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辉光日新1772】教育孩子算对“善行账”
userphoto

2023.02.07 山东

关注

 e启读《卡尔.威特的教育》 

孔子对“弟子”的要求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弟子”一般认为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小孩子,另一种则是指学生。不管是指什么,孔子都把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挺在前面,认为在学习知识、技能之前先要修好个人品德。

老卡尔在教育儿子方面,则是希望把他培养成品德、健康、才能都得到良好发展的人,他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算对了“善行账”,下了很大功夫培养儿子的善行。

讲善行得好报的故事,给他种下积善行的种子。

像我们小时候听父母讲的那些德行故事一样,老卡尔在儿子很小的时候,也给他讲、教他背诵那些经典的、讴歌仁爱、友情、亲切、有度量、勇气、敢于牺牲等方面的道德故事,让他多接触这些美好的东西,并告诉他,“学习为我们带来现世的幸福,善行则可以给我们带来上帝的嘉奖”,通俗点说就是,付出了就会有回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赞赏儿子的善行,并让他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对于儿子的善行,老卡尔总是不遗余力地大加赞赏,有时候还主动地告诉周围熟悉他的人,让身边的人也用赞许、羡慕的目光欣赏他。同时,注意观察儿子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赞赏程度和范围,以免儿子骄傲或反感。然后,下功夫引导引以此作为乐趣,让他享受到做了好事和自我克制的喜悦。老卡尔也认为这很难,但是他相信,“只要耐心教育,孩子就能学到并尝到做了善行和克制自己的乐趣”。

奖善罚恶,让儿子懂得遵守规则。

所谓的善恶,是人类文明发展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对于儿子的思想言行,老卡尔总是在充分尊重儿子自尊心的情况下,奖善罚恶,或者给他讲做恶事终遭恶报的故事,让儿子懂得为自己的思想言行负责,懂得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坏人不遭报应,好人就越来越难做。我们当前的种种不良社会现象,或许就是由于做恶成本太低、惩罚太轻、甚至还能“绞厉孩子多吃糖”造成的吧!对恶行的仁慈、容忍,就是对社会良知、对善行的践踏、蹂躏。

记录儿子的善行。

单纯领先对孩子的奖惩,或许无法使他学会分辨是非。

简单的奖惩,是父母不愿意花时间精力教育孩子的表现,是对父母责任的逃避。

奖惩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孩子知荣辱、能够辩是非。

老卡尔认为,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所以,撒切尔夫人说要注意自己的思想、言行、习惯和性格,因为这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柏拉图说,“任何坏人也不是出于本人意愿成为坏人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是父母的“复制品”,孩子变成坏人,大多是父母教育不良的结果。由于社会上没有专门培养孩子品德的机构,所以这个任务就必须要由父母来完成。

老卡尔的做法是,给他做了一个“行为录”,将他做的好事记到上面留做永远的纪念。就像我们老古人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把孩子点点滴滴的善行记录下来,滴水汇聚可以成海洋,孩子自己也会从这些记录中获取到快乐,养成习惯,成为一个善良、公正和有责任感的人。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卡尔·威特的教育》笔记5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育儿方法 ( 2 )
培养孩子的高贵品质
我的儿子现在是中等生
《卡尔·威特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
听育儿:儿子酒驾被查父亲酒驾来接:父母的言行,藏着孩子的未来┃悠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