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偈 | 只此浮生是梦中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唐)鸟巢禅师



此为鸟巢禅师的偈语。有一次,白居易偈语请教禅师道:“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禅师也以偈回答说:“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人生入幻如化,短暂如朝露,但是如果体悟到“无生”的道理,超越时间“去”“来”的限制,生命就能在无尽的空间中不断的绵延扩展,不生亦不灭。


白居易聆听禅师的开示之后,深感敬佩,于是依禅师,作礼而退。



此偈语意在告诉人们,人从出生到去世,空手而来,空手而去,这是一同。诗人说人生如梦,何须再过问浮生事,让人感受到有些万事皆空的想法。认识人生的自然规律,就能够去留无意,平静对待人生的变化。但也不要太消沉了,人生还是美好的,因此还是要高高兴兴地度过每一天。



白居易与鸟巢禅师的公案

唐代有一位连法名也不用的禅师,修行很是特别,他不住寺庙,也不住水边林下的庵棚,而是在松枝茂密秦望山的一颗大树上,搭了一个像鸟窝的蓬子,不论刮风下雨,都住在其中,人称“鸟巢禅师”杭州西湖稀缺寺鸟巢禅师,本名道林,谥号圆修。九岁就落发出家,二十一岁到荆州果愿寺受具足戒,后来入陕西投韬光禅师门下。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路过乌斯藏界,慕名前去拜见,殷勤拜询取经道路还有多远,鸟巢禅师道:“路途虽远,终有到日,只是魔障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若遇魔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唐僧拜伏于地恳求。鸟巢禅师于是传他一卷《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虽然是传说,也无从考证。但足见鸟巢禅师在当时的影响之大。杭州西湖凤林寺,唐鸟巢禅师道场也。


唐穆宗長慶二年白居易在杭州做太守,慕鸟巢禅师的大名,便入山求见。白居易见到禅师后便说:“禅师居的地方太危险了!”这是好意,不想禅师并不领情,反唇相讥道:“太守的危险比我更大!”


白居易问:“弟子位镇江山,哪来危险?”

“官职越大,妄念越多,就像柴放到火上,能没危险?”


白居易若有所悟。又心有不甘,便问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佛法大义是说不出来的,白居易问这个问题,也有难为禅师的意思。

如果是僧人问这个问题,禅师一定不会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白居易是位俗界中的人,不正面点他不起作用。


鸟巢禅师便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一听未免失笑,说:“三岁的孩儿也懂这个道理。”

鸟巢禅师说:“三岁孩儿虽然能懂得,八十岁老翁却做不得!”


白居易是个绝顶聪明的人,马上明白了禅师的用意,一言不发的向禅师作礼而退。



编辑|妙莲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居易访道鸟巢禅师
【唐诗】鸟巢禅师║《偈语》: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白居易和鸟巢禅师的禅诗对答
乌巢禅师的前世今生:《西游记》中最神秘的大神,历史上真有其人
平讲平说:知足还是不知足呢?生活上知足常乐,事业上精益求精
老和尚当白居易的面写首禅诗,都是大白话却很高明,白居易很佩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