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闭馆315天,如今良渚博物院的观赏体验堪比国际大馆!



潮人说

朋友圈的打卡圣地华丽归来!



去年8月份宣布闭馆的良渚博物院

在“闭关修炼”了315天之后

上个月终于在万众瞩目下

重新开馆啦!


图片来源:良渚博物院官网


这次蝶变重开的良渚博物院

将会带着从08年到18年

这10年间不断被刷屏考古新发现

为大家用全新方式讲述着良渚故事!



小编这次特地避开了拥挤的人潮

在开馆半个月后才去拔草

没想到即使在非工作日

来良渚博物院打卡的人依然源源不断



真不愧是杭州人的朋友圈打卡圣地!



小编到达良渚博物院的时候

已经是下午一两点

杭州这个点的天气不但闷热

而且随时有可能下雨

但即便是这样,也没能挡住游客参观的热情



其实良渚博物院

本身的建筑设计也是大有来头

是英国建筑大师戴卫∙奇普菲尔德的作品

外观精致干净的风格特点非常鲜明

很有国际范儿



馆内也不忘记带上良渚特色

鱼池里的一个个大理石桩

像极了良渚盛产的玉盘



改陈后的良渚博物院

依然是原来的建筑格局

设有三个常设展厅和一个临展厅

不过主题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以改陈为契机,良渚博物院汇集四家馆藏,展线文物拓展到600余件(组),比很多老杭州记忆中的展品要多了近一倍


良渚遗址目前出土的陶器、玉器、石器、骨器、漆器等,也都有全方位的展示,这下你可以知道5000年前的人们每天都在干嘛了。


第一展厅| 水乡泽国

进博物馆的第一眼,就是“这一页”前言,这面墙看起来就像是良渚这本“书”的第一页,把良渚5000年来的历史文化向我们娓娓道来。



还有震撼的文化墙,上面刻着“神王之国”“玉器文明”“早期国家”等等,每个字都是精雕细琢,有理有据,让每位来客看到都会充满自豪感。

其实2007年考古就发现了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这也是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而在1977年的时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院苏秉琦就预见了良渚遗址的价值:“良渚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是个熠熠发光的社会实体。”



如今这里摆放的各类生活陶器、石器、骨器、漆器,你会发现里面很多物品制作精良,造型科学,很多物品500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在沿用,只是材料上有所不同而已,令人不得不感叹前人的智慧。


良渚陶器、漆器等文物▲


看完之后就像安吉路实验学校的杨家行小朋友所说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曾经去过一次良渚。那时还年幼,不懂得什么叫历史,只觉得面前是一堆平淡无奇的物品。但时至今日,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它们如此深邃。


良渚出土动物骨骼▲


小编还看到了很多动植物的演变过程,比如上面这副,就是野猪到家猪的驯化。古代的人们为了吃得好吃得饱真是充满智慧呀!


第二展厅| 文明圣地

2006年-2017年,考古学者们逐渐确认了良渚古城并发现了外城,这标志着良渚遗址考古进入了都邑考古的新阶段。


良渚古城建都微缩模型▲


从古城横截面图也能看出,整个古城区域分配分明,隐隐能看出里面王族与普通平民的差异。


良渚横面剖析图


良渚古城是良渚文化权力与信仰的中心,它与周围的山体、孤丘、河网、湿地融为一体,构建出了“山—丘—水—城的格局。而良渚的水利系统,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城市建设和规划史上的杰作。


良渚水利系统微缩模型


1986年-2006年,以反山、瑶山发掘为标志,良渚遗址考古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时才逐渐形成了“良渚遗址群”的概念。良渚遗址在良渚文化分布区的中心地位得到了确认。

这也让我们能从时间线上了解到良渚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前世今生。


反山王陵微缩模型▲


来到良渚博物院,就好像让你置身到良渚古城中,却为你开启了上帝视角。


第三展厅| 玉魂国魄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王权、宗教、礼制都与玉有着密切的关系。


玉璧,良渚社会祭天的法器▲


熟悉良渚的人都知道,良渚文化玉器是史前玉器发展的高峰,其独创的玉琮传播四方,辐射大半个中国,对中国早期文明产生了广泛影响。为我们呈现了五千年前中国文明形成时期的辉煌图景。


玉琮,良渚社会通天地、敬鬼神的重要法器▲


我们在这里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在拍摄的过程中,看见一位老奶奶拿着单反对着一块玉璧拍了大半天,百思不得其解,走进一看才发现,她的镜头里是这样一番景象



不知这是巧合还是博物馆有意为之,但这正巧应了良渚博物院总策展人高蒙河曾说的:“保护和利用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传承,即传给未来,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玉三叉形器,用于与簪体套接,插于发上▲

玉带钩,这是佩带者身份地位的标识


这里还有很多形状各异的玉器是不太容易看明白的,好在旁边还有解说显示器为我们一一解释了每件玉器的作用,这对想了解这些文化与历史的人来说真的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笔芯~



对玉器特别感兴趣的,就不能错过换这个1:1大小的反山墓葬复,据说反山王陵出土的器物大约有百余种,实物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还曾登上过《国家宝藏》呢。


反山遗址14号墓葬复原▲


以前来过良渚博物院的人肯定都知道,改陈前的博物院比较昏暗、神秘,观展体验还不是很完美。但这次蝶变之后,旧有的印象完全破除了。



整个场馆给人感觉非常亮堂,看什么展品都非常清晰明亮,甚至是不用单反,光用手机镜头隔着展柜拍拍照都几乎没有反光。



原来是这次改造中,良渚博物院使用了300多块,业内普遍好评的低反射夹层玻璃,难怪观展和拍照体验提升如此明显。



据说连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都称赞这个光线是最适合参观观赏馆藏文物的,国际上几个大博物馆采用的也是这样的光线。”


良渚博物院的光线与建筑▼
大英博物馆的光线与建筑▲



这次良渚博物院在很多地方都使用了“黑科技”来提升观展体验,比如反山王陵9个微缩版墓葬,以及墓葬里的器物,良渚先民居住的小屋子都是用目前国际很流行的3D打印技术制作,细节之处都非常精良、逼真。


3D打印的象牙权杖▲

3D打印的微缩景观▲


同时还启用了目前国际先进的德国“汉氏柜”,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埃及国家博物馆一些珍贵的藏品,都用到了它。大大降低了观展或拍照时反光,小伙伴们的观展体验又上一个台阶!



针对孩子,良渚博物院也创新性地引入了VR技术投影技术,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古人的生活场景。


这样有趣又有料的博物院,大人和孩子们怎么能不喜欢呢?



良渚博物院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09:00——16:00(16:00停止入场)

周一休馆(国定假日除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河中心说”被颠覆 良渚文化遗址:中华文明的曙光
良渚美玉 | 凭什么说中华文明有五千年?
良渚遗址: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
良渚古城!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诞生,遗产数居世界第一
观众在杭州良渚博物院观看一座复原的墓葬
良渚玉琮王:5300年前,国家形态由此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