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不知名诗人,一首诗脍炙人口,结尾七字是至理名言,人人皆知
userphoto

2023.06.07 山东

关注

这里有详细的解读,亦有诗词故事。

……

鹤林寺是镇江南郊最古老、规模最大、古迹和典故最多的寺院。旧名竹林寺,创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据说南朝宋武帝刘裕幼年家境贫寒,有一天,他到山中砍柴,头顶时不时有黄鹤盘旋,经过多年的努力,他荣登大宝,于是下令将竹林寺改为鹤林寺。

唐玄宗年间,僧人元素任住持时,曾改鹤林寺为古竹院。唐朝时期,鹤林寺的面积很大,据说出了寺门就到城门。由于寺庙离城市很近,交通便利,山明水秀,很多文人墨客留连其间,留下了很多佳话。

这些人当中就有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主人公李涉。

李涉,晚唐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人,早年居住在梁园,晚唐时期兵乱不断,为了安全考虑就和弟弟李渤搬至庐山香炉峰下。

为了糊口李涉也曾做过低级的幕僚,宪宗朝,被召回京城,任太子通事舍人,这是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听起来这个工作蛮高大上,实际上就是给太子跑腿的私人秘书之一,品级正七品下。

按理来说,芝麻绿豆大的官是不会有多大风险的,可李涉为人耿直,经常发表一些针对时弊的言论,这就惹得朝中的一些人不满,他们想法设法设计李涉,最终一道圣旨将他贬到峡州(今湖北宜昌)任司仓参军,说白了就是一个管仓库的。

心中不满是肯定的,可不满也没用啊。在这里李涉一呆就是十余年,文宗即位,大赦天下,李涉也得以回京,召为太学博士。他和宰相裴度相善,这就遭到了李逢吉的陷害,(李逢吉因与裴度政见不合,被罢去宰相职务,互为政敌),最终被流放康州(今广东德庆县)。

由于无所事事,李涉经常离开驻地远游,遍赏大好河山,只不过,这样的日子并不是李涉想要的,他过得并不愉快,常常悲叹人生。

某一年的暮春,李涉酒醒后发现春日将尽,于是他强迫自己出门探春,来到了鹤林寺。

游览期间,李涉偶逢高僧,于是二人交流一番。古代的高僧大多都是一些饱学之士,因某种原因遁入空门,相对来说对待人生较为透彻,李涉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现状,经过高僧的指点,幡然醒悟。

有感于此,下山之时,他在鹤林寺的僧舍题写了那首流传千古的佳作《题鹤林寺僧舍》。

题鹤林寺僧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群星闪耀的唐代诗人中,李涉最多是二流诗人,但是他的这首诗确是脍炙人口,尤其是最后七字,历来为人所称道。因为这七字含有李涉对人生的思考,堪称至理名言,千百年来解开不少人的心结。

终日昏昏醉梦间

这句是诗人流放期间真实的生活写照,是一种极其消极浑噩的内心情态。在“醉梦”前用“终日昏昏”来修饰,一来显示出这是一种生活常态,二来则见流放对诗人的打击是多么严重,一蹶不振。诗人为何这样呢?结合上文的分析,主要还是因为仕途的不顺。

诗人采用的是先抑后扬的写法,为后文的“扬”做了很好的铺垫。

忽闻春尽强登山

百无聊赖之际,浑浑噩噩之中,诗人发现已到暮春时节,明媚的春光即将远去,于是他强迫自己走出门外,登山赏春,以排解心中的不快和压抑。

这里的“春尽”既指自然界的春光将散,同时也应该看到诗人的青春之有限。诗人不愿意这样继续下去,他不甘这样沉沦,不想辜负大好青春,不愿意就这样庸庸碌碌的度过一生,因此才强打精神登山。

这里的“强”用的很巧妙,诗人强迫自己打起精神,逼着自己去改变,可见诗人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

因过竹院逢僧话

这句就点明了诗人游览的地点。诗人为什么要来到寺院呢?寺院可以静化他那颗烦躁不安的心,在这里他可以获得心灵的慰藉。

“因”当是介词,由于的意思。竹院就是鹤林寺。一个“逢”说明诗人和高僧是偶遇,并不是刻意的安排。“话”指的是和高僧参禅悟道,闲谈,吐露心中的不快,探讨人生的喜怒哀乐。

通过和高僧的交谈,诗人豁然开朗,最终得以顿悟。现实生活当中,越是着急去改变,往往结果都不尽人意,反而当我们调整好心态,心平气和的去面对,或者因某一本书或某个人的一句话,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因为过竹院逢僧话,所以才有了浮生半日闲。

诗人的心结在和高僧交谈的过程中被打开了,他不再执着于对世俗名利的追求,而是活在当下,体验当下的美好时光,所以才有了这句人生感悟。

这句很有现实意义,现代人每日奔波,疲惫不堪,如果能够淡化功利之心,稳定自己的情绪,无疑也会减轻自己的压力。

李涉并不是很出名,可他的这首诗却脍炙人口,结尾七字“偷得浮生半日闲”更是至理名言,值得铭记。

—君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下一句是什么?很多人不清楚
唐代不入流诗人经高僧开解,在墙上写下28字,最后7字成千古名句
诗人爬山偶遇高僧,人生顿悟写下一首禅诗,结尾七字可称千古名句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赏析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唐诗名句“偷得浮生半日闲”,后半句并不是“心情半佛半神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