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冒的艾灸调理方案,3种感冒的生活护理要点各不同
userphoto

2022.11.28 浙江

关注


   本  期  导  读    

中医将感冒分为3大类:寒,热,湿。

中医认为,感冒有3大常见类型,其对应的艾条选穴和护理要点是不同的。

如果遇到感冒问题,先要看症状。

感冒类型一:表寒

感冒初起时,如果有明显的怕冷,也就是「恶寒」,很可能是表寒引起的感冒。

1.关键症状:怕冷

这里说的怕冷,是指穿多衣服也怕冷。可以出现室内温度二十多、三十多度,盖厚的被子,依然怕冷。

这样子的怕冷,是典型的表寒。怕冷部位主要是后脖子、后背。

如果自觉有点怕冷,穿多几件衣服,或者在温暖的环境里待着,就不怕冷,那不是表寒,而是阳虚。

阳虚的怕冷部位则是腰、膝等。

表寒怕冷常常跟发烧同时出现,有时是高烧。

有的人出汗,有的人不出汗,出汗的人通常怕冷的程度比较轻,不出汗的人怕冷程度比较重。无论如何,恶寒是这类感冒最关键的症状,务必把握准确。

2.艾灸选穴:大椎

调理办法,是解除表寒的束缚。艾灸会首选阳气充足的穴位,通阳解表,祛除表寒。

最优选择是六条阳经交汇的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找穴位时低头,找到最突起的骨头,摸着这个骨头,再转头,会动的是第七颈椎,不动的是第一胸椎。

把握不准时,宁肯往脖子上面偏一点,也不往脖子下面偏。

艾灸时,仍然以灸感为准,定灸大椎穴附近灸感强烈的点。

艾灸到什么程度可以停灸呢?

要灸到全身微微出汗,用手摸被灸者手上、脚上都有点汗湿的感觉时,才可以停灸。

或者被灸者自觉怕冷症状已经消除,也可以停灸。

如果身边没有人可以帮忙艾灸大椎穴,可以艾灸大椎穴对应的、任脉上的天突穴。

灸中、灸后一定要避免受寒,尤其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生活护理方案也要特别注意脖子、后背的保暖。

感冒类型二:化热

另一种情况,是热邪所致的感冒。

1.关键症状:怕热,舌红;汗多,口渴

因于热,会怕热,也就是恶热。跟表寒引起的感冒正好相反,这类感冒的人都不怕冷,而是有点怕热。

热象最容易在舌头上面反映。如果表现为舌质红、舌尖有红刺,并且伴随着扁桃体发炎、疼痛,鼻子呼气时冒热气,微微口渴的症状,说明热主要还在上焦。

2.艾灸选穴:曲池(或身柱)

此时可以通过宣肺散热,解除症状。艾灸一般可以选用身柱穴,或者对应任脉上的华盖穴。

而一旦热传入阳明,会出现大汗出、口大渴的症状。

如果发烧,可以烧到面色潮红,此时就不能通过宣肺来散热了,而应该直接解掉阳明的热邪。

我经常选用手阳明大肠经上的曲池穴,艾灸曲池,表里双解,清掉阳明的虚热。

生活护理也很重要,热邪感冒期间,因为口渴,常常遇到喝水过量的问题。

注意想喝水时小口慢喝,一次不要喝太多。以免造成水停中焦,肚子里水声哐哐响,影响感冒的痊愈。

3.感冒伴随便秘,需要通便

虚热不解,持续大汗,下一步便是大便硬结。要记住,感冒时一旦出现大便不通,要先想办法通大便。

我经常看到家长朋友应对孩子的发烧,艾灸穴位的选择只有大椎,灸后不退烧就开始不知所措。

其实,耐心而细致地观察,很容易发现此时孩子的舌苔厚腻,大便不通两三天,胃口不好,满头大汗,脸还被烧得红扑扑的,这时候要先通大便。

轻轻地摩腹,点揉天枢穴,或者用来回手法从足三里扫灸到上巨虚,都是很好的通便方法。

大便得通,烧才能退。

热邪所致的感冒,发展速度都比较快,艾灸经验不足的朋友,最好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以免延误病情。

