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对生活中的不快乐和压力,我们该如何应对?

【 蘑菇心理  第262天 】

很多人在后台给我们留言,说自己很不快乐,或者压力很大,怎样更好的调节自己。其实我自己也是一个内心总是感觉到很多压力的人,但是前几天在路上走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当我看着街道两边的树木和建筑,不去想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放空自我的时候,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

于是我开始考虑为什么会这样,以下是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中,当我们提到放松的时候,你的头脑中第一反应是什么样的画面呢?

和朋友一起吃饭或者去KTV唱歌

在家里的沙发上看自己喜欢的剧或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的锻炼身体

在山林中漫步或在沙滩上晒太阳

好好睡上一觉

等等

如果分析以上做法共同点的话,就是去做些什么,把我们的注意力“寄托”在没有太多现实压迫感的外在事物上来,或者让自己暂时的失去意识,比如喝醉和睡觉。

而相反,当我们提到压力的时候,头脑中又会闪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在很多陌生人面前做一次演讲

被老师或老板训斥

向一个人告白或向一个人提出分手

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等等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让我们感到压力的事情或者情境,都源于这些事情会或者可能会对我们自己带来评价。当我们过度关注自我的时候,往往就是我们压力很大,不快乐的时候。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能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以下这些类型的人总是不快乐了。

完美主义者

这是我们前几天刚讨论过的一种类型。

完美主义者具有一种无法克制的冲动,对所有和自己有关的事情,都会拼尽所有力气去改善它们,尽量使其完美,乐此不疲。当无法达到这些标准时,他们往往会过度自责、变得抑郁;这也是他们追求完美的出发点,特别失败和对自我的负面评价。

选择困难症者

选择困难症者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很恐慌,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最后还是无法选择,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程度上的恐惧。

对于害怕选择,一选择就会陷于纠结甚至恐惧中的人来说,与其说是对选择的恐惧,不如说是对自我的恐惧。他们真正害怕的并不是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而是害怕一旦最后的选择不是最好的,就要面对别人或自己对自我的评价

你怎么这么笨,连一件衣服都选不好

我真傻,要是选那一个就好了

等等

所以,选择恐惧其实在内心深处是一种逃避的心理,害怕面对自我,尤其是害怕面对一个不那么好的自我。

抑郁症者

有很多抑郁症者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别人是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的。他们待人友善,做事勤奋努力,就像周围大多数人一样在生活。

但在内心深处,他们却自我评价很低,经常感觉有一些无用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并经常为过去或现在发生的事情感到内疚和自责,甚至认为自己是有罪的。

为什么人们一旦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就会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呢?

我们经常说,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其实自我也是经不起追问的

什么是自我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是这样定义的:谓自我,就是一个人所有过去生命体验的总和。这些体验有好的,让人快乐,也有不好的,让人无法面对的,还有很多无法辨别和评价的体验,这些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的自我。

人的大脑运行机制决定了,我们会不自觉的用好与坏、善与恶这样简化的方式为一个人或事定性,然后只需记住ta是哪种性质的就好了。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喜欢的一种做法:为一个人贴标签,然后只需记住这个标签的含义即可,而不用了解ta真实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相对于客观和全面,我们更喜欢简单和容易理解

正是因为一方面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都包含了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习惯全面的看待问题,喜欢简化,想要在自我的善与恶之间做一个选择,只承认其中一面,而否定另一面,这才给我们认识自我带来很大的压力。

所以,假如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外在的事情上,不去考虑我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就不用面对自己不好的一面,我们就会更坦然和放松一些。当我们身处青山绿水中时,我们之所以感到轻松和愉悦,是因为只去感受外在的世界就可以了,而不用拿自己和这些风景做比较,谁好和谁不好。

相反,当我们需要去竞争,去表现自己时,不可避免的要面临着对他人和自我的评价,我们的注意力会被吸引到自我上面,就不可避免的会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憾,这时再提醒自己快乐一点就没那么容易了。

尤其是一些对负面信息敏感的人,他们因为无法承认和接受自己身上不好的一面,但是又不可能消除它,所以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就像完美主义者,或者选择困难症的人那样,他们之所以要在一些琐碎的,或者不重要的事情上拼命的做好,就是害怕出错,害怕一旦出了问题就得去面对那个不好的自我。

所以,当很多人变的不快乐,甚至自我怀疑的事情,我会提醒他们调整自己的注意力:就事论事,而不要就事论人。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即使他们头脑上理解这一点,但是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感受也会扭曲他们对自我的看法,于是不自觉的又转移到对自我的评价上。

因此,真正做到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时间的历练和沉淀。如果说30岁以下的年轻一点的人和40岁以上成熟一些的人有什么区别的话,可能是:年轻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黑白分明的,只能接受事物的一面而不能接受另一面,而经历了一些事情后,会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足,以及这些不足的无法改变,于是接纳这一点

这个世界并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对世界和自我的看法。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思考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激活潜能:内心虚弱的时候,不是共情对方,而是做好三件事
面对压力时如何保持冷静?
这才是心理成熟的人最重要的一个特质
“心理弹性”从何而来?
“不想结婚”也是拖延症?越来越多人都在拖延……
如何克服拖延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