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团大战,八路军部署20多个团参加,为何统计后却有105个团?

1940年秋季,我八路军115个团的战士在敌后五千里长的战线上同时出击,而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此战,我军尽管用重大伤亡获得了重大战果,却经受了很多非议和批评。

对此,彭德怀也在事后亲自作出解释,日军中尉的日记中也能表明我军作战到底是否正确。那么,这些人批评的到底是什么呢?他们都在指责什么?

军民对“百团大战”投入极高的热情

1940年春,中国的抗战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

四五月份,世界形势突变,纳粹德国迅速席卷了半个欧洲。而欧洲战局的变化,也大大刺激了日本争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欲望。

为了达成目的,日本帝国主义一边对蒋介石进行政治诱降,一边加紧对中国的封锁和军事压力。

甚至还趁着法国和英国无暇顾及之时,迫使其关闭了滇越、滇缅公路,切断了中国的国际交通线。

枣宜战役

五六月份还在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枣宜战役,还对重庆和成都等地进行狂轰滥炸,甚至还公开挑衅我军要在8月份进攻昆明和西安。

而另一方面,日本为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加强了对华北交通线的控制,增设了封锁和据点等措施的“囚笼政策”。

而在日军的蚕食下,我华北抗日根据地日益缩小,许多根据地变为游击区。

因为日军对全国的全面施压,也让国内一部分人的心情很是恐慌。尤其是在国民党统治区更是暗潮汹涌。

为何这么说呢?实际上,当时蒋介石的代表已经与日方代表在香港、澳门进行了多次秘密会谈。而国民党军队甚至已经准备打着“曲线救国”的幌子投靠日军。

当然,我军也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八路军正、副总司令朱德、彭德怀以及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也对华北抗战的局势感觉到不安。于是他们决心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突破日军的“囚笼政策”。

朱德和彭德怀

这样一来,才能通过八路军的英勇抗战的时机激励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也能够减少蒋介石政权投降的可能性。

此次作战重点就是破坏正太铁路,正太铁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平汉、同蒲两铁路的主要路线,也是日军在华北的战略运输线之一。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下发的《战役预备命令》中,要求参加作战的总兵力不应少于22个团。而在8月8日下发的《战役行动命令中》,要求晋察冀军区以主力约10个团、第129师以主力约8个团及总部炮兵团参战。

同时还命令“限8月20日开始战斗。”以此能够看出,我军当初出动的部队不会超过25个团,而当时“百团大战”这个词也还没有出现。

那么,正太战役为何会扩大成百团大战呢?

首先,在战役打响之后取得了一些胜利,各地不少武装力量主动参加了战斗,自发地加入了讨伐日军的行列中,而这也是战役规模和战斗人群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也让彭德怀和朱德等人没有预料到的。

百团大战

就在百团大战打响的次日,刘伯承、聂荣臻和贺龙等人陆续致电八路军总部,报告战绩。当彭德怀和左权看到一份份捷报之后,开心得都合不拢嘴。

与此同时,为了尽快向中共中央军委和国民政府报告此次战役的进展情况,总司令部命令在8月22日中午前必须要查清楚正太前线和其他各路所有参战部队的兵力。

这一查就连彭德怀等人都吓一跳,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长王政柱向彭德怀和左权汇报了参战的全部兵力:

正太线30个团,平汉线卢沟桥至邯郸段15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段4个团……共计105个团。

那么,八路军的这些团是怎么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的呢?

百团大战

其实在战役初期,除了八路军总部部署的二十多个团参战,还有各集团军部署的队伍参战。

除此之外,还有游击队和民兵,至少有20万民兵参加。因为初期战役的胜利,激发了军民们的抗战热情,因此大家纷纷加入了抗击日军的行列中,准备痛击日军。

山西阳泉的一位老兵王德顺说,当时的他们实在受够了被汉奸和小日本压迫的气了,所以听到八路军要打日本人,大家就义愤填膺地要拿起武器跟着部队跑。

除了游击队和民兵参战,大破袭也促使更多部队参战。

娘子关在山西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而这里曾经是日军师团司令部驻地,长期没有遭受过攻击,甚至守卫这里的也只有一个中队级的守备队。

正太铁路石家庄站

因此,在8月20日22时,八路军在以正太铁路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时发起了攻击,娘子关就成为他们攻击的主要目标。

很快在第二天中午,八路军战士就把中国国旗插到了娘子关上,使得全国军民激动不已。与此同时,正太路日军指挥中心阳泉也受到了干扰性的攻击。但可惜的是,我军的装备太差,只能用步枪向阳泉城射击,对日军构不成威胁。