感冒类型三:化湿

比较麻烦,并且容易留下外感后遗症的,是湿邪所致的感冒。

1.关键症状:手自温,浑身无力、累;低烧难退

因湿而起,感冒初期的典型症状是人很累,浑身无力。这是因为湿邪困脾,影响了脾主肌肉的功能所导致的。

湿为阴邪,不容易伤津液,因而这类感冒不太出现口渴。容易出现口淡,口寡而无味,或者口里黏黏的感觉。

湿邪导致的感冒,可以出现发烧,而且往往是身热不扬。

什么是身热不扬呢?发烧时测量体温是高烧,去摸额头,一开始摸上去感觉不太热,但是越摸感觉越热。

这是因为热被湿裹着,不容易显露出来,因而不像其他高烧一样,一碰到额头就感觉热得滚烫。

湿在表,还可以出现手足自温。

检查是否有手足自温,我们一般只摸手,确定两个要点:

手心和手背温度一致,并且手指的温度应该稍稍高于手心附近的温度。

远离躯干的手指温度,反而高于靠近躯干的手心温度,这是湿阻气机导致的。

2.艾灸选穴:身柱

感冒时找到湿邪存在的证据后,对治的方法很简单,先捏脊,再艾灸身柱。

祛除湿邪的捏脊方法,已经拍摄教学视频:

身边没人可以帮忙捏脊时,可以直接艾灸华盖穴,宣肺祛湿,也有效果,只是需要多花一点时间。

艾灸到身上微微出汗,并且被灸者自觉身体轻松,甚至有点轻微的口干、口渴,就可以停灸。

停灸后,记得忌口牛奶、水果等容易生湿的食物,忌口至少1周,以免病情反复。

现在的小孩子,营养很好,而且多有喝牛奶的习惯,身体内常年伴随着湿气,感冒时都很难恢复。

这跟很多家长不认识湿邪导致的感冒、不懂如何应对和护理,有很大的关系。

实践之中频频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高烧,家长及时喂了退烧药,但是每次退到38℃左右,烧就退不下去了,过几个小时又会高烧起来。

这样子反反复复,最后家长没办法,只能送孩子到医院打点滴。

打几天点滴下来,孩子烧是退了,但是精神常常都变得萎靡不振,原因是湿邪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一时症状消退,病根却未根除。

后续的观察,孩子不仅胃口没有恢复,而且慢慢发展出来张嘴睡觉、打鼾甚至叹气等湿邪阻遏上焦膲膜的表现,让人看了很心疼。

解决的办法,还是在日常生活里,尽可能少吃容易生湿的食物,在感冒时要正确地应对,同时感冒期间严格忌口。

愈后有点痰、鼻涕,如何处理?

最后谈一个小小的经验,感冒到最后几天,只留一点鼻音,感觉鼻腔里还有点痰,没好利索,但是不流鼻涕、不咳嗽,偶尔鼻塞起来有点难受,该灸哪里呢?

此时的病位不在脏腑深处,只在头面部的窍道,很表浅,因而灸身柱等容易通到肺脏的穴位,效果常常没有艾灸手臂上的穴位来得快。

我的经验是艾灸手阳明大肠经上的曲池穴,效果最快,常常出现刚灸没两分钟,鼻子马上通气。

艾灸演示(以身柱穴为例)

从零开始学艾灸

1套腹诊流程 1套五脏按摩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灸后要封穴,八大要点很多人还不知道!
体质畏寒怕冷 市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教您改善
艾灸实操过程要点
如何补元气?按这个穴位轻松搞定
阳虚怕冷怎么办?艾灸5个穴位,温阳散寒!
三伏天艾灸,最适合冬病夏治的六种病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