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消酷暑,无风自清凉

标题

请输入标题

三伏

昨天(7月12日),正式步入了2017年的三伏天,这也意味着将开始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全国广大地区进入“烤肉模式”,千里清蒸,万里红烧,汗水洗澡。


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伏”即是“暑气潜伏于地 ”之意,标志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

对此,有才的广大网友也紧跟着吐槽出了段子:

能出去见面的都是生死之交,

能出去工作的都是亡命之徒,

能出去约会的都是心中真爱。



那么对于这样热的天气,没有空调没有现代电扇的古人是如何吐槽?又是如何消暑呢?




吐槽篇


《大热五首》

【宋】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灼热的天气仿佛是熊熊燃烧的炭火窑。


《剧暑》

【宋】范成大 

赫赫炎官张伞,啾啾赤帝骑龙。

安得雷轰九地,会令雨起千峰。

天气那么热,只有一场雨才能解决。


《赤日炎炎似火烧》

【明代】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犹如火烧,这就是赤裸裸的烧烤模式。



《苦热行》

【唐】王毂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五岳翠乾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

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


走哪都像身在洪炉中,全国开启蒸炉模式。


《暑旱苦热》

【宋代】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这么热,天上的太阳是不打算落山了吗?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唐代】杜甫

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

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

因为热,诗圣也开始发牢骚,做出束带发狂之举。



《秋前风雨顿凉》

【宋代】范成大

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

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景似潮来。

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

明日更凉吾已卜,暮云浑作乱峰堆。

范成大都不惜用宝贵的年华换走暑热,心情是何等的决绝,这得有多热?




消暑篇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首诗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避暑南亭,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了来自身心两方面的适意和快感。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李白放荡不羁举世闻名,尤其是在暑热逼人的夏季,纵情山水自然不拘流俗。袒胸露顶,栖身林下,大有解除尘累,返归自然的情趣,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更是魏晋遗风。 



《消暑诗》

【唐代】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相比李白的不可复制,白居易的避暑却有俗趣,又带些哲思。面对高温,白居易选择的是找一个开阔的院子,保持通风、平衡心态、减少运动。通过诗,仿佛看到一位老者心平气和地端坐院内在徐徐清风中乘凉的形象。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唐代】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果然是白居易的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心静自然凉。相比于他人对于暑热的种种不适,香山居士要淡定许多,也充满了创意。


《桥南纳凉》

【宋】陆游

鬼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自在香。

半落星河知夜久,无穷草树觉城荒。

碧筒莫惜颓然醉,人事还随日出忙。

这首诗虽短,却写了众多的事物,顾及色、声、味,仿佛漫步在婆娑多姿的绿柳林中,徜徉于碧波荡漾的荷塘小径,清风徐徐,荷香沁人心脾,笛声悠扬悦耳,暑热顿消于无形之中。



《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

【唐代】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

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

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杜牧诗文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夏至避暑本是乐事,红药绿萝本是美景,但寄居南邻终是羁旅,所以才有故山云水乡的感慨,可见文词清丽,情韵跌宕。



《暮热游荷池上》(其三)

【宋代】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 诗人用荷花“深藏”来写天气之热,化静为动,使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新鲜、轻松,写暑热,透露出清爽之情。新鲜活泼、轻巧俏皮,写出了对夏季傍晚美景的赞赏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苏幕遮·燎沉香》

——【宋代】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为分明。一起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


三伏至,天气炎热,鸣蝉聒噪,容易心情、食欲不佳,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愿您能静心度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炎炎夏日何以消烦暑,诗词自有千古名句,古人如何“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
【早读18188】心静自然凉——小暑话避暑
古代夏天有多热 山西籍诗人是这样吐槽的
炎夏入伏经典古诗词赏阅
却道天凉好个“夏”:以诗词纳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