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代“枢府釉”瓷器的鉴定要点

  白釉瓷器已知最早创烧于北朝时期,隋代已趋成熟,唐代更与青瓷比肩于皇宫与民间,故有“南青北白”之誉。两宋时定窑白瓷跻身“五大名窑”与“六大窑系”之列,遂成一代名瓷。元代景德镇承袭两宋影青瓷生产,并进一步创造出釉质更加肥润的卵白釉瓷,为明清白釉瓷奠定了基础。

  卵白釉瓷以其釉色微青如鹅卵而得名,其产品分精、粗两类。民间用品大路货胎质粗松;制作工艺粗糙,特别是印花模具刻修不精细,模印效果粗放模糊;器物圈足修削随意(图3、图4)。另一类精品则属当时官府订烧器,主

  要是当时中央政府的军事机构枢密院、主管国家祭祀礼仪的太僖宗禋院以及京畿卫戍部队等。这些官府订烧器分别在器物内壁的模印花纹中,加入“枢府”、“太僖”、“东卫”等标识性字样,或者加入“福禄”、“昌江”及其他单个字样(图1)。前者显然为订烧者官府简称,后者笔者估计为窑场在完成订烧数量后为自销而另制模具生产同样质量产品的标记。

  元代卵白釉器中,凡属经浮梁瓷局下达订烧之印有铭款者,皆可以官窑器视之,俗称“枢府釉”。归纳起来,“枢府釉”瓷的鉴定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辨识⑴胎体系用高岭麻仓土与瓷石二元配方制作,胎质细白但有微小气孔。⑵釉色白中泛青如鹅卵,且失透,与透明之青白釉(影青)有明显区别。⑶内壁模印之缠枝莲纹、弦纹凸起高低恰当,且有双线特点。⑷现代赝品模印弦纹过粗过高,与缠枝莲纹极不相衬,积釉处微泛淡绿色。⑸圈足小且修削规整,内外壁皆外斜,足端外沿斜削倒棱,足底有沾沙现象(图2)。⑹手工蘸釉,因之碗、盘口外沿多有屯釉现象,积釉处微泛淡湖蓝色。新仿品喷釉无此特征,但亦用手工蘸釉者当从其他特征辨识。

编辑:小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曰枢府|元代卵白釉瓷器鉴赏(一)
元代枢府印花碗凸显独特工艺
卵白釉瓷:元代官府的高级定制瓷
瓷言片语(四十一)元卵白釉到明白釉瓷片标本
高阿申枢府春秋 —漫话元卵白釉瓷器
故宫陶瓷馆元代陶瓷(二)元白釉、釉里红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