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川乌

1、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

2、别名

川乌头、乌喙、奚毒、即子、鸡毒、毒公、耿子、乌头。

3、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块根通常2个连生。茎直立。叶互生,具柄,叶片卵圆形,革质,宽5~12cm或有时更宽,掌状三裂几乎达基部,两侧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上部再3浅裂,各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绿色。总状花序窄长,花青紫色,盔瓣盔形,长1.5~1.8厘米,侧瓣近圆形,外被短毛,雄蕊多数,心皮3~5,离生。蓇葖果长圆形,长约2cm,无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4、产地分布

生于山地、丘陵地、林缘。分布于辽宁、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西、四川,其中四川有大量栽培。

5、采收加工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

6、药材性状

呈不规则的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厘米,直径1.2~2.5厘米。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7、性味归经

性热,味辛、苦,有大毒。归心经、肝经、肾经、脾经。

8、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

9、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9克;研末,每次1~2克;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10、药理研究

抗炎镇痛;降血糖;抗癌;强心;局部麻醉等。

11、化学成分

块根(母根)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北草乌碱,川乌碱甲,异塔拉定、塔拉胺,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尿嘧啶,乌头多糖A、B、C、D。

12、使用禁忌

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13、相关药方

①治偏正头痛:川乌、天南星等分。为在。葱白连须捣烂调末,贴于太阳穴处。(《卫生易简方》)

②治头风:川乌、天南星等分,上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一大盏,白梅一个,生姜五片,煎至五分服。(《百一选方》)

③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0.3克(炮),赤石脂30克,干姜30克,附子15克(炮),蜀椒30克,上五味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金匮要略》乌头赤石脂丸)

④治胃寒肠热,腹胀泄痢:乌头(去皮、脐,生用)15克,栀子(去皮)0.3克,干姜(生用)0.3克;上三味,捣罗为末,用生姜自然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温酒下,食前日二。(《圣济总录》妙应丸)

⑤治痈疽肿毒:川乌(炒)、黄柏(炒)各30克。为末,唾调涂之、留头,干则以米泔润之。(《僧深集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川乌,见过吗?有大毒,古人用来做毒箭用的,离远点!
【中药释义】剧毒草乌,中药中的蓝色妖姬。
草乌
科普本草之【川乌】图文
看起来人畜无害,实则毒性很大,遇到“川乌”可别想着打它的主意
《药性歌括四百味》中,回阳救逆、麻醉止痛、解毒散结等几个中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