他的长辈,也可以是千百年以前的古人。所以《道学传》就说周敦颐是“直接”孟子,中间跨越了一千三百年的时空,“嗖”一下过去,从那儿“接”过来。历史不能跳跃,但思想可以跳跃,哲学最擅长跳跃,它有一种跨越时空发挥作用的特征,因为它是抽象的。作为一种抽象的原理,什么时候都可以让它“再生”,所以它是不老的,“思想是不朽的”。你不能说它在任何时间地点都有用,但它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能有用。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也不能说周、程、张、朱的承接是至关重要的,不能绝对化。但是也巧在有承接,有直接的承接就更亲切一些,清晰一些,纯正一些,可信一些。

张:程颢、程颐兄弟二人跟周敦颐读书,历史记载得特别清楚。不过那时二程兄弟还小,只十四五岁,可能读书收获有限,吸收有限,可能要到若干年以后才生根发芽。并不是说天天手把手,教过多少年,本科、硕士、博士毕业什么的,才算师生,不一定非得这样子。而且过去的老师身份,叫做“当仁不让于师”,不像现在的“学制”,管理、强制、一个模子而且一刀切。过去可能我比你年纪还大一点,我也拜你作老师;你一句话对我有启发,我也尊称你作老师。你也不能说这样子不算是老师。“老师”有各种不同的老师。二程年轻的时候,跟周敦颐读过书,这是一个事实。后来二程也明显可见直接接受了周敦颐的一些影响。譬如周敦颐讲“寻孔颜之乐”——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你要读书,必有快乐;如果读书的时候你感觉很痛苦,那你这书必定没有读好、没有读对。等你什么时候读书快乐了,这才是对的!这个原理很重要。人类走向文明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如果不快乐,那就不是文明。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我们服膺儒家,儒家应该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如果我们没有感觉到快乐,那对不起,我们可能是走错了。这个是一个大问题。后来程颐到太学里去讲学,讲的就是这个题目:《颜子所好何学论》,颜回读的什么书?他为什么会快乐?你们读书、你们背书、你们去做官,你们快乐吗?我不参与科举,我很快乐啊!那么到底谁是真的儒家呢?谁快乐谁就是真的儒家!他到太学去讲这个,结果一举成名!这个话题其实是周敦颐的话题,是他老师的话题。所以他从老师那里学了一些东西也是真的,二程后来重点研究《易经》,可能也是受到《太极图说》的影响,二程和周敦颐的师生关系是不能否定的。
张:二程有位朋友张载张横渠,他的《正蒙》里面有很多思想与周敦颐的《通书》是一致的。张横渠不讨论很多天道从哪里来的问题,他讨论了很多人间的政治秩序是从哪里来的问题。他写了一篇文章叫《西铭》,又很像《太极图说》,短小精练,解释原理。《正蒙》阐述儒家原理,就很像《通书》。所以,张载没有跟周敦颐学习过,但受他的影响也很明显。

张:还有一位是邵雍邵康节。邵雍这个人有点儿像蔡元定,蔡元定朱熹的好朋友,朱熹研究《易经》,蔡元定就帮助他,两个人亦师亦友。邵雍也是个奇特的人,他的重点是研究《易经》,传下来的著作叫做《皇极经世》。易学这种东西,在儒家里传习是有范围的,不是说你想学就学,想普及就能普及,不管谁来我就教你。要看人的天分,看人的资质,不轻易教的。所以孔子也只传给商瞿 ,别人都不教。程颐晚年的时候,差不多快要去世了,他研究《易经》的著作就是不教,学生说您给我们看一看、抄一抄,程颐说不行,还不到时候。所以《易经》在过去是不轻易传人的,邵雍、蔡元定的学问就不轻易传人,人们也较少谈到邵雍、蔡元定。北宋“五子”里面,邵雍这个人比较特殊,或者说比较隐蔽。但他的思想是比较高明的,立场是儒家的立场,但不像其它儒家著作那样可以是大白话、可以普及。

尹:那么邵雍的《皇极经世》有受到周子思想的影响吗?

张:这当中可能会有一些间接的影响。《皇极经世》是易学里面的象数派,周敦颐属于义理派,但他也是从“象”出来的,他画了《太极图》嘛。周敦颐也有“数”,“零一二五”嘛。他是象数、义理结合,宋人都是那种作派。所以在派别的走向上、在大的倾向上两人是一致的。两人之间直接的影响好像还看不到,因为邵雍本身是有点儿神秘。

张:二程有个弟子杨时杨龟山,是福建人。“吾道南矣”讲的就是他,他把二程的学问传到了福建,然后传给罗从彦,罗从彦再传给李侗,李侗再传给朱熹,朱熹算是二程的四传弟子、周敦颐的五传弟子。二程这边又有另外一个弟子谢良佐,谢良佐与胡安国关系很好,亦师亦友,胡安国又传给胡宏、胡寅,然后传到张栻。张栻是四川人,住在长沙,也到过永州。朱熹从福建到长沙来同他会讲,会讲以后再留下“湖湘学派”的种子,就是著名的“朱张会讲”。两条线索,最后又归到张栻、朱熹上来,回到湖南来,但最初的源头还是从周敦颐那里来的。
尹:就是说朱熹和张栻都了解自己的师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理学五子”
《中国哲学简史》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陈来:宋代理学话语的形成
“理学”之名最早出现于宋代,其义与道学相当
《最动人的中国史》之第四十四章:宋代理学的来龙去脉
中国古代哲学的记叙(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