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三期呈现“众生百态”——《纺车图卷》《货郎图卷》《雪溪放牧图》等精彩亮相
userphoto

2022.09.22 上海

关注

本报讯 8月30日至10月30日,“众生百态——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三期)”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展出。此次展览选取故宫博物院所藏历代人物画共96件进行展示,绘画佳作中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皆呈现出生动鲜活、精彩纷呈的众生形象以及古代生活场景。

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的第一、二期于去年推出,此次与前两期人物画特展不同,出镜的不再是名人,而是普通人。

中国古代人物画中既有表现“庙堂仪范”的含淳咏德、“林下风雅”的高蹈优游,也有描绘黎民大众日常艰辛劳作、节庆欢愉的风俗画。远古岩画已有人物风俗画雏形。至西周始成观风与化俗的政治传统,使得历代统治者尤重民风变化。世情之淳薄,殊方之人文,农工之造作,商贾之交易,皆可凭图画的直观性与艺术性而传载。加之画家出于自觉意识对民众生活的关怀与记录,使人物风俗画逐渐成为重要画科。魏晋时期已有画田家景物的名家,及至两宋,人物风俗画达到高峰。这一类画作技法多样且所涉题材广泛,农桑渔猎、陶冶纺织、月令社庆、村市游戏、商贾行旅,尽被画家惟妙惟肖地呈现于笔底毫端,令人回味无穷。

王居正(传)《纺车图卷》(绢本设色,26.1厘米×69.2厘米)

北宋王居正(传)《纺车图卷》描绘了村妇纺线场景。全幅主题突出,构图巧妙。近景描绘的人物被两条线分为两组,线的一端是边摇纺车边哺乳的中年妇女及围其左右戏蟾蜍的童子和狂吠的黑犬;另一端是弯腰伛背、双手拉着线团的老媪。人物彼此间聚散自然,神韵相通。图中纺车、竹筐、杌凳用界画形式表现,刻画精工写实,对后人了解宋代的纺车工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图中的女性形象与晋代顾恺之、唐代周昉笔下的仕女相比,没有娇美的相貌、诱人的身材、华丽的服饰及尊贵的地位,她们仅是生活中最为普通的农村妇女。作者以写实的艺术手法不加美化地表现她们,意在赞扬她们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及朴实无华的个性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她们贫苦生活的同情。该卷曾经南宋贾似道、元赵孟頫等人递藏。幅后隔水有张大千题跋:“居正此图,俨然唐画风格。与顾闳中夜宴图可方驾也。”后幅还有清刘绎、陆心源等人题记。

李嵩《货郎图卷》(绢本设色,25.5厘米×70.4厘米)

南宋李嵩《货郎图卷》描绘的是货郎进村时母亲带着欢呼雀跃的孩子前来购物的场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货架上的字幅可知,货郎还身兼风水先生、代写文书、代诵仙经等事。画面中人物的塑造主要依靠线描勾勒,细秀的笔画辅以淡雅的设色,使画面古朴沉着。人物动态鲜明,无一雷同,显示出画家的写实功底。繁而不乱的货物被描绘得一丝不苟,更显示了李嵩尤长界画的技巧。李嵩(1166—1243),浙江杭州人。画院画家李从训的养子,南宋时为画院待诏。善画民间风俗、人物、道释,尤精界画。

南宋夏圭《雪溪放牧图》选自《宋元集册》第二册第四开,图绘农人雪中放牧之景,以绢色为雪地,淡色渲染天空与溪流。农人虽用细笔简单勾出,但已具步履艰难之状。夏圭(生卒年不详),一作珪,字禹玉,浙江杭州人。南宋宁宗(1195—1224)时为画院待诏,赐金带,与马远齐名,世称“马夏”。师北宋至南宋间的李唐而有所变,善用墨法,笔画苍古,墨气淋漓。雪景学北宋范宽。构图常取画面下幅,被称为“夏半边”,南宋画院自李唐而下无出其右者。

风俗画具有独特的艺术、历史和学术价值,它本身所表现的重点已经超越了人物图式。特定的场景和人物形象所传达的人文内涵与人文关怀是人物风俗画的画外之意。风俗画虽然题材多样,但从总体论,是以带有喜庆意味的题材为主,表现的是太平盛世下的民丰国富与安居乐业。由于画家的视域与角度的不同,以及画家本身的身份所属,出于画家的自觉意识与关怀,他们的画笔也会表现民生的艰难。观众在欣赏和解读风俗画时,不妨试着于画作的笔墨、形象之外,捕捉画家最想表达的真实情感,去体味古人平凡生活中的温情与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风俗画:默默无闻又鲜活传神地书写着美术史 樊祎雯
七月在野,烟火人间——观故宫书画大展
故宫上新重磅双展
“众生百态
宋代风俗画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宋代 李嵩 墨彩货郎图 (中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