而在正太铁路的外国,铁路沿线的主要公路也受到了攻击,使得日军没办法支援。

因为,战区内那些铁路、公路、桥梁、电线杆等都成为了军民破袭的对象,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性地加入了参战部队中,这也是参战部队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彭德怀

当彭德怀得知参战兵力有105个团的时,一锤定音:“这次战役,就叫做百团大战好了。”就这样,“百团大战”被记录在了中国历史上。

但有些人却对百团大战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

关于“百团大战”中的几点非议

对于百团大战的评价,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在发动战争之初,人们对它的伟大战绩是普遍肯定的。

而当时我党的主要报刊都大量刊登了,百团大战胜利的文章和报道,同时也受到了各界群众的贺信和贺电。其中的一些主要领导同志也都发表了评论百团大战的文章或者讲话,盛赞百团大战。

朱德同志还说:


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的战略意义,不仅牵制了敌人进攻我大西北后方以及进攻西南的企图,还加强了同胞的胜利信心,促进了全国的团结,使敌人困难实现其威迫利诱之阴谋。

朱德

但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复杂的。在1943年1945年,是基本肯定的阶段,这段时期,虽然在总结教训的同时,也说到了百团大战的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是比较客观的。

随着时局的变化,大家对百团大战也有了深刻地认为,朱德认为百团大战有影响时局,保卫敌后根据地,锻炼部队的重大意义。同时还指出,不能因为百团大战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就不去寻找其中的错误,但也不能因此而否认百团大战的成就。

然而,在1959年以后,一些人却长篇大论地污蔑“百团大战”。彭德怀作为百团大战的主要指挥者,遭受了不少非议。

为何这么说呢?

彭德怀

关家垴战役,是百团大战中极具争议的一战。就在进行这场战役之初,许多将领对是否继续攻打关家垴产生了分歧,因为八路军进攻受阻,伤亡也比较大,所以众将领反对继续攻打关家垴,但彭德怀却坚持要攻打大的歼灭战。

尽管所有人百般劝阻,但他还是坚决保留自己的意见,甚至扬言:“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一二九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一时间,大家进退两难,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邓小平肯定了彭德怀的想法,表示这一仗该打。

此次战斗,八路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攻日军一个大队,激战两昼夜,没能全歼敌人。我军以劣势装备对日军的精良装备进行了攻坚战、阵地战,歼灭了冈崎大队四百多人,大队长也被打死。

关家垴战斗遗址

尽管这次战斗沉重打击了敌人,扭转了局面,但在此次战斗中八路军也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伤亡600多人,而这也是大家指责彭德怀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人说,关家垴战斗,是彭德怀来了犟劲。对此,彭德怀也曾亲自找到毛主席表明自己当时的意见,他认为华北抗战,基本上是执行了中央的正确路线,而在百团大战的后期,在反“扫荡”作战中,太行区有两个旅打得比较艰苦,伤亡也比较大。

对于彭德怀的想法,毛主席表示了肯定,还说道,战争总会有伤亡的。

之后,彭德怀也在自述中谈到了打关家垴战役的必要性。

因为在敌军扫荡时,日军一个都是一个加强营和伪军为一路,彭德怀总想找机会歼灭一路敌人,使得敌人下次扫荡的时候不敢以营为一路,使得其扫荡的时间间隔扩大,这样就有利于我军民机动。

关家垴战役

事后,他也意识到了当时他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部队作战太疲劳,战斗力减弱,也让一二九师出现了不少的伤亡。

对于彭德怀的想法,曾参加过此次战斗的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欧致富就说到,彭老总坚决要打关家垴战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必要时,也得猛攻坚守,顽强拼杀,敢于啃硬骨头。

尽管彭德怀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我们要清楚地知道,一场战役是上百万的军民共同流血斗争的,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原因就抹煞成千百万群众参加历史事件的评价。

在此,有两个问题是百团战争中最有争议的。

第一,很多人认为没有百团大战,华北解放区就不会出现那么困难的局面。

百团大战结束之后的1941年和1942年,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所以人们才会把原因归结于百团大战,但仔细分析也不难发现,造成这样困难局面的原因不仅是因为百团大战。

解放区的困难,是因为日本侵略军的扫荡造成的,日军把作战重点放到解放区之后,我军才发动了百团大战,因此并不是从百团大战后才开始的。

不过,百团大战也不是没有问题的,这场战争也过早地暴露了我军的实力,引起了敌人的警惕,这也使得日军加速了对解放区的军事打击。

百团大战结束不久之后,日军就改变了策略,不仅更换了司令官改变了战术,还增强了兵力,接连进行一些所谓的治安运动,因此,也给我解放军军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除此之外,解放区的困难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年连年的灾荒。华北抗日根据地建立在荒凉的山区,所以资源本就稀少,再加上三年的抗战,战争的恶化,农业的生产力下降几乎就是注定的。

