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刀法之执刀

文/邓散木 【摘自《篆刻学》】

图/晒墨宝

吴昌硕“且饮墨沈一升” 


吴昌硕“且饮墨沈一升”印面


刀犹笔也,笔有中锋有侧锋,刀亦有中锋有侧锋,书有大小,有篆、隶、真、草之别,印亦有朱白,有疏密曲直之分,盖书刻虽异途,而理则一也。


甘旸日:

刀法者,运刀之法,宜心手相应,自各得其妙。然文有朱白,印有大小,字有稀密,画有曲直,不可一概率意,当审去住浮沉,宛转高下,则运刀之利钝。如大则肘力宜重,小则指力宜沉,粗则宜沉,细则宜浮,曲则委转而有筋脉,直则刚健而有精神,勿涉死板软俗,墨意宜两尽,失墨而任意,虽更加修饰,如失刀法乎哉!


吴昌硕“园丁墨戏”印


吴昌硕“园丁墨戏”印面


执刀亦犹执笔,法以拇指、食指、中指用全力撮定刀干,以无名指抵刀后,小指则辅于无名指之后。

刀干须直立,而稍向前偃,食指、中指力抑刀锋入石,而以拇指拒之,一起一伏,继续向身切进,此时须运全身之力,自肩背达于腕、肘,再分运之拇、食、中三指之端,然后方能直入无滞(如图一)。


亦有紧聚五指,握刀掌中,全以腕肘之力入石者,此昉自前人之握管书。传诸葛诞倚柱作书,雷霹柱裂,而书不辍,其后王僧虔,及唐张从申皆用此法。印人之用握刀法,赵捞叔、黄牧父、吴缶庐皆然(如图二)。


晒出个性 传承国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昌硕印存》
物道丨篆刻,最爱铿锵刀下,那股浓浓金石味
观乐楼中“一耕夫”
人来不速具棕鲤 君好出游騊田禽
书法、篆刻、古琴与太极
谨记八点,篆刻出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