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震:男人至死是少年



1


这个月《绣春刀·修罗场》上映,张震继续出演沈炼。


距《绣春刀》第一部上映过去3年。至于15岁出道,参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已经是26年前的事了。张震眼睛里的纯粹与沉静,从隐隐约约地隐藏在不安分背后,到逐渐显山露水,再到如今的沉淀,是一眼望得见的笃定气质。


陈凯歌曾说:“从气质上来讲,张震实际上是一个具有纤弱气质的演员,不是一个硬汉型演员,在还不认识他时,我看了《牯岭街》,那海报就是张震的特写。就一双眼睛,那么看着你,野性毕露,又充满迷茫。”



张震有着一张俗称“银幕脸”的俊美面庞。好似刀砍斧劈而成的消瘦面颊,棱角分明,眼神深邃,气质在整个华语电影圈里独树一帜。有人这样形容他:“年少时是清隽挺拔又有些边缘气息的少年,三十岁以后整个人像是被打磨出来了一样,戏里如同深夜中的剑,锐利得寒光凛凛,阴郁又炙热。”


如今,他看上去仍像是少年时代的小四,充满不安分的因子,平静漠然的表面下有着涌动的暗流,带着某种充满荷尔蒙的危险。而实际上,年过四十的他早已磨出了温和性情,并且在学棋、习武、绘画等一系列修行中,气质里越发多了沉稳的味道。


他是个纯粹的少年,也是个纯粹的演员。


2



张震出生于台北,父亲张国柱亦是著名演员。15岁时,父亲的朋友杨德昌筹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正缺一个饰演小四的男孩,于是父亲便将正在放暑假的他带去试镜。当时的他还没有当明星的打算,关于怎么拍好这部电影,他只知道一条:忘掉张震,把自己当成小四。


而实际上这部电影也成为了张震性格的转折点。在拍这部电影之前,他是个活泼好动的青春期男孩,而在拍完杀死小明的那场戏之后,他入戏太深,觉得小明真的被自己杀死了,因此难过了很久。


后来他说:“因为演小四,我才会变得沉默、压抑,思考比较多。”


影评人“独孤岛主”这样评价少年张震在这部电影中不事雕琢的表演:“那种纯粹的孩子稚嫩气质下隐藏的暴戾,我没在别的年轻演员上发现过。”


那是一种独属于张震的、纯粹的东西,别人抢不走,也学不来。


3



2006年,张震参与田壮壮的传记影片《吴清源》,饰演一代围棋宗师。如果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张震演艺历程中第一座里程碑,那么《吴清源》对他来说可以称作是第二个有转折意义的重要符号。


彼时,张震为了演好吴清源,熟读大师的自传,苦练日语和围棋,一点点靠近吴清源的精神世界,甚至还与吴老本人面对面交谈过。除此之外,每天开拍之前,张震都会静坐两小时,屏息凝神地等待对弈时心无杂念的状态,尽可能去还原吴清源的真实精神。这些东西是想象不出来的,唯有靠演员自身的揣摩与把握。


后来有记者问张震:“听说您在吴清源拍完的时候痛哭了一场?”


张震答:“有有有。吴清源这个角色是我从影以来,投入非常深刻,非常长的时间来扮演的人物。为什么会哭呢?是因为戏拍完了,我知道我要离开这个人物了,非常不舍。”


这种为拍摄而下的苦功不止一次。


拍摄《一代宗师》时,为了演好一线天这个角色,张震拜八极拳大师王世泉为师,苦练三年拳术。他对自己发狠,即使师父不在场,也要将自己关在练功房里每天练足六小时的拳法。练到最后,他已经爱上了这种减压方式。他说,“练拳让我变得安静,以前我闲了爱跟朋友们出去喝酒、唱歌,现在宁愿练练拳、画幅画。”


4



网上曾流传一个关于张震的段子:


拍《赤壁》,为演孙权他熟读《三国》;拍《建党伟业》他又把民国史熟记于心;拍《深海寻人》,他考到了PADI潜水执照;拍《吴清源》,他的围棋已能压制专业三段;《一代宗师》杀青,他拿了全国八极拳冠军;《刺客聂隐娘》拍完,他学会了近身剑术……人类已经无法阻止张震了。


但段子终究是段子,他本人也出来辟谣:“熟读三国是基本功课嘛,但我也没读得那么熟,有时候是聊天聊出来的,最后还是会回到电影史。民国史就真的没有了,不是那么需要啦。”


关于“压制专业三段”,他则回应道:“我围棋其实很差啦,接触时间非常短,大概半年,所以不会下得多么好。有学一点点,但真没有那么厉害,连人家小女孩都赢不了。”


虽然言过其实,但张震为了打磨角色而下的苦功,依然让人印象深刻。他在采访中也很坦诚地讲过他对下苦功的看法:“那是一种磨练啦,在一种工业的状态里面,每个演员都要有一些基本的底子,不会的东西就要去学,不学就永远都不会。”


不会就去学,不学就永远不会,似乎无论多么辛苦的事情到了张震这里,都能够用最简单的话语解释清楚并安然接受。



王家卫曾评价张震:“千金难买一声响,是刀的真意,张震时好刀,咱们先藏着。”张震转发了这条微博,恭恭敬敬地回复:“您就是我的刀鞘,有您在,我出不了乱子。”


5



这么多年过去了,张震好像还是拍《春光乍泄》时那个有点邪魅又很乖巧的小张,还是那个初心未改的少年。


张震是个很有意思的矛盾体,二十多年的演艺生涯对他来说是一场修炼,一场心性、意志的修炼,他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淡定,他甚至可以半年不接任何工作,就是在家里带孩子。这种修炼让他变得更加纯粹,无论是作为一个演员还是一个男人。


但他骨子里似乎又永远是刚出道时演过的少年角色,小四、小张,平静漠然的外表掩不住汹涌的少年气。所谓“男人至死是少年”,张震把男人味和少年气两种气质平衡得极好,形成了他本人最独特的气质。


有记者采访他的时候问到,如果没有在15岁的时候出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现在的张震会是什么样子。他似乎是习惯了被问到这个问题,从容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回答,“没有想过。不过大概以我的性格,应该是会做一个很简单很正常的工作吧。”


在《绣春刀》第一部的最后,张震饰演的沈炼为报仇而与赵靖忠展开决斗。胜利之后,沈炼安静地坐着,表情安然而平静。这一幕很像是张震自己人生的隐喻,爱过拼过之后,人生终归于了纯粹、稳重的境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震,他永远是那个手执电筒,茫然无措的小四
他是演艺圈的学霸,演一行爱一行,被称护妻疼女好男人,在刚热映的《绣春刀2》中与杨幂上演儿女情长
今天必须要谈一谈我们的颜值担当了
男神张震。
像张震这样专注的魅力演员,没几个!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上映26周年,看杨德昌用严苛还原青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