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11【辉光日新1670】(大德不逾闲)做人要有边界感
userphoto

2022.10.17 山东

关注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前人智慧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助解】

闲:《说文解字》载:“闲,阑也。从门中有木”,可见“闲”的本义为门前发挥保护作用的栅栏,引申指马厩、范围等。

【大意】

子夏说:“大的道德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在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 | /

这一章的关键点,应该是在“闲”上,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会是通假字,通“限”,界限的限,边界的意思。后来查了资料才发现,原来“闲”的本义就是指栅栏等。弄明白了这个字的意思,这一章也就容易理解了。

“大德不逾闲”跟孔子“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形成了呼应,人的修为达到一定的层次,就可以耳顺,别人怎么说都不会扰乱了自己的道心;从心所欲,自己想做什么都可以去做。当然,从心所欲不是为所欲为,而是为所当为,也就是不逾越道德的界限,不逾矩。

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有正念,也就是有边界感,不去触碰、逾越道德底线;另一方面,就是去杂念、无妄念,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连想也不去想,即使动了妄念、邪念,也能及时发现,并能进行克制。

那什么叫“大德”?哪些算是“小德”?事关国家、民族大义的肯定是大德,那么,还有哪些德能算得上是大德呢?

或许,事关国家、民族的事不糊涂,也就是有清醒的政治头脑,立场坚定,其他的,“出入可也”。

当然,即使有“出入”,也不能太随便,也应该有一定的底线,有边界感。这种边界感,在社交上就是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不过于亲昵,也不过于冷淡。这种边界,底线就是不伤害、不妨碍,也就是别让人反感、感到不舒服;如果能有利于别人、让别人感到舒服,那么,这就是自己的德,这种德,无论大小,都是极好的!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读】《论语》子张篇第十一
大德大能,无病能生
素说《论语》:子张篇(十一)
【第452期】音频学《论语·子张篇第11章》怎样理解“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论语》第376讲 子张第十九 第11节
好老师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