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15【辉光日新160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都是我的错
userphoto

2022.08.12 山东

关注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前人智慧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助解】

躬:本义指身体,多指自身;另有亲自、弯下身子的意思。“吾党有直躬者”,孔注:指“直身而行。”躬自,一般指自己。

【大意】

孔子说:“严厉地责备自己而宽容地对待别人,就可以远离别人的怨恨了。”

初读的第一印象,跟参考资料的理解差不多,首先想到的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后来一想,感觉这样的话说起来高大上,但是还是应该对自己“好点儿”,没必要对自己太刻薄。

所以还是觉得“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更好些,这样起码人与人之间是相对平等的。

这其中包含着两方面意思:

一方面,要学会克制。遇事首先要冷静,要学会“沉一沉”,冷静下来之后再综合分析、研判,不能一触即发。凡事先冷静地想三秒,所感所为或许大不同;

另一方面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思路变,天地宽;角度一变,看到的事物或许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要评价、苛责别人之前要先想一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样?”;自己被激怒了、要由“感”而发的时候先想一想,“如果换作别人,别人会怎么样?”换位想过之后,一般也就冷静了,也就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今天早上看到了很多孩子出门、不回家的新闻。不知道是这样的事越来越多了,还是我偶尔点开了一个之后、大数据只给我推送的此类新闻多了呢,不管怎样,孩子出门都是有原因的,因为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不出门就是没出息;

孩子出远门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有些人认为能到远方去闯荡才有本事;

孩子出门创业不愿意回家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家里的创业环境可能根本不适合他们;

有的孩子出门创业成功,却不承认跟自己从小受到的家教有关,不肯把自己的成功与家人共享,这就有点不可理解了;

“有的”孩子这样肯定是孩子的原因,“有些”孩子这样也勉强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很多”孩子都这样,那就不能只怪孩子了吧?家长是不是就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邻居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到底应该给别人家的孩子什么样的“关(爱帮)助”呢?不从自身找原因,只一味地抱怨,根本无济于事,只能使怨怒、怨恨越积越多,环境越来越恶化,从而导致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

回到本章,如何“远怨”呢?

孔子给出的“药方”就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也好,“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也罢,只要想做,差不多都能做得到。

这样就能“远怨”了吗?

生活中时常听到有些人抱怨:“我对你多好,就差把心掏出来给你了,可是你为什么还这样对我?”、“我总是勤勤恳恳、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与人为善,可是他们为什么总不领情?还针对我,对我不好?”

“怨”分“别人怨我”和“我怨别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或许会减少别人对我的埋怨、怨恨,如果自己心有所盼、另有所图,那么长期地“压抑”自己,往往会使自己心生怨怒。

所以,“躬自厚”不是所有的事都严厉地责备自己,而是自觉自愿地加强自己的德行修养;“都是我的错”,错的不是具体的事,更不是所有的事,而是自己的德行修养不够,自己的德行水平足够高,就不会跟别人一般见识,对别人的苛责也就少了,对自己也就不会再生怨怒之心了。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心只是能者的专利?《弟子规》中的建议很全面,该如何培养呢
【随心小语】得过且过
学会宽容, 万事万物将变得更美好!
曾国藩: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以律已 宽以待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