与此同时,蒋介石发起了反共高潮,对解放区进行了包围和封锁。所以,华北解放区的严重困难原因,除了百团大战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

第二点,有人说百团大战没有请示中央军委,是背着毛主席发动的。

百团大战

当时破袭正太路,破袭平汉路这样的事情,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并不涉及什么战略问题,所以这样的作战计划,几乎是不需要和军委请示的。

而且当时在中央的正式文件上,百团大战是得到了肯定的。

在百团大战发动后的二十天,中央在指示中就曾明确肯定,我党五十万大军积极行动于敌后,尤其是此次华北百团战役,给日寇以深重的打击,给了全国人民以无穷的希望。

当然对此,毛主席也是知道的,当时还曾亲自给彭德怀打去了电报,祝贺百团大战的胜利。所以,这样的指责是不能成立的。

尽管,人们对于百团大战有着不少争议,但从一个日军中尉的日记中也能够明确看到,我军实施的百团大战是非常成功的。

日军中尉日记中的百团大战

在当时参加百团大战的一个中尉,完全记载了从1940年8月21日到1940年8月31日,百团大战第一枪的狮脑山战斗。

狮脑山战斗

该日军在记载的过程中,多次修改、增删、加页,当战斗进行到8月21日,记载笔画更加潦草,由此可见战斗的紧张程度。

这本日记虽然是用日语行草书写而成,但也能够明显地看出笔迹从工整到潦草的明显变化。

而在这11天的日记中,8月21日是记载最为详细的一天,因为在前一晚是百团大战正式打响的日子,21日是八路军与日军交战的第一天。21日下午,笔记中的行书越发潦草,难以辨认。

在日记中,日军详实记载了8月21日当时的情况:

一、敌军以破坏铁道为目的向石太线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二、测石车站警备队与敌人展开的肉搏战正在进行中。三、井陉附近铁道被敌人爆破,石门到榆次间的铁道运输被中断。

日军日记

0时30分记载:“阳泉前方的铁路被敌人爆破,列车不能正常前行,只能在原地等待……警备队非常之戒备。”

1时日记记载:“赛鱼车站被敌人所袭击;前方传来了娘子关被炮击的情报。”

与此同时,日军中尉还记载了战斗中的伤亡情况。

1940年8月22日的日记中有此记载:“枪声伴着雨声不停,我军伤亡情况以及医疗室和医院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枪声在第4工厂附近尤甚。”

到8月26日狮脑山战斗已接近尾声时,日军中尉在日记中记道:“拂晓,枪炮声最盛,向狮脑山发动攻击……从医院收还了山口支队的遗骨。”8月30日的日记记载:“战死6人,入院13人,现在员105人……紫原繁太郎所在医院调配30名卫兵……火葬……”

由此可见,在狮脑山战斗中,八路军重点爆破了多个重要据点,并击伤了多名日军士兵。可见在百团大战的初期,八路军的迅速出击,使得日军措手不及,无法应对,整个军队已经陷入了混乱。

紧接着,在日记中也记载了日军在战斗中的调兵情况,8 月 21 日 5 时的日记记载道:“配发了早餐。命令能够参加战斗的人员,除了年幼、负伤等不能出动的,全部参战。”

到了21日傍晚之后,调兵的记载更加频繁,由此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侵华日军对于八路军的百团大战不知如何应对,仓促间只能多次调兵。

该日记也反映了侵华日军对八路军军事及作战能力的低估,也让日军对中国战场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也间接为彭德怀平反昭雪,表明了进行百团大战的正确性,更是对日军的一次严厉的打击。

而八路军对日军的进攻线,也能够充分反映八路军正确的战略方针与抗战主张。百团大战的胜利,不仅给予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极大的信心,也让他们意识到即便是再弱小的国家只要团结就一定能击败帝国主义。

这场战役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也让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到中国的抗战力量。

尽管百团大战也犯了一些问题和错误,但事实表明,百团大战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相持阶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且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有着一定的历史地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年瞬间丨百团大战
彭德怀发动著名的百团大战,到底有没有得到党中央批准?
百团大战与彭德怀
关家垴战役,彭德怀指挥两万名八路军,为何无法全歼600日军?
彭德怀一生打过4大败仗,其中一仗存在争议,毛泽东提出个人看法
百团大战冲破日军“囚笼”围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