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经注》与北京

郦道元是因一部《水经注》而名垂青史的“北京人”,虽然如今他应该算是河北人。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时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大约公元466年或472年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其父亲郦范,做过很多地方的地方官,郦道元就这样从小跟着父亲到处游山玩水,后来长大以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又赶上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郦道元最初是在北魏的都城平城打工。

郦道元平常最喜欢阅读《山海经》、《禹贡》、《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尤其对三国时佚名著作《水经》兴趣最大。可以想见郦道元在阅读《水经》时,和我们现在大多数的爱书人一样,会在书的天头地脚,写写画画,今天记上一点感想,明天补上一段资料,后天又改正几个书中的错字。你想呀,郦道元不是一个职业的学者,他是一个仕而优则学的代表。没事的时候就读书,当官的都喜欢借着公款满世界的游玩,这是自古就有的实惠,郦道元的不同处,在于他把游玩当作一项公款人文地理考察活动。如果没有这种公款的资助,也许就不会有眼前这部具有实证价值的《水经注》了。孝文帝要到各地去巡视,郦道元则以皇帝的侍从身份随行。两年之中他游历各地盛境名川。

在撰写《水经注》过程中,他阅读过的古籍达437部之多,并大量地引证了书中的资料。《水经注》,共40卷,约30万字,比《水经》的一万余字,多出20多倍。它记述的大小河道1252条。比《水经》中所记载的137条河流多出了近十倍。郦道元完成《水经注》,大约是在他50岁前后。他还写过《本志》13篇及《七聘》等书,均已亡佚。

为“蓟”定位

在《水经注》以前,人们在谈到蓟城时,都是纸上谈兵,考来考去,离不开书本。郦道元既是燕人,又有亲历,早期北京城的定位可以从中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燕国后期灭掉蓟国,将其首都迁到蓟城,北京城从此降生,作为燕国的首都,所以又叫“燕京”,这些都是很明白的,只是这里为什么叫蓟城,而不叫别的什么城。中国古代的地名或与地理环境有关,或与人文环境有关,或与动物植物有关,本来地名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的,还不是为了记着方便,找着方便。虽然地名没有特别的含义,可是总要有一些和其他地方有别的特点,没有特征就不好找了。那么蓟城有什么特点,很长时间人们都说不清了,只把它当一个地名来记忆。好在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为我们留下了一些线索,才让我们今天的这些人大致知道了一点蓟城的来历。郦道元说以前西周的时候,周武王封尧的后代于蓟,北魏的时候城内西北隅有“蓟邱”,很有可能郦道元就真的见过这个“蓟邱”,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注重实地考察的学者之一。郦道元见到的蓟丘,一定不是一座废城,也不是一座废墟,肯定就只是一个“丘”,他只知道这个丘的名字叫“蓟”,这个城的名字就因为这个丘的名字而来,尽管他没有为我们留下蓟丘形状的描述,但这条线索却很重要,蓟丘一直到唐代应该还在,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也曾经到过这里,《蓟丘览古》一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生黄埃。”

尽管现在对于蓟城的具体所在,还没有真正的考古发现,但是我觉得对于历史来说,有些问题,考古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所以像郦道元这样的实证性文字记载,对我们北京人来说就显得很重要。

记述永定河

远古时期人们的定居点都选择在河道附近,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东三面为群山环绕。这里有平原可以种粮食,吃的就有了。还有永定河、拒马河、温榆河,喝的也有了。而永定河在这些河流中不仅最大,而且和北京城的建立扩建改造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离不开水的城市。水网的密布,也许就是它日后崛起的一个先决条件。今天北京的河流能够追溯到多远,主要取决于记载,河流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现象,自从有了人居住在它身旁时起,它就是一个文化现象了。自然的河流可能会不改道,改道以后的河流,也就不再是它原来的河流了。而人文意义上的河流则不然,就如永定河,历史上有叫做“无定河”,它的河道不断地变来变去,它的名字也随之改来改去,如果没有郦道元,没有《水经注》,那么我们也许就不会知道北魏时期的那条永定河。也许会失去永定河文化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文化的记载,保证了名称之间的延续性,无定河在文化中也就变成了永定河。有人会说史书上也有记载,其实中国历史上的史书,都是从书本到书本的东西,而郦道元的《水经注》则是亲历亲证过的。

在《水经注》中“永定河”叫“漯水”,北魏时又叫“清泉河”也叫“千泉”,侯仁之、邓辉两先生在《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一书中对《水经注》中的永定河,与今天北京的永定河作了对比后说,北魏时期漯水的河道,与我们今天见到的永定河河道,在自然位置上有比较大的差别。北魏时的永定河河道大致说来,它是从今天的卢沟桥附近,转弯向东北方向流去,在蓟城3.5公里处与其擦肩而过,继续向东流淌,最后与洗马沟水汇合。

《水经注》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为四十卷,“后魏郦道元注。道元,节之子,为政严酷,萧宝夤叛,死之。史称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不经》行于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也是四十卷,“《水经注》四十卷(永乐大典本)后魏郦道元撰。道元字善长,范阳人。官至御史中尉,事迹具《魏书·酷吏传》。自晋以来,注《水经》者凡二家;郭璞注三卷,杜佑作《通典》时犹见之。今惟道元所注存。”

今涿州市有郦道元故居,故居是为纪念郦道元而建造的。占地800平方米,坐北朝南,正房五间,内有郦道元执笔撰《水经注》仿铜像一座,两侧有大型山水人物壁画,东西配房各三间,内展有各代咏郦道元故居诗词和咏郦亭诗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妖杂谈之历史的繁星点点-郦道元撰写《水经注》
北京市水系图
郦道元简介:郦道元与《水经注》的故事
(名人)旅客大家:谢灵运、郦道元和徐霞客
谭天宇:《寻找一条消失的大河——千里济水觅踪记》序言
北京城周围的供水和排水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