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民学长”、“耶鲁学霸”告诉你,读世界名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马东说他“励志得脸疼”

汪涵说他是“国民学长”

苏芒说他是“鸡血男神”

俞敏洪说他“ 用最低的时间成本完成最高难度的进阶,箭无虚发。”

他就是90后的学霸男神——李拓远

10年前,他成功考取世界顶级名校耶鲁大学,获得4年奖学金,成为了300多年来耶鲁在中国福建录取的第一名本科生。

2013年从耶鲁毕业后,他入职全球顶尖投资银行高盛,成为行业里备受瞩目的年轻投资分析师。

工作两年后,李拓远放弃了近百万年薪,考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成长为大家口中的“学霸学长”。

如今,李拓远归国创业,创办了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旅行公司牛游果,出任首席运营官。

留学之前,李拓远还只是一个来自南方小城、家境普通、距离世界名校很远很远的男孩。留学之后,经过耶鲁、哈佛的加成,投资银行的历练他已经成为大家口中的“鸡血男神”。

小时候,李拓远和我们身边常见的男生一样,对未来并没有特别清晰的规划,每天的生活也都在按部就班中进行。直到他上高中时无意中看到了一则新闻报道。一个国内高中生同时斩获了哈佛、耶鲁等多所世界级名校的录取通知书,羡慕之余,一股强烈的欲望击中了他:“为什么别人那么优秀,而我这么平庸?”他想走出国门,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有时候,人就需要那么一次机缘被点醒,行动后,就能拉开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差距。李拓远决定放弃国内高考机会,一心攻克美国名校耶鲁。

那时候,他连托福和美国高考SAT都没开始准备,想要达到目标谈何容易。压力和质疑扑面而来,老师担心他轻率放弃国内高考机会,是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任,冒险申请美国名校,一旦失败会影响他的人生;同学们议论他高估自己,毕竟整个福建省都从未有人考取过耶鲁。

那段时光,李拓远破釜沉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被窝里、餐桌上、洗澡的时候......备考期间,决心就是他的战袍。

最终,他取得了让老师和同学们都震惊的好成绩:美国高考SAT1考得2200的高分,SAT2获得满分;托福116分(满分120)。2008年,他收到了来自耶鲁的录取信,还有一份每年55000多美元的4年全额奖学金。

从前途未卜的青涩少年,到美国学成归来的有为青年,可以说,李拓远是美国名校留学梦的受益者。

1 通识教育让人更好选择未来发展方向

跟国内大学一入学就确定专业不同的是,美国大学本科阶段可选的专业很少。李拓远就读耶鲁本科生院时一共只有40多个专业,哈佛、普林斯顿等许多美国顶尖大学也是如此,而且,国内大学最受热捧的学科如金融学、会计学、法学等专业,在本科里都没有。

这是因为,很多美国大学奉行“通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如写作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等。美国大学不鼓励学生一上大学还不了解自己时,就盲目选定一门专业去投入,而是鼓励学生在新生指导下,根据个人能力及学术兴趣自由选课,每个学期从数学、经济、心理、艺术、计算机、历史、物理等课程中选择4-5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

经过两年的基础课体验后,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专业。这样就避免了浪费掉4年的大好光阴,在不懂选课时误读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或者不容易就业的学科,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成本。

而且,通识教育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涂抹上了丰富的底色,不仅是可以享用的精神宝藏,也能帮助一个人更清晰的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在耶鲁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对多门学科的深入了解,李拓远发现商科才是自己的热爱所在,于是他为自己制定了毕业后先入职高盛,积累两年工作经验后再考哈佛商学院,为创立自己的公司积累丰厚的经验。

2 学业严苛 有志者方能通关

在很多人印象里,美国大学“很好混”,只要过了语言关,随便上上课就能拿到美国毕业证了,其实远非如此。

耶鲁的本科学业负担是全世界最重的之一。李拓远说,在耶鲁一学期虽然只上5-6门课,但其严苛程度容不得任何糊弄懒惰。美国大学多采用研讨型小班授课,小班课的成绩里包括比重不低的“出勤与课堂表现”,如果你老翘课,如果课堂讨论不认真,那么你的期末成绩也就离挂科不远了。

这就是美国和国内大学教学风格的差异,虽然课程少,但课时作业量大,出勤要求严苛,每周都有上千页英文书要读透,对于中国留学生的阅读速度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每月都要写完一篇大的论文,还有每天必须参加的各种校园活动......一到考试季,一个月埋头苦读“不见天日”都是常有的事。

在这样的环境下锤炼4年,很难不培养出超强的毅力和坚韧的品格,而这些素质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否取得成功。入职高盛后,李拓远终于体会到了传说中的“地狱作息”,面对超强的工作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有时候,只能靠毅力提着一口气,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而他的工作表现也让美国同事们眼前一亮,逐渐成为行业里备受瞩目的年轻投资分析师。

3 找到热爱所在 你会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成功

在国内,判断一个毕业生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就是有没有获得众人羡慕的工作offer,是不是高年薪,是不是研究生被更好的学校录取⋯⋯无可否认,这对人生很重要。而在美国,更重要的判定标准是你有没有找到最想做的事情。这个“事情”,是你的热爱所在,而不仅仅是薪水标准。

在耶鲁、杜克等美国顶尖大学里,经常有学生毕业后到最牛的大企业如高盛、麦肯锡、Google等拿高年薪,但也有很多人会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李拓远的同学有去中美洲哥斯达黎加的乡村教英语的,有到好莱坞从跑龙套开始寻求发展的,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职业不是社会主流就看轻你,妄下判断。

只要是你热爱的,愿意为之投入的事业,都是值得尊重的。这种名校价值观,让无数敢于创新的学生打开了内心的枷锁,并最终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那条成功之路,乔布斯、扎克伯格,都是这种宽松氛围的受益者。

美国大学生源多样,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有富二代,有官二代,也有李拓远这样的普通二代。但是,哈佛耶鲁等美国名校不是安乐窝,懒人和只会花钱的二代们很难获得尊重,甚至无法生存下去。

想要获得学校和同学的认可,最重要的属性就努力上进,而这也是在社会上获取成绩最重要的素质。从进入高盛再到哈佛MBA,以及后续的归国创业成功,李拓远一次次打破人们对追求的局限。在他眼里,不管是名校光环还是创业者的身份,都不是自己的终点,而是起点,而在起点,努力是一种常态,你要追随内心热爱的声音,时刻准备着投入下一次征程,可以西装革履在CBD大楼里谈笑风生,也可以T恤牛仔裤动手搬运,只要你全力投入,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都希望到美国读本科,去接受世界上广受认可的本科教育,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牛人一起学习、生活,见识更大的世界,是度过宝贵青春的最好方式。

但是,成功从来不是易事,想要实现人生理想,你需要比常人更懂得如何去努力。全心投入,破釜沉舟,哪怕风雨兼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揭露“哈佛凌晨四点半”真相的耶鲁高材生,到“国民学长”的李柘远
18岁进耶鲁、22岁入高盛、25岁拿下哈佛,这个高颜值90后凭什么一路开挂?
那个拒绝清华保送,一心要上耶鲁大学的学霸李柘远,后来怎样了?
他放弃保送清华的机会,成为耶鲁哈佛双学霸,现在年入千万,凭啥
美国学霸收到13份录取通知书 受哈佛耶鲁青睐
她获得耶鲁哈佛19所名校500万奖学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