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间野吟之三

​   山间野吟(特产名吃篇)。

避暑山中,走西游东。

土产名特,追味寻踪。

大快朵颐,兼采民风。

歪诗以记,莫笑闲翁。


大 兴 炸 糕。

五台山坳长嘉苗,

黍粟精收做美餚。

翠袖捧出金满月,

红酥撒下碎琼瑶①。

初尝松脆黏绵软,

再品筋柔滑嫩焦。

食罢余香回味久,

馋翁常忆大兴糕②。

注①炸糕炸成金黄色,象一轮金色的满月,撒上白糖似一层碎玉。

②大兴在五台县城西南,属东冶镇管辖,炸糕久负盛名。



​砍 三 刀

粗粮细作有绝招,

玉黍偏能做小糕。

团面精搓段两寸,

点心巧制砍三刀①。

蔴油炸就黄金袋,

竹笼蒸出酥软条②。

食后绵甜真利口,

年节户户享佳肴。

注①制作时先揉成长条,切成6厘米(两寸)的小段,再往小段上砍三刀,故名“砍三刀”。

②砍三刀又名油布袋,先炸后蒸,蒸酥软出笼。

万 卷 酥

此地出方物,农家手艺殊。

山僧筵庙宇①清帝飨茅屋②。

民号千层饼,官称万卷酥③。

虽为乡土味,美誉满皇都。

注①僧人用此物在庙中经常宴请客人。

②据传清乾隆皇帝游玩饥饿时曾在一个农家小屋中用万卷酥充饥,食后重赏农家。

③亦传,乾隆在庙中也喜食此物。食后问此物何名?因原称“千层饼”,僧人觉得不雅,遂灵机一动,说是“万卷酥”。此名便很快在宫里和官方传开。


刀 削 面

解牛昔日誉庖丁,

 削面今朝赞巧工。

巨臂高擎托日月,

弧刀斜斩走流星。

掌中落刃飘银叶,

水上扬波游玉龙①。

华夏民间多绝技,

烹得美味显奇能。

注①随着掌中刀落,白面片象银叶一般飘落,开水如大海扬波,面片在水中如玉龙游走。



土 豆 粉 条

五台铃薯遍乡郊,

田妇闲时做粉条。

净水浸出团芡面,

银床漏下玉丝绦。

素随菽乳清汤煮①,

荤伴彘肩慢火烧②。

淡寡浓肥皆美味,

世俗僧道尽折腰③。

注①菽乳即豆腐,出于清梁章钜《归田琐记》。此句说的是“土豆炖粉条”。

②彘肩即猪前膀。出于司马迁《史记》,此句说的是“猪肉炖粉条”。

③:普通人家多喜食猪肉炖粉条,僧家道家喜食豆腐炖粉条,所以粉条受到世俗和僧道的普遍欢迎。


豆 腐 丸 子

琼浆炼就法淮南,

凝脂初成方璧连①。

憨嫂搓出冰碎末,

巧姑揉作雪圆团②。

灶君助火烘神品,

彭祖添油烹玉丸③。

昔日阎公曾宴蒋④,

而今已是万家餐。

注①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前两句是说按淮南王之法作豆腐,豆腐做成后象一块块方形璧连在一起。

②做豆腐丸子要先搓成碎末,再揉成圆团。

③灶君即灶神。彭祖是厨神。

④据传蒋介石来晋,阎锡山

曾用豆腐丸子宴请。

台  蘑

虎腿银盘香蕈①,

皆是台蘑上品。

濯后净汤发,

放入釜中清炖,

清炖、清炖,

邻叟循香来问。

注①虎腿、银盘、香蕈为台蘑品种名称,且均为上品。

​黑毛猪肉炖花豆角

(仿苏轼猪肉颂)

史家黑猪肉,来自本乡土。

农人嫌价高,远客争相沽。

先切块,后焯水,

小火慢炖滋味美。

再加当地花芸豆,

荤素搭配吃不够。

扁 芸 豆 

农户自家圃,青夹扁似刀。

朝阳滋叶蔓,夜雨润根苗。

採下鲜翠角,切成细丝条。

金秋烹令菜,端底是佳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把粉条,一块猪肉,做出地道农家菜,不坨不粘锅,又香又下饭
猪肉白菜炖粉条怎么做
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为淮南牛肉汤
豆腐诗趣
这几道东北特色菜,东北人都不一定全吃过!
大白菜猪肉粉条在一起炒?这道简单农家菜,大厨做出来是真